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星的木艺人生
2017-09-03张珏
□ 文 / 张珏
张金星的木艺人生
□ 文 / 张珏
2017年6月,“木艺云南 合作共赢——2017木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国际文化会展中心开幕。此次木文化论坛汇聚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央美院教授、省文产办专家,以及国内木雕领军人物、行业知名人士等200多人。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演讲和系列论坛活动,全方位讨论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向。在这次论坛上,我遇见了张金星和他的徒弟们。作为云南省木雕协会秘书长、剑川县木雕协会会长,张金星忙碌的身影辗转在布展、演讲、评奖等工作中。此次论坛,师徒三人的作品同时在“百名名匠”木雕作品展上展出,意义非凡。这让师父张金星非常高兴,也格外自豪。
龙凤插头
彩 绘
大理医馆
少年学艺,一鸣惊人
云南剑川素有“木雕之乡”称号。剑川木雕追根溯源可至公元八世纪,南诏政权为建设宫殿楼宇,从四川、贵州等地招揽了大批工匠入滇。白族人民汲取了汉族文化及木雕技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剑川木雕工艺。木雕行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清代的《滇南新语》中就记载了“剑川硗瘠,食众生寡,民俱世业木工”。在滇西一带有这样的说法:“喜洲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在剑川,木雕工匠人数众多,其中也不乏木雕大师。
张金星,白族,剑川县人。自幼深爱木雕艺术,家乡随处可见的精美木雕对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那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木雕花鸟让他心驰神往。年至十五,随叔父张庚军、张庚昌学艺,对家具制作、古建筑装饰、木工雕刻、绘画等工艺均有涉猎。三年时光,一边读书,一边学艺,并随叔父遍走滇西北,做民居建筑。
初中毕业时,他已经掌握了一些木工技艺。
1971年,年满十八岁的张金星如愿进入剑川县民族木器厂工作,从此,他开始系统学习剑川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初进民族木器厂,单位就把新分配的同志送到丽江学习。一开始,十几个年轻人没有师傅带领,不知从何下手。张金星凭着之前所学的技艺,做起了同事们的临时师傅。从简单的门窗制作开始,他画好图纸,指导着大家一步一步地制作。这样做了几个月,他们才分配了正式的师傅。在单位,张金星刻苦学习,虚心请教,短短几年时间练就了高超的木雕技艺,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他还记得在当年大件木器的制作,讲求一气呵成,不能出半点差错,在厂里,学艺三年的人一般都摸不着大件。雕坏了,损失大。而张金星信心足,在掌握了木雕技艺之后,他就主动向厂里申请雕大件。为此,他专门向副厂长和车间主任保证:产品雕坏,照价赔偿。征得领导同意后,他开始认真研磨、细心雕刻。第一件大件木器完工后,顺利通过了厂里的质检,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许。之后,张金星为车间雕刻了大大小小的样板,整个车间就都按照他的样板来进行生产。木器工厂里的样板一般都是老艺人雕刻,年轻人超过老艺人可是件了不起的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务院要求各地恢复工艺美术产品生产。1973年,作为技术骨干,张金星赴上海家具厂学习中国大漆工艺,为剑川县“恢复出口民族木雕家具生产”做出了贡献。
1978年,他被提拔为工艺车间主任,由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迈出了第一步。伴随着技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1984年他又晋升为副厂长兼工会主席,他的事业也不断向高峰迈进,一路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足迹。
自主创业,屡获佳绩
1994年,响应剑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扩大木器木雕支柱产业”的精神,张金星创办了剑川县木雕总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其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他注重培养人才,不断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诚信可靠的匠人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们的木雕家具、木雕工艺品摆件、木雕屏风等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做好木雕行业,技术过硬是根本。剑川木雕属于平面浮雕流派,讲究精工、好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雕刻技法上划分细致,线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透漏雕等等,五花八门。除了苦练技术,张金星认为做东西还要勤动脑。一条龙的图案,看上去很复杂。但是你只要反复地练习,就能把它画出来。可如何让一条龙显得生气勃勃,匠人就要动动脑筋了。一整条龙雕刻出来是不好看的,显得呆板、无趣。龙的雕刻讲究仅显头、身、尾三段,还要根据龙的类型,选用云纹、水纹来装饰,才能显出其生动活泼。
在欣赏张金星的作品时,五层镂空雕的技艺令人惊叹不已的同时,作品栩栩如生更是让人如临其境。早在1995年,凭借着精湛的木雕技艺,张金星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家”。他的作品在全国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屡获金奖。其中,《海底博览》在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国艺杯”评选大赛中荣获金奖。《十八学士》木雕作品在2013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近四年来,张金星的作品连续在“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金奖。2014年,其作品《吉祥花鸟》四条屏在世界工艺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
