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市中学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9-03陈裕蔡兴莉梁国忠于婷婷刘中正胡伟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珠海市伤害事故课余

陈裕蔡兴莉梁国忠于婷婷刘中正胡伟杰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2.珠海市第八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1;3.珠海市九洲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珠海市中学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裕1蔡兴莉2梁国忠2于婷婷3刘中正1胡伟杰1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2.珠海市第八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1;3.珠海市九洲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本身伴随着身体损伤,乃至其他不可往复的后果,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当前珠海市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整体上了解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很有必要。基于此,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法,对珠海市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目前珠海市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场所,发生频率、类型及致因等,从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

中学生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频发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给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困扰,使学校体育工作者身心背负重大压力。许多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将体育运动项目形式化,甚至取消许多体育必修项目。另一方面,则面临着学生体质尤其是耐力、力量素质的持续下降。了解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频率、特点、场所、类型等,能够为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及伤害事故处理打下基础。基于此,该研究通过了解目前珠海市直属及各区学校上述问题的现状,了解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项目特点等,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珠海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为研究对象。从中学生的年龄段来看,一般是处于12~18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特点是活泼好动,独立意识强,好胜心强,充满朝气与活力,身体活动能力与思维意识比无民事行为的人(10周岁下的未成年人)强,但又尚未具备成年人那种成熟的心智,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对行为后果的预判能力也有待提高[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查阅学校体育学、教育法规、体育法学及其他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并对掌握的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对比、补充和完善,力求为该研究打下夯实的研究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珠海市行政区划分情况抽出12所中学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分别为珠海市斗门一中、珠海市北师大附中、和风中学、珠海八中、紫荆中学、九洲中学、拱北中学、金海岸中学、斗门区实验中学、斗门区城东中学等。

共发放问卷1 120份,回收1 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944份,无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约为84.3%。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稍多,占比为52.8%,从年龄分布上看,年龄段均从12~19岁之间,其中14岁人群比例最多,占比为32.9%。最后中初中生比例为61.3%,而高中生为38.7%。

1.2.3 访谈法

制订访谈提纲,走访12学校,并与各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力求将调查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

2 事故现状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事故现状分析

2.1.1 发生伤害事故的频数

根据统计情况,有43.8%的学生选择学段内遭遇过伤害事故,说明体育活动中事故发生比例非常高。在遭遇过事故的样本中,1次至5次或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2.6%、14.5%、7%、1.6%、8.1%,说明伤害事故发生的次数比较频繁。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深入推进,“两操一课”得到保证,同时校园体育运动与竞赛的开展及区、市或省级比赛的举办,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体育伤害的风险;第二,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持续下滑,尤其是耐力素质等没有很大改观,加上部分学生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安全性;第三,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下降,体育场地器材,学生的安全意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伤害事故的高发生率。

2.1.2 男女性别Q1对于Q17的频数差异

使用卡方分析去对比不同性别人群的事故发生情况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人群的事故发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χ2=14.938,P=0.000),男生的事故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事故发生率为46%,而女生为33.6%。

表1 Q17是否有事故两类人群差异性分析表

2.2 未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而问及没有遭遇事故的原因时,样本中选择的前3项分别为:重视准备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和保护措施,选择比例分别为81%、76.4%和73.9%。

2.3 发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分 析 题 目 Q17YES1,Q17YES2(m),Q17YES3(m),Q18~Q21(m)。

由统计可知,第一,在“来自学校及体育教师方面的原因”中,样本有63.6%归咎为参与人数过多,场地安排不合理,缺乏保护措施,这项的选择比例最高,为63.6%。其余各项依次为体育教学难度大,超过自身能力范围,体育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学校制度欠完善,管理乏力,教学手段不科学,组织不严密等。第二,针对“自身及其他同学方面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有55.7%的样本选择课前没有充分准备活动,意味着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课前准备活动少,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事故发生。其次为自身技术动作不正确或动作出现突发性失常。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新颖与创新,喜欢挑战,偶尔会创出一些新的动作,但前提是要正确规范,符合生理特点和自身能力。其余各项分别为其他同学的过失或过错,不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不听从教师的劝告等。第三,在“发生伤害事故的场合中”,61.3%的同学选择体育课,43.6%的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分别为26.6%、23.2%。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而言,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一般都会比体育课或课余体育锻炼要高,因此,在理论上出现伤害事故的机率也会高,之所以出现比例不高,可能与参与校内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人数较少有关。第四,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项目高低比例分别为,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武术及其他项目。田径项目相当普及,除了体育课的田径技术技能学习、学校的运动会以外,每年学生体质测试中,也要求若干项田径类的测试。以前中考体育加试必考的是200 m,从2015年开始,必考项目是800 m(女)、1 000 m(男),田径项目,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要求田径必须修完2个学分,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参与田径项目的人数;篮球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随着国家对足球项目的重视,校园足球氛围日益活跃。通过归纳学生伤害的项目特点,基本上是同场对抗性的剧烈运动项目受伤几率高,比如:篮球、足球;隔网对抗性项目。第五,在“受伤程度情况”选项中,62.5%的学生属于皮肤擦伤,刺伤引起皮肤出血等开放性损伤,手臂、大腿等部位肌肉韧带拉伤,抽筋等为47.7%,各个关节部位和来自同学间,器材间的撞击等引起的软组织挫伤达到3成以上,骨折的也达到14%,说明参加运动时的安全工作不能忽视。第六,在“受伤时学校校医、体育老师采取的措施”中,停止运动、休息占75.1%,冷敷占40.7%,其余依次为紧急处理后,练习家长接回治疗、简单包扎、固定、抬高上肢、送往其他医院等。

