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算盘

2017-09-03朱乃州

支部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公家账目本子

■ 朱乃州

■ 王恩菊

父亲的算盘

■ 朱乃州

我们家里有一把算盘,那是父亲用了一辈子的算盘。

人民公社时期,我们村成立了生产大队,大队需要一位会打算盘的人担任“财粮员”这一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村会计,主管大队的财务账目和粮食分配等事宜。大队干部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会打算盘的父亲,父亲就成了大队的财粮员。父亲说,当时的财粮员是很有权力的,上面拨下的钱款都要经过他的手,大队上交给国家或分发给队员的粮款也主要由他计算核对。每当拨款分粮,父亲一天到晚就会把算盘拨打得“啪啪”响。

做大队财粮员没到两年,公社需要一名懂会计业务又打算盘熟练的专业会计,要求全公社各个部门单位推荐人选。最后,通过打算盘比赛,父亲从中脱颖而出。从此,父亲就离开了大队财粮员的岗位,成了公社文教系统的总账会计。

从此,父亲就用这把算盘计算各种各样的账目,也计算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会计是专门跟数字打交道的人,必须细心认真,做账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有一年年底,父亲在盘点时发现少了5角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5角钱也算是一笔钱呢。且不说少了钱自己要赔偿,账目有差错也说明自己在做账时有疏忽有漏洞。父亲不敢大意,连续几天几乎没合眼地把一年的往来账目用算盘打了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某校的一位老师领取了10个作业本,只有本子的数量记录,没有钱款的数目记录。每个本子5分钱,10个本子刚好是5角钱。找到了账目差错的原因,父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作为一名会计,处理账目上的一些问题也许算不上为难之事,但生活中有的事却让父亲左右为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已经有砖砌的房子,但农村里的大多数人家住的还都是土屋茅草房。公社里有位跟父亲关系较好的老师,家里的子女多,房子住不开,急需新砌房子,可他家里一时拿不出钱来,这位老师便想到了我父亲。有一天晚上,老师特意带了一条香烟来到我家。父亲看到香烟一愣,便说:“你把香烟送给我干什么?”老师说:“我想砌几间房子,可家里实在困难,想跟你借点钱。我知道你们家也没有钱,你看能不能先把文教上的钱借500块给我,我会尽快地还给你。”闻此,父亲猛地沉下脸,冷冷地说:“你真是瞎想,公家的钱怎么能乱借!我不可能借钱给你,你把香烟带回去!”一看这架势,这位老师不敢再说什么了,赶紧拿了香烟不好意思地走了。从这以后,父亲跟这位老师由好朋友变成了陌路人,再也没有往来。像这样想打公家钱财主意的人,平时父亲不知道碰上多少,但父亲从未让他们得手。

对外人如此,家人就更不用想从父亲那要到一样属于公家的东西。有一次,哥哥作业本用完了,就来到父亲的办公室,想跟父亲要两个本子。当时,父亲的办公桌上就摆放着一摞本子,大约有百十本。哥哥刚想伸手去拿,父亲立刻喝住了他:“别动,这是公家的。你要本子我马上到街上的商店给你买!”哥哥吓了一跳,再也不敢提要本子的事情。晚上回到家,父亲果然给哥哥带回来几个本子,当然是从街上的商店里买回来的。

有一年,父亲从县里办完事回来,手提包里装着县里给公社文教系统的5000多块钱。下了汽车回到家,父亲才发现手提包里的5000多块钱不翼而飞了。包上有个刀划的口子,虽然是遭贼了。这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所以父亲一直没把这事说出去,只是暗地里东挪西借地填补这个窟窿。此后,父亲节俭再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尽管这样,这笔债父亲一还就是8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父亲的头上平添了很多白发。父亲曾经几次主动请辞不做会计工作了,但都被公社里的领导挽留。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了退休年龄,父亲才真正地从文教会计的岗位上退下来。

父亲曾经对我们说过:“虽然我做了一辈子会计打了一辈子算盘,但从未打过个人的小算盘,从未想过贪污挪用国家集体的一分钱,我对得起国家。我从不做违法的事,从不让家人为我担忧受怕,我也对得起你们。”

退休之后,父亲也闲不下来。村里村外的人都知道父亲是个“铁算盘”,是个做账的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做管账的。有时侯,镇里的单位部门在账目上有问题,有会计还专门来家里向父亲请教。父亲也常说,做会计管账目一定要小心谨慎,就是农村家庭简单的红白喜事账目也得要十分仔细认真。有一回,村里一家人做事,父亲负责管账,没想到收了一张百元假钞。事后,父亲二话没说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了100块钱补充到那家的礼账上。

