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02李继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问题培训

李继红

[提要] 医院员工的工作水平对公立医院而言具有较为关键的作用,对医院员工进行培训是公立医院提升自身实力、保证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对这一工作保持高度重视。目前,公立医院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严重影响医院员工质量的提升。本文叙述员工培训对公立医院的意义,分析公立医院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7月6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而医院员工质量逐渐成为医院发展的推动力。公立医院需要清醒认识到员工培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很多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制约员工质量的提升以及医院自身的发展,因此公立医院需要认识问题,提升培训效果,保证自身在当今时代的生存发展。

一、员工培训对公立医院的意义

(一)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当今时代,各个医院的竞争已经从以往的资本竞争、医疗资源竞争向人才竞争转变,因此医院需要认识到智力资本对自身发展与竞争的重要作用。公立医院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员工质量,在与其他医院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将智力资本的竞争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以此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帮助公立医院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员工培训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它能够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够逐渐改变员工自身的思想观念,同时对员工的工作水平进行提升。高素质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而公立医院的员工培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直接途径。对我国人民生活以及医疗卫生事业而言,公立医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让员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

(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医院员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从而带动公立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员工培训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但是目前医疗工作形势日趋复杂,对医院员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立医院员工需要通过培训对个人能力进行提升,保证自身能够完成难度更高的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公立医院培训是员工收获新型知识与技能的直接手段,员工也因此能够适应当前工作环境,完成更多类型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体现自身价值,获得上级领导与患者的认可,为自身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公立医院工作绩效。现阶段,公立医院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变化,公立医院需要以实际作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与组织进行调整,保证自身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对目前的公立医院职工而言,他们不再会被动接受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相反,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例如服务工作、管理工作等。公立医院也应该根据员工具体需求以及医院实际情况,成立工作小组。在工作小组中,员工自身具有更多的权力,可以应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询、与他人保持联系,这无疑让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公立医院的工作绩效系统得到了构建,让公立医院的员工培养更加富有意义。

二、公立医院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内容问题。公立医院培训内容体现出普遍化特点,缺乏对某一部分的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在员工培训计划缺乏相应的指导,员工自身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都没有被列入培训范围,而且公立医院在制定培训内容时,缺乏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不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的员工接受统一内容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很多员工在接受培训后,感觉不到自己的能力或思想水平得到了提升,导致公立医院培训过程中形式主义泛滥,培训难以收获实际效果。部分公立医院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缺陷,关于医疗知识与医疗技能的培训是其中的主流,但是却不包含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部分医院员工的价值观、职业观因此而存在缺失。

(二)培训方案问题。部分公立医院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他们将培训工作视为提升员工能力、解决重大问题的方式,但是这些公立医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没有在平时进行而是在出现重大问题后才开始进行。他们将员工培训当成了“救火队员”,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只是暂时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显得十分仓促,没有针对员工实际情况,只是根据目前发生的问题制定培训方案。每一次的培训工作都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缺乏关联,医院员工的能力与思想水平难以通过培训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三)培训人员问题。很多公立医院在培训过程中,没有明确培训人员,员工因此对培训内容没有足够的了解,部分员工甚至认为这是医院提供的“福利”,导致医院员工缺乏参与培训的意识,培训难以收获成效。部分公立医院领导对培训缺少正确的认识与了解,他们将医院的日常工作作为第一位,在选择培训员工时很少会选择工作较为忙碌的员工,但是这也会给参与培训的人员造成错误认识:因为找不到其他人了所以才会找到我们。参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只是出工不出力。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参训员工都带着一种敷衍的态度去进行公立医院培训,导致培训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四)培训资源问题。公立医院在培训过程中过于重视“精英主义”,只有少数能力出众而且具有潜力的骨干员工是它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员工不具备参与培训的资格与权力。公立医院领导为了培养这些骨干员工,会让这些少数的参训人员参与各种类型、各種内容的培训,给他们在心理与生理上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严重违背了公立医院进行培训的初衷。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医院培训的重视。公立医院领导需要对员工培训建立正确认识,了解员工培训对提升员工素质能力以及公立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原有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调动公立医院所具有的资源,积极进行完善。公立医院领导应该明白,当前医院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员工能力以及素质之间的竞争,对医院员工进行培训能够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是保证医院在当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公立医院领导需要逐步改变自身观念,在公立医院内部创造多样的培训形式,让培训工作在公立医院内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

(二)合理选择培训对象。凡是在公立医院中工作的人员,都有接受公立医院培训的权力。在公立医院进行培训过程中,需要在员工中广泛、全面地寻找培训对象,根据员工专业、所处科室、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适合员工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员工的有效性。医院员工的能力与素质是保证医院经营发展的关键,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但是在对医院综合竞争力的衡量上,医院的骨干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医院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普通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木桶理论”中,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是那块短板,而普通员工正是这块短板在医院中的代表。因此,公立医院在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普通员工的培训,让每个在公立医院中工作的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培训之中,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

(三)完善培训管理机制。管理问题是公立医院培训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公立医院需要针对现状完善当前的培训管理机制,提升培训管理效果,规范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存在的不良行为,以促进公立医院的经营与发展作为目标,结合员工自身以及各个科室的发展要求,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保证公立医院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管理机制各个规则需要细化,保证可以对参训人员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还需要在其中加入新的内容,例如激励机制,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并且以此作为员工未来的晋升参考,让员工能够认真对待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有所收获,对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行提高。

综上所述,对公立医院而言,培训员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会暴露出众多问题。公立医院需要正视这些问题,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要及时提出对策,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公立医院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保证公立医院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时期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璨睿,吴敏.公立医院实施管理培训生项目的意义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

[2]曾卫龙,左娜,张敏.探讨大型公立医院学习型培训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3]阚全程,闫生方.公立医院培训乡村医生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2.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问题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