2.4 有无事故的两类人群与各项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分析

分析题目Q17(是否有过事故)两类人群分别对于 Q7~Q16(Q14共3题,Q14_1, Q14_2, Q14_3)的差异情况分析。找出有差异的题目,将有差异的题目放入模型做自变量,将Q17是否有事故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以研究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

首先筛选出上一部分出现显著的题项,即Q1性别,Q7运动次数和“禁止参加活动后的做法”作为自变量,另外为了防止年龄因素的干扰,因而也将年龄纳入模型;而将是否发生事故做为因变量(0为否,1为是)进行logit回归建模,最终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相对男性来讲,女性的回归系数为-0.471,而且呈现出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因而说明相对男性来讲,女性发生事故的比率更低,也即说明性别间事故发生情况不一样。

从运动次数看,相对从不运动人群来讲,运动3次以下人群的回归系数为2.732,而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即说明相对不运动人群,运动次数为3次以下人群更加容易出现事故,而3次或以上人群的回归系数为2.881,而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即说明相对不运动人群,运动次数为3次或以上人群更加容易出现事故。

从禁止活动后的做法来看,相对不参加活动的人群来讲,偷偷玩的人群回归系数为0.378,而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即说明相对不活动人群来讲,偷偷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事故,另外,争取低强度活动的人群回归系数为-0.157,但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也即意味着不参加活动和争取低强度活动人群他们的事故发生率基本一致。

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137,而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即说明年龄越大的人群,越可能发生事故。

总体来看,相对女性,男性更容易出现事故,而相对不运动人群来讲,运动更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事故,如果被禁止活动,相对不参加活动人群来讲,偷偷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事故。另外,年龄越大也越可能出现事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珠海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比例比较高;而且发生两次以上伤害事故的人数比较多;男生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

(2)未遭遇伤害事故的原因中前3项为重视准备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和保护措施。

(3)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中,超过6成的学生选择“参与人数过多,场地安排不合理,缺乏保护措施”;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5成样本为课前没有充分准备活动,其余分别为自身技术动作不正确或动作出现突发性失常,其他同学的过失或过错,不遵守课堂几率和竞赛规则,不听从教师的劝告等。

(4)在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项目中,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武术及其他项目。发生伤害事故的场合中,依次为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

(5)在受伤类型中,六成左右的学生属于皮肤擦伤,刺伤引起皮肤出血等开放性损伤,其次为肌肉韧带拉伤,抽筋等。

(6)受伤时,学校校医采取的措施中,停止运动、休息占75.1%,冷敷占40.7%,紧急处理后,练习家长接回治疗26.9%,简单包扎、固定、抬高上肢24.9%,送往其他医院占12.3%。

3.2 建议

3.2.1 增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意识

树立防范意识是做好防范工作的前提这样,伤害事故发生之前体育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余竞赛采取防范措施,伤害事故发生后也有应急预案,减轻伤害后果。充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而对学生而言,始终强调防范意识的教育,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学会自我防范,这样才能够更加安全、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学习、课余锻炼及运动竞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3.2.2 建立符合法律要求的校级安全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机制首先要合法,做到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育,通过参加讲座或培训学习等形式,向体育教师介绍怎样的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合法,避免因自身的不当行为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予以提示,帮助学生提高警惕。

3.2.3 合理安排及使用体育场地设施器材

目前,学生要求锻炼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再开展体育活动时,注重人数的控制,要对教学设施和场地器材进行定期维修,及时消除场地器材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告知学生不能佩戴饰品,运动时不能带锋利器物,以免误伤同学。

3.2.4 做好受伤率高的项目的防范工作

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最容易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在授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定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好防范工作,对该项目容易受伤的部位或者动作进行说明,做好易伤部分的针对性准备活动,防患于未然。

3.2.5 建立和完善体育伤害事故的应急机制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实情,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认真做好伤害事故预防工作,若发生伤害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做好现场紧急救助和善后处理工作,保证伤者再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帮助。

[1]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胡大一.推动AED任重而道远[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4):244-245.

[3]丁学艺.无锡市中学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现状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14.

G633.96

A

2095-2813(2017)08(a)-011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10

猜你喜欢

珠海市伤害事故课余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All about Me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