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意义
2017-09-02祖恩厚
祖恩厚
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对青年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并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因此,将传统文化、当地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融合,能够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有利于该专业学生的成功成才。本文对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找到一些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实践之路。
一、概述
近些年,我国在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并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输出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我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入侵。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我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地方,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复兴来说尤为重要。而当地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对于体现当地特色和教化当地民众来说,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作为对青年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之价值表现
(一)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关系青年学生的文化担当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仅是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更是古圣先贤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正是可以汲取的营养,也是一生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虽然时代在飞速向前,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有些文化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传统文化便是如此,它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可以交给当代大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技巧,在遭遇困难之时,给以精神指引;在遇到挫折之时,让其迎难而上,不断前进。所以说,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腾飞的翅膀,是他们人生前进的灯塔。而当地文化也是如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当地生活、学习、成长,吸收知识,锻炼人生,不可避免地就会被当地的城市内涵和文化气质所吸引。适当了解一些当地文化,不仅能够了解当地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能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城市的哺育。
(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会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大,目前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而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国也渐渐成为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前来我国旅游,而他们旅游的目的,除了游山玩水之外,更重要的是想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未来的旅游从业者,不仅要求有专业知识,更要有文化素养,要求旅从业者在讲清楚旅游路线和旅游景点特色的同时,也要引入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让广大旅游者尤其是国外的旅游者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是未来我国旅游从业者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通过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学习,才能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受到更深的教育,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才有可能做到活学活用,更好地为游客做好相关的旅游服务工作。
(三)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会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我国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得旅游业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大多数旅游业从业者,不仅知识水平较低,知识储备不足,并且,职业素养还尤为缺乏。旅游景区和旅行社虚假宣传,坑宰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导致许多游客对景区、导游等产生不信任思想,此类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而作为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專业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学习,可以从中受到教育,以使他们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具备担当精神,肩负起振兴我们旅游事业的使命。高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承担着为旅游产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河南旅游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一大批旅游人才,尤其是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很强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综合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在教学中,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吸收利用。
三、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旅游,同时也是一种实体经济,所以,旅游管理课程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多功能、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只有让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让实践充实理论,才能让学生达到成功成才的标准。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对实践教学进行积极探索,旅游管理实践教育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更要积极做好实践教学,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新阶段旅游实际的旅游人才培养之路。将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与旅游管理相结合,无疑是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可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内涵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而言,引入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不仅包括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还有数量甚多的文化旅游,还有为数众多的有关旅游的文化和艺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来说,起到充实和提高的效用。
第一,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中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学科的有力补充。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有关旅游管理的多门课程,更离不开旅游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旅游文化极为丰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国便已经有了《山海经》,里面有很多可以视为是神话传说的奇异描述,但也有许多地理知识,即便是今天,许多地点还能按图索骥进行找寻。除此之外,像北魏文化学者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魏学者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所撰写的《徐霞客游记》等,不仅是有关我国历史和地理的文化典籍,更是关于旅游文化的著作。除此之外,还有我国古代文学家写的游记以及描绘经典的随笔,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以及《游褒禅山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清代散文家姚鼐的《登泰山记》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光辉灿烂的旅游文化,如果在进行相关景点以及旅游文化讲解时予以介绍,将极大丰富学科内涵,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对于旅游管理学科来说,是极为有力的知识补充。endprint
第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中的文化旅游,是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关注对象。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内涵丰富的知识理论,也离不开相关的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既要教会学生理论,相关理论,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从而加深对旅游管理的理解,也能加深对旅游行业的热爱。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和旅游景区、旅行社分不开的,尤其是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管理的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实践能够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来说,做好针对旅游景区的实践教学,对于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多半旅游景区,尤其是人文景观,是和文化环境,人文情怀分不开的。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游客人文情怀的渲染,可以说起着积极作用。而像我国的三山五岳,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甚至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多数文人景观同时又是当地文化,和当地风俗民风密不可分,因此,在这些景观景区成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关注点的同时,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也成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关注对象。
第三,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可以成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精神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旅游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相连的理论指导,也离不开由文学和艺术组成的精神内涵。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中,有着群星璀璨的文学作品,又有着汗牛充栋的艺术理论。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的壮丽河山,大好山河进行了描绘,表达了赞美,也因此成为我国旅游业以及旅游景区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文化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城市,对景区景点之描述,仅仅从阅读文字开始,便令人心驰神往,像东汉文学家、科技学家张衡的《二京赋》对汉代都城长安和洛阳进行赞美;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对魏蜀吴等三国都城进行赞美;李白对敬亭山、蜀道、天姥山等的赞美;杜甫对长江三峡等的赞美;苏轼对黄州、赤壁等的赞美等,早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这些景点的主要精神内涵,更不用说因此诗词歌赋而产生的旅游景点了,文学作品更是成为这些旅游景点的有力支撑。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中的艺术对旅游业的推动也尤为明显,像瓷器艺术推动了景德镇旅游业的发展;牡丹花和唐三彩推动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其他如刺绣、雕刻、陶瓷、建筑等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无一不是当地旅游业的推动力量。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适当引入传统文化和當地文化中的文学和艺术,不仅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文化注入新的内涵,还能让学生掌握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学科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可以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融入道德教育
在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中,适当融入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大学教育的目的,还能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如儒家的“温良恭俭让”、“敢为天下先”;道家的“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佛家的“慈悲为怀”;理学的“源头活水”;心学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仅能够教化学生成功成才,健全人格,面对困难自强不息,面对艰险迎难而上,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让学生学会勇敢坚强、厚德载物、宽容博爱,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庭,孝敬父母,以善待人,团结友爱,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和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因此,融合这些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不仅能够加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语
本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其现实意义,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过,也应看到,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由于历时已久,和当今的现实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从旅游管理出发,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当地文化为重点,积极把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方向,让学生学会运用传统文化充实旅游,用旅游为传统文化找到当世中国的注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