父亲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劳动中,我们从不贪图集体和私人的便宜,我们用一双勤劳的手去收获自己应得的果实。我们更会把这种正直、无私、勤劳、善良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都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勤劳善良诚实的人,做坦荡的人。

(责编:许树坪)

我的家风故事

■ 王恩菊

一个人的气度和风范,家庭环境是土壤;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家训家风是根源。家庭是人们的情感归宿,同时具备教养和传承的功能。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家风的熏陶。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根深蒂固,甚至融入血液,扎根灵魂。在家庭小圈子里共同的价值观一点一滴的浸润、日复一日的影响下,祖辈父辈的风范被复制粘贴在我们身上,从家门走出,走向社会,汇聚成整个社会的风貌。

我出生在一个和睦的农村家庭,妻贤子孝,乡里情深。如果非要说出点不和谐的因素,也只有奶奶挂在嘴边的那句抱怨:“家里的事情你爷一点都不管,光知道给集体干,这么多年不沾公家的光也就算了,个人该得的还都让给人家,真是个老实疙瘩!”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这句话,觉得她老人家唠叨,同样的话说个没完。长大后才理解:爷爷是村里第一个入党的社员,村支书任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一心在公,带领村民平深沟、修水渠,向地要粮,向天要产。老人家是市级劳模,一辈子获得了无数荣誉。由于爷爷能力出众、工作出色,在他48岁那年,县委决定给了他一个转干指标,聘用他为国家正式干部,解决工资待遇及养老问题。就要过上农民艳羡的端铁饭碗吃皇粮的日子,但爷爷竟一口回绝了县委,说自己年龄大了,应该把这种机会留给年轻人,他向上级推荐了自己的手下来顶替这个指标,而他仍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用默默的付出,慢慢化解了家人的不解和埋怨。

在公家的事业面前,爷爷心里没有他的家庭和个人。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人们的温饱是大问题,二姑和几个年轻人饿得实在受不了,摸黑到地里刨生产队的红薯、被正在巡查的爷爷发现,一伙子人四处逃散。二姑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拼命地跑,结果被爷爷一口气追到家里,爷爷不仅把红薯还给了生产队,自己还在大会上做了检讨。数十年过去了,二姑说就是现在听到背后有扑通扑通的脚步声,她也会不由地心跳加速、脊背发凉。

小时候放了暑假,我们一帮孩子总要到地里疯玩,爷爷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弄坏了别人地里的庄稼。有一次,我和妹妹偷邻居家的玉米回去煮着吃,爷爷知道后把我们好一顿训斥,最后领着我们去给邻居家道了歉。他疾言厉色的样子在以后的岁月里时不时就会在我眼前浮现,而当时自己那种无地自容的心理也经常会在心头涌现,两者交汇,成了我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烙印,也让我时刻牢记:损人利己,耻莫大焉!

还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下过雨后,总能看见爷爷自己一个人扛起铁锹,去填平村里坑坑洼洼的泥泞之路,修复被雨水冲毁的壕沟。乡亲们谁家家里有事,只要喊一声,他立马下了炕穿上鞋跟着就去了……爷爷这个老党员就是这样,虽然今年已经94岁了,他老人家依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了解新闻,最近一直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我每次去看望他,爷爷总嘱咐我好好工作,不敢耽误公家的事。作为一名老党员,在他老人家心里,党的事业和集体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尽管爷爷没有身居要职,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维护着自己的信仰,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

爷爷的五个子女都继承了他平凡、正直、与人为善的本性。时至今日,祖辈和父辈用身教锻铸了我们的家风。家风无言,润物无声。我想,这一直浮现在我眼前和涌现在我心头的教诲就是家风触手可及的一面。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至理名言,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却代代传承着爷爷挥汗如雨、一心为公的身影,津津乐道他辞让编制时的坚决,还有他让二姑敬畏了数十年的脚步声、令我每每回想起就会面红耳赤的训斥声,这些都成为了我们处世为人的精神尺度,足够我辈安身立命,血液传承,字字如山,激励我们终身去践行!

(作者单位:芮城县纪委派驻农委纪检组)

(责编:啜广健)

猜你喜欢

公家账目本子
扔掉的本子
丢失的日记
算盘
我的新本子
试析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的会计处理方法
试析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的会计处理方法
试论二十世纪前期滇东汉村公家与会牌的职能
“公家男人”之乱弹
“有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