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17-09-02朱永军
朱永军
摘要: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思维,其在解决了大量数据的处理能提的同时也使得造价管理流程更加便捷和高效,从管理的一个点扩展为矩阵,而工程与流程的结合就是BIM技术的最大优势。工程造价的本质就是建筑项目成本分合理界定。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同时,可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综合效益。本文就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支出性产业之一。但是在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内容较多且十分繁杂,对于信息化以及精细化的要求较低,造成管理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工程各子项目之间的协调性以及配合度,建立了系统的造价管理体制,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一、BIM技术概述
所谓BIM技术就是指建筑信息模式,其包括了建筑工程多项要素,例如建筑元件的数量和性质等,体现除了建筑项目的整体生命周期。BIM是一种建筑学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是对建筑项目的操作流程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了数字信息模型,以往设计或施工图纸多为平面模式,应用BIM技术可建立数字信息模型,多方位展现建筑效果。BIM技术可应用于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多个方面,为集成化管理模式,形成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BIM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可视化、协调性以及优化性。可视性是指在应用BIM技术时,更加全面直观地勾画施工图纸,使得施工方案更加明确,施工人员更容易掌握;协调性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协调多个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关系,为信息互通奠定了基础;优化性是指BIM技术模型可以提供几何信息、物理信息以及规则信息等,基于BIM技术可对项目设计与施工进行优化,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更加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和有效。
二、实例分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某单位职工集资建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某单位内,批准总投资700万元、总建筑面积10000m2(含职工集资建经济适用房A、B栋及后来明确由政府出资建的C栋),完工后的A、B栋建筑面积为9013.08m2,七层砖混结构(全现浇板),层高2.8m。
(一)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通过编制概预算方案实现的,概算编制的方法对于概算精确度、设计深度以及工程资料的完善程度具有较高要求。采用BIM技术建立数字模型,并将完善后的模型导入BIM建模算量软件中,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可自动生成相应的文字档案。然后基于BIM技术对造价进行分析,可准确估算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并编制概算方案。在设计阶段施工图的概算可以使用分布式BIM模型,將CAD图纸导入建模算量软件中便可生成成本管理模型,也会提供清单定额标准,可形成初步的报价文档,将其输入造价分析软件中便可生成最终的工程造价文件。
(二)招标阶段
在项目招投标阶段,标底文件的编制是项目招标前需要进行的必要准备工作。标底是招标方对工程造价的预设值,也是判断投标方报价合理性的重要参考,主要是通过招标方完成,也可以将其委托于第三方进行编制,但是在编制过程中多会出现标底编制不完善且工程造价难以估算等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以在BIM技术基础上进行标底文件的编制工作。招标方法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数字模型,从中筛选出所需的文件信息,以最符合市场价格的数据作为基础编制标底文件,可保证标底文件编制的准确有效。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为将成本控制在计划投资额范围内,可采用BIM模型对施工数据进行整合,也可进行碰撞检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避免出现成本控制方案反复调整问题。施工材料的使用量可以使用BIM系统对信息进行计算和控制,也可依据BIM系统模型进行限额领料。通常情况下,进度、预算和变更管理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在申请进度款阶段,因涉及的项目部门较多,数据难以统一,这就会阻碍工程进度计算工作,降低了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用BIM技术可有效解决进度计量以及支付问题。工程施工阶段若发生设计变更,则会造成重复性施工,会引发进度滞后问题,工程造价也会有所增加。所以,需采用BIM技术在施工之前进行碰撞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及审核,尽量避免工程变更问题的发生。
(四)竣工结算
结算是工程项目已实施完成,按照竣工资料编报的、反映工程实际投资的技术性文件。结算审核是一个全方位的审核过程,不同于概算、预算的审核,要求有全局观,要整理清楚项目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吃透竣工资料、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讲求技巧性,可以说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要统观项目的建设过程,程序是否合法、资料是否齐全、有没有超投资;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超投资的原因;协调解决存在的争议,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客观、公正、公平的审查,如实反映工程的最终投资。在竣工延后结算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并使得工程参与单位信息全部公开透明,避免了各单位扯皮以及经济纠纷问题。同时BIM技术模型也可提供完成的计算资料,为工程的顺利竣工以及验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上述工程在无设计施工图纸的情况下,采取议标方式,确定由某开发公司代建,主体部分包干金额为650元/m2,包干合同无具体项目特征描述及有关增减的约定,如该项目层高、基础深度、装修标准、水电预埋等,均没有约定。同时,因为该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施工单位虎头蛇尾,很多信息数据以及图纸出现了丢失问题。为此将结算工作交付于代建公司负责,与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和数据调查,建立了BIM技术模型,对施工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并输入存储,在结算阶段,利用BIM的可视性功能进行三维图形的查看以及对比,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有效解决了结算纠纷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综合效益,而造价管理工作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为此可使用BIM技术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为工程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为工程节约成本以及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静,杜亚灵,柯洪,等.互联网思维下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8):206-212.
[2]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19(6):205-207.
[3]任非,宋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38-41.
(作者单位:贵阳市财政预算审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