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2017-09-02李璐

卷宗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政治途径

摘 要: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本文从确定提升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教育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活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师生双向沟通、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素质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途径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现在的很多高等院校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注重学生教育观念的改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下面笔者对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做简要的分析论述。

1 学生主体性的概念

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学生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主动思考问题,主动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是学生的自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的认知和发挥,能否独立的学习,独立的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在活动中自我控制,积极的自我调节和支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再次,学生主体性还有第三个特点即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未来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面临的将是十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以学生要有较强的创造性。

2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从学生主体性的概念可以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直接表现为学生的创造性和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对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主体性的途径做简单的分析。

2.1 确定提升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教育目标

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首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学生主体性培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多学校都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主体的角色,而学生扮演着客体的角色。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要在课程目标设置中,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作为重要的培育目标。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选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进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国家教育方针的宏观指导,需要学校法规条文的约束,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提升,也需要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变。

2.2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活动模式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还需要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和开展更多适合学生独立参与的相关教学活动,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激发出来。通过类似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性。在在高校中,积极的鼓励学校社团的成立,多样化的社团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社团这一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化、内容充实的相关活动。如通过志愿者社团走进敬老院、走进孤儿院等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团活动研发新的科技,来刺激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提升。学校可以以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充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与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参加和实践中,逐渐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师生双向沟通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师生的双向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教授中,起着引导者、服务者、帮助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只有不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的观念,了解学生在主体性提升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教师还是一味的将学生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那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需要,用正确的理念去帮助学生,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学生指明方向;在学生实践中发生困难时,适时的给予帮助和点拨,从而增进了解,帮助学生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学生发展自己、完善自我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双方的沟通,可以通过闲暇时间的谈心、课堂中制造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以及互联网交流等几种途径。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要想和学生增强沟通,可选的途径也日渐丰富。

2.4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素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还需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应该选拔一些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亲和力强的教育者来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在教师讲课引导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感到可信赖、可敬又可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要高,并且队伍整体稳定性要强,课程任务要尽可能的少。因为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批量灌输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足够的了解,必要时候还要单个的指点。所以和传统教学来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做很大的調整。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队伍要首先做好培训工作。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稳定性,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给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尽可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成为稳定的、专业的团队。并随着时间的积累,教师队伍的经验也逐渐的丰富。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学生主体性的概念和特点做了分析,还对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做了详细的途径分析。

参考文献

[1]林伯海,周至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10-14.

[2]郝连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4]黄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再思考[D].西南大学,2007.

[5]张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璐(1987-),女,四川沐川,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职辅导员(思政类)。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性思想政治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