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9-02王宇
王宇
[提要]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要想提高我国会计人才的质量,培养出高端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重新树立培养目标,并配以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会计人才能够紧跟国际上的变化趋势,满足我国对会计高端人才的需求,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针对我国人才需求形势,从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出发,具体构建适应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专项课题:“服务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JE121401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6日
一、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国际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国家都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的业务越来越涉及到国际间的合作,竞争压力也明显增加。面临着全球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也必将走向国际的舞台,实现与时俱进。所以,以国际统一的商业语言为起点,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时刻注意国际化差异,为贸易交往提供契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阶段性要求。
(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引领会计职业国际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完全融会到世界经济的河流之中,我国企业的业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范围也逐渐变得广泛。复杂新兴的业务发生使得我国会计工作变得愈加有难度,企业完全暴露在全球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中,怎样有效地进行核算管理、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就成为了会计界的一个难题。要实行中国会计准则标准化、国际化,解决我国与国际间的差异问题,就要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促进会计职业走向国际化。
(三)区域的特殊性推动会计人员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家的经济和业务往来都处在公开的市场中,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住脚跟,必须要掌握每个国家制定的贸易细则。从会计的角度考虑,区域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各国的会计处理细则,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注重各国间的细微差异。求同存异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追求,会计人员在具体核算时要注重差异化区分,进而推动会计人员走向国际的舞台,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1)
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会计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对应该以怎样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会计人员做出了指引,是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基础。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首先要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注重国际化的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多学科交叉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并始终保持着终身学习的奋斗理念,以积极恰当的观念和优秀的培养模式创造高素质优秀人才。
(二)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會计人才培养目标即是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的确立正如游船航向的确立,只有先将培养目标确立,才能培养出具有相应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要在宏观经济条件下,结合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确定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其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繁荣趋势和科技进步形势,应该将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需求、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定位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三)强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代“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就形象的提出了会计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具体的要求是:既要具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国际上所需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相关专业素质。首先,在对会计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精简各门课程间内容重复的部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学习;其次,除了会计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注重数理统计、计算机、英语等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学习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知识,要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最后,内容要不断进行更新,我们的课程设置要就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不断作出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四)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培养方法,缺乏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了适应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案例与理论充分结合,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入自学与联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相互学习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以学生参与为导向,提升其综合能力,促进老师与学生的高效交流,使多元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个性发展的高端人才。
(五)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道德标准能够规范人的行为,会计人员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时,更重要的是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水平。规范会计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准,维护职业形象是会计人员的必经途径。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高水平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次,应该对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规则进行学习,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的根本,必须贯穿于培养模式的始终,将其视为会计人员职业的根基;最后,在学习与实践中,都要将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作为考核人员素质的标准,促进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会计公正的职业精神,使得会计职业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企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不断增加。我国虽然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资源投入不足的严重问题。在我国,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国家政府的捐赠支持,而社会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但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个人投入占据了大的比重。我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动员社会民众参与教育资源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为了扩充我国的教育资源,首先要不断扩展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并尽量扩大政府的资源投入数量;其次,要发展隶属于多部门、多机构的多元化办学机制;最后,要不断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使其效用发挥到最大化,用社会民众的教育投入弥补不足。
(七)改进考核评价体系。仅仅构建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内容。评价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会计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素质水平,可以全面系统地说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目标。在全球经济迅猛的发展下,我国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内容更加全面系统、过程更加公正、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要不断完善教学成果和人员素质的评价,推动教学方法模式的发展。改进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产生竞争意识,促进教育培养水平的提高。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适应国际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这就要求我国在教育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贯彻国际化的教育原则,摒弃传统的培养理念,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力、能够适当发挥国际化知识的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进而能够从容适应国际上的不断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4.
[2]王琴.会计国际化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
[3]程杰.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
[4]何传添,刘中华,常亮.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第六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