基于ANSYS的迎流装配小车设计与分析
2017-09-03赵嘉媛李强兵
赵嘉媛,李强兵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〇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2)
基于ANSYS的迎流装配小车设计与分析
赵嘉媛1,李强兵2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〇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2)
随着水下机器人结构日益复杂,对各舱段装配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大型、重型水下机器人的组装过程中,各密封舱段往往需要由各种多自由度的装配台车支撑,从而完成装配。迎流装配小车是水下航行器装配台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迎流耐压壳体的主要承力结构件,其承受了较大载荷,必须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由于该迎流段装配小车结构形式复杂,传统理论计算准确性较低,因此,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小车进行了分析。在设计时,对装配小车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加载、强度分析及刚度分析,获得了迎流段装配小车的应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为其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构设计;装配小车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水下航行器,特别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nnamed Underwater Vehicle,UUV)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UUV可以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水下机器人逐渐向大型化、重型化、大深度发展。
迎流装配小车是水下航行器装配调试台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迎流耐压壳体外形的共形需要和装配需求,迎流装配小车设计有升降调节、俯仰调节、径向调节及沿轴向移动和旋转等功能,结构复杂。在结构设计常规情况下,为了保证零部件能安全、可靠,设计人员根据确定的设计准则(比如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等)使用传统理论进行设计和分析。但对于迎流装配小车等较为大型、复杂的结构组件,传统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较低、计算过程烦琐,导致计算耗时较长,有时由于结构太过复杂甚至无法进行传统设计和分析,目前,一般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设计分析过程。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加载、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获得迎流装配小车的应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为其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迎流装配小车设计
迎流耐压壳体模型如图1所示,壳体为加肋薄壁结构,迎流段台车主要由升降支顶、俯仰支顶、径向调整机构、升降机构、俯仰调节机构、锁紧机构、车轮底座及箍带等组成。迎流装配小车前端单独设置有升降机构(俯仰调节机构,为梯形牙丝杆螺母副传动),可以使迎流段实现俯仰动作,其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
2 迎流装配小车强度分析
艏部迎流段台车按承载500 kg设计,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按两支顶均承载500 kg加载,RP-3、RP-4为被试品重心位置,RP-1、RP-2为支顶受力点,其有限元计算模型如图4所示。
图1 迎流耐压壳体模型
图2 迎流装配小车简图模型
在有限元计算中取单位量级为N、m、Pa、kg,对艏部迎流段台车进行计算分析,考核支顶、车架结构强度,如图5、图6所示。由图5可知,支顶最大应力为127 MPa,为建模时形成的应力集中点,整个支顶应力为85~95 MPa,按普通钢Q235屈服应力235 MPa计算,安全系数大于2,满足强度要求。
图3 迎流装配小车三维模型
图4 迎流装配小车有限元计算模型
由图6可知,车架最大应力小于90 MPa,按普通钢Q235屈服应力235 MPa计算,安全系数大于2,满足强度要求。
图6 迎流装配小车车架应力
3 迎流装配小车刚度分析
由图7可知,支顶最大变形为2.8 mm,发生在俯仰支顶支轮处,而俯仰支顶实际受载时远小于500 kg,因此,俯仰支顶实际变形远小于2.8 mm,满足刚度使用要求。
图7 迎流装配小车支顶变形
图8 迎流装配小车车架变形
由图8可知,车架最大变形小于1.3 mm,发生在俯仰支顶支撑处,而俯仰支顶实际受载时远小于500 kg,因此,实际变形远小于1.3 mm,满足刚度使用要求。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迎流装配小车,解决迎流装配小车设计有升降调节、俯仰调节、径向调节及沿轴向移动和旋转等功能需求,为水下机器人装配提供了多自由度调整、精确装配的装配台架。运用Creo软件建立了导轨平台的三维模型,模型简化后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了应力分析和刚度分析。本文装配小车已在某水下机器人装配台架中实际应用,经加载试验和使用验证,其强度及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使用安全可靠。
[1]方勇,熊传志.基于ANSYS的迎流段耐压壳体强度与稳定性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04).
[2]许京荆.ANSYS 13.0 Workbench数值模拟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张思楠〕
TP319.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6.106
2095-6835(2017)16-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