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质量控制研究
2017-09-02王哲华周洁朱丹
王哲华+周洁+朱丹
摘 要:会计工作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现有企业中会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目前大多数企业状况,给出了几点进行会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方法建议,希望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会计工作质量;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质量好坏,对企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会计工作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基础工作,为企业财务研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因此财务部门有义务严格把控會计工作质量,保证其能够客观合法的反应出企业的基础活动,为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等提供有用的信息。
1 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1.1 会计工作对企业原始资料真实性进行基础审核
众所周知,会计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以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原始资料为基础,制作会计凭证,再出会计报表。所以,对企业原始资料的审核,是会计工作的第一步。原始资料是否真实客观,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会计人员要把握好审核原始资料真实性,首先要确认会计资料是否属于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范围,然后再确定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完整。最后,确认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及时办理了会计手续。在确保以上都完成以后,才能进一步进行会计核算。现在社会中,很多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会计原始资料的真实性,甚至进行原始资料造假,甚至授意会计人员帮助造假,在发生这种状况时,会计人员需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指出会计资料真实客观的重要性,为企业避免法律风险。
1.2 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数据来源
会计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为企业提供经济活动数据。通过制作会计凭证,出具会计报表,反应企业一定会计期间能经营状况,为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做出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基础信息。从一方面看,会计工作提供的数据,对经营者而言,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总结经营状况,分析经营成本,得出经营利润,从过去的经济活动发现总结问题,得出经验教训,在以后的经营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经营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分析预测未来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规避机制,帮助企业在未来发生风险时,能够及时主动的规避风险,在竞争企业中抢占先机,做好经营决策,从而使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因此,只有在会计工作上严把质量关,才能为之后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
1.3 会计工作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一个企业涵盖着多个不同部门,不同部门分工合作。而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无论是日常报销还是财务预算决策,会计工作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会计工作是各个部门连接的枢纽,处于中心位置。只有提高会计质量,才能更紧密联系各个部门,是企业不断成长。此外,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及时有效,决定着经营者决策方向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分析正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决策者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保障企业可以平衡生产销售、商品定价、开阔市场和其他投资决策,从而达成企业经济目标。除此之外,当代企业除了要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还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现有经营状况,对未来市场供需情况做出预测,才能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企业战略。
2 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
2.1 会计人员专业性差,基础知识匮乏
目前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入门考核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对于报考资格证所设置的门槛较低,考核内容基本以理论为主。只有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从业人员,基础知识相对匮乏,没有实践经验,在会计工作上表现平凡。另外,有一部分会计人员道德操守欠缺,只求在企业中片面的提高薪资,对管理者的要求言听计从,甚至不惜做出法律范围内不允许的事情,进行账目造假,报销不合理的开销,甚至配合管理者逃税漏税,这就导致会计工作无法保证质量。除此之外,对于具备足够会计人员的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晋升机制,使现有会计人员没有动力自我进修,导致会计人员对新的会计知识不能及时掌握,从而降低会计工作质量,如此以往会进入恶性循环,工作质量越低,没有奖惩机制,会计人员越疏忽培训,专业性越来越差,从而会计工作质量继续降低。
2.2 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力的约束
我国是法制社会,企业经营需要依法办事。但是,即使我国有了《经济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但是,很多企业内部对其没有详细透彻的理解,法律观念淡薄,无法依据基本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内部约束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由于制度缺乏,对企业工作没有正确的引导,会使管理人员丧失职业操守,铤而走险,进行违法业务,最后付出沉重代价。此外,即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即使逐渐完善了会计制度,但是没有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在会计制度执行的时候,没有有力的约束,紧紧依靠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管理人员经常出于同事之间的人情世故,睁只眼闭只眼的执行监督,导致会计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约束效果。
2.3 风险意识差,风控意识淡薄
一部分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会计造假准备资料充分,审查人员很难发现其中的漏洞,这就说明,企业风险意识差。即使准备再全面的账目造假,在经验丰富的监督审查人员那里,都是有迹可循的,造假行为在本质上已经触犯了我国法律法规,审查人员有权利依法惩处,不仅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企业信用也会计入污点。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对外部宏观环境不关注,没有风险意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新的政策出台,不学习,不研究,不执行,仍然按照原有工作习惯进行会计工作,工作方法很可能与现有环境背道而驰,这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另外,没有风控机制,在风险发生时不能做出及时调整,也会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3 控制会计工作质量的方法
3.1 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养endprint
首先,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认清自己工作的性质,恪守职责,守住工作的原则底线,不屈服于管理者强压,不做违背法律范畴的事。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长期性的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用人企业需要认清企业现实,对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的要求有科学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计划的培养会计人员。一般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第一,实行会计人员在掌握了本岗位技能基础上,实行轮岗制,在实践中学习更多会计知识。例如,成本会计已经完全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后,可以到核算会计岗位学习,通过日常操作,学习核算会计基础知识和日常操作,这样可以让成本会计更深入理解核算会计工作内容,在以后的工作中,两个岗位工作配合更加有效率。第二,定期为企业内会计员工进行培训。定期培训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来企业授课,这样,员工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在企业外部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班,也能及时学习到更新的会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员工培训,需要做好培训后的考核机制,才能督促员工认真学习。第三,鼓励员工进修,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会计培训班。企业可以通过工资与员工资格证书级别挂钩的方式,间接鼓励员工去参加国家考试,学习会计知识,也可以通过报销员工培训班费用的方式,现金鼓励员工去学习。
3.2 健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工作内容
第一步,要规范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工作职责。企业需要制作出岗位说明书,使会计人员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二步,根据岗位说明书,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机制。只有基本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配套的奖惩机制,是对会计制度执行的有力保证。在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在没有达成工作目标时,给予员工适当的惩罚,使会计人员引以为戒,这些都会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不偏离工作轨道。奖惩机制应该做到科学、客观,尽可能将考核量化,而非单独人为界定,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会计人员工作状况。第三步,加强监督会计制度的实施。企业应该从上到下,辐射各个部门员工,互相监督工作,对于违反企业制度的行为,不能沆瀣一气。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必要时设立独立的监管审计部门,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和审核。企业负责人要起到表率作用,依法经营,才能避免会计人员违法操作。
3.3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会计人员风险意识
要想提高会计人员风险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必不可少。受会计人員综合素质限制,很多从业的会计人员对法律知识了解很少,只有充分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会计人员才能在工作中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另外,会计人员要对外部宏观环境有一定应变能力,当新的政策出台时,积极主动研究政策,才能避免以后工作中,风险发生。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在企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计工作质量管控是企业面临的长期问题,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是企业长期目标,只有重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控经验,才能使会计工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壮大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喜正.关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15.
[2]李昕桐,赵亮.浅论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会计质量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