自1995年至今,企业的各类产品也屡屡获奖,曾荣获“第三届国际新技术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以及“第三届精品博览会金奖”,并多次获“大理州地方产品金花奖”。1996年,公司为云南省委常委会议室制作了大型木雕地屏;后又为昆明震庄宾馆、昙华寺、华亭寺、筇竹寺以及金殿名胜区设计制作了大量木雕家具、壁画屏风等高档工艺品。在公司创办的头三年,就创造了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发展木雕行业,人才培养是关键。1973年,剑川县民族木器厂决定恢复民族木雕家具的生产,厂里把当时的职工翻了一遍也没找到几个会做的。单位只能深入四乡八镇,寻找老艺人,请他们出山,带领职工们恢复生产。这件事给张金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创业之初,他就与职业高中联手,校企合作培养木雕人才。同时,在企业创办的同年,张金星在剑川创办了第一个木雕职业培训班。连续六年,由其本人亲自主持木雕培训班共8期,共计培训了社会待业青年600余人。这些青年现已成为木雕能手,又带动了一大批年轻人从事木雕工艺,为剑川木雕的传承发展、为剑川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角亭
雕刻作品《十八学士》条屏
企业转型,开拓创新
自1998年起,企业开始从生产木雕家具转产为园林古建筑和木雕装饰工程。剑川县木雕总公司也更名为剑川县国艺木雕有限公司。
企业在转型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张金星不单有过硬的木雕技艺,也有较强的管理手段,更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
雕刻作品《海底博览》
在制度创新上,公司最早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灵活用工。把工匠放回家,一户家庭就是一个生产车间。公司有活,农户们就接活。空闲之时就各自搞农业生产。如果农户有余力,还可以多接活、接其他公司的活。这样一来,公司每年能调动的木雕从业者可达到数百人。一方面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户增收。
在人员的调用上,公司根据每一项工程的需求,按工种分工,分阶段用工。如搞建筑装饰,有木雕、木工、泥工、彩绘、油漆等工种分工,按项目进度,分阶段调用,用工机制更灵活,安排合理,省时省工。
在工艺创新上,公司不仅仅着眼于传统的木雕,更把眼光投向了市场。“木雕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还是需要适应市场。”张金星说,以往的木雕作品选题多为花卉、动物、人物,“梅兰竹菊”“凤穿牡丹”“八仙庆寿”等等,确实代表着我们传统的文化,寄予了美好的寓意。可是现在的市场中,年轻人不喜欢。再者,这些屏风、壁画、家具,价值过高,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也不足。因此,我们要变,要创新。一是在创作风格上要变化,赢得年轻人的喜爱。二是在产品开发上要走宽走远。结合云南特色,对旅游产品市场进行开发,制作一些便携的旅游木雕产品。
张金星的手机里,装满了他到各地采风的资料。1953年出生的他一点都不像年过六旬的人,每年依然要跑很多地方。国内国外,或参加展会,或项目施工,再或为创意采风。他告诉记者,空闲的时间几乎都在想怎么做、怎么创新。每天不断地去挖掘,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想象、发散、尝试。做一件木器就像帮一个人梳洗打扮。人如果不打扮,披头散发不好看。匠人通过理顺、雕刻、再创造,这件木器就会焕然一新,令人赏心悦目了。
公司转型之后,业务更加繁忙。这些年,张金星和他的匠人们走南闯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吉林东丰万佛寺、浙江舟山和岱山,以及四川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制作的屏风、古典家具等木雕制品。在省内的众多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寺庙等也留下了他们的精美之作。特别是他们参与设计了金殿名胜区的木雕制作及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昆明市大观楼的模型制作,昆明南诏白族风情园、昆明金马坊、楚雄彝人古镇等仿古建筑的建造。先后为各级文物建筑进行恢复性重建及修缮,包括建水朱家花园、建水文庙、袁嘉谷旧居及附属楼、王九龄旧居等各级文物建筑。
2010年至今,公司承接了所有昆明圣爱中医馆的古建装修工程,并且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吉林、贵州、浙江等多个省市开展古建筑业务。公司在近几年的积淀下,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让海内外游客领略到了剑川木雕的神奇魅力。在这些仿古建筑、家具和木雕摆件上,展示了千年积淀的白族木雕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世人惊叹和仰慕,为发展剑川木雕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剑川白族木雕树立起了新时代的一座座丰碑。
指导学徒
木雕人生,传承国粹
在张金星近五十年的木雕艺术创作中,积淀了深厚的雕刻艺术功底,对传统的白族木雕艺术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创新。特别是在题材和雕刻技法上,他既保持了传统的白族风格,又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木雕特色,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沟通,吸收了不同民族风格的木雕艺术精华。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广泛涉猎了雕塑、艺术、文化类书籍,从现代雕塑艺术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理论水平,成为了剑川木雕传人中既有高超技艺,又有理论深度的人才。
作为木雕大师,张金星荣誉等身。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被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被大理州人事局命名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被云南省人事厅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荣获“首届云南桥头堡建设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张金星是个实干家,很少在人前谈及自己的荣誉。他说自己在做雕刻时,内心是喜悦的,每个作品都是推动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作为一名木雕匠人要有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