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7-09-02郭卫娜
郭卫娜
高职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作为旅游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具体课程设置时,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出发,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指导,培养学生的适岗能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对传统课程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为了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部提出了高职教育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基于上述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必须从本课程培养学生所达到的相关技能目标出发,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将工作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完成一个目标,最终使学生在完成工作流程的同时,掌握与此工作岗位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分析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主要培养能懂现代旅行社具体业务操作与基层管理,又具有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主要研究现代旅行社具体的经营与管理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旅行社的经营特点、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牢固掌握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促销、销售、计调、接待等基本业务操作知识,同时能熟悉旅行社财务、人力资源、电子商务、航空票务等方面操作与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行社管理的一般规律性,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处理,具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
本课程是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总纲,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石,是反应旅行社实际岗位群经营业务的窗口。因此,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经营知识为主,管理原理为辅;行业动态为主,岗位导入为辅;工学结合,任务驱动。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思考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技能性人才,通过《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框架性的知识和技能后,学生还需要培养针对岗位的适岗技能,因此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构建计调、销售、客户服务等专门技能,导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堂讲授与行业专家讲解结合,见习与实训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通过项目形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推动工学紧密结合。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行社中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作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珠海相关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同时,也为针对本课程设计和教学吸取旅行社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实际工作中旅行社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对岗位进行分解,以利于课程的整合。基于此目的而成立调研小组,笔者于2016年5月对珠海4家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广东省拱北口岸国际旅行社、珠海航空国际旅行社、珠海汇华博雅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珠海市斗门区东亚旅行社)。调研的主要内容有:珠海相关单位对现有人才培养结构、质量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核心职业技能等;用人单位对现有教学计划的意见;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得出,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旅行社就业的岗位主要为导游员、前台接待员,其次为计调部、市场部,少数为会展部。岗位群呈现一定的梯度,即处于一线岗位的接待人员(导游、前台),处于技术性岗位的计调部、市场部,和拓展性岗位能力的会展部。
(二)主要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调研,笔者结合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对岗位分解、课程的整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思考和探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旅行社的主要工作岗位为产品设计人员、计调、销售、导游、办公室等,在实际工作中,旅行社业务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申报旅行社——开发旅游产品——计调工作——营销——接待——综合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虚拟旅行社,结合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的形式构建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走进旅行社——创立一家虚拟旅行社——如何进行旅行社产品设计——如何进行旅游社旅游服务采购(计调工作)——如何进行旅行社产品定价和营销——接待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价——信息技术与旅行社管理。具体内容见表2。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
传统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更侧重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忽略专业实践能力和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在这种目标指导下的课程设置和授课计划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首先是教师的创新创业,必须先改变教师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思路,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对本课程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虚拟旅行社的创建、运营贯穿教学始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質和创业能力,形成主动性、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创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经营小型旅行社或中介服务部门,是本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