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在单片机定时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09-02梁兆福

成才之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单片机教学策略

梁兆福

摘 要:在进行单片机定时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经历“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检查与评价”的流程,能体验学习和工作的乐趣。

关键词:行动导向;单片机;定时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4-0052-02

单片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单片机定时器是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采用传统的先讲授知识、后举例应用模式教学,会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教学结束后也不知道单片机定时器如何使用。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任务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学生在做中学,能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和提升职业能力。

一、工作任务确定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的,也是指示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习什么,因此,选择正确的工作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确定需要分析单片机课程中定时器教学内容,同时配合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然后在职业岗位现有的日常工作内容或者将来要做的事情或者可能有的工作内容中,选取恰当的工作任务。在单片机定时器中,教师可以教学生的理论知识有定时器功能、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初始值设置、定时器应用等,而专业技能需要学生在实操练习中逐步获得和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使用YL-235实验设备,配合学习过的单片机定时器知识,将数据在数码管上进行动态显示,使用定时器做电子时钟、频率计等进行实验。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确定学生下一步能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生已经掌握使用定时器的方法,就可以安排学生学习电子时钟的制作。教师通过分析,就可以确定工作任务,并将该工作任务以任务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工作任务书需要对控制系统的描述、控制条件和要求、输入参数、输出结果、实现功能、完成任务时间等进行详细说明。通常来说,单片机定时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电子时钟、频率计、秒表等的制作作为工作任务。

二、理解任务,获取信息

将任务书发给学生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学习什么知识,除了教师讲授的还有哪些资料帮助学习这些知识。因此,任务书解读是非常关键的,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任务书,直接关系着工作方向是否正确。任务书解读可以分解成以下几部分:首先,了解整个任务架构,认识控制系统组成;其次,控制系统控制要求;最后,控制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输入参数,通过控制输出相应控制效果。以电子时钟作为工作任务书解读为例,首先,电子时钟如生活常见的钟表,由显示、控制、按键输入组成,电路能将钟表按时、分、秒各两位进行显示,分钟前后各有按频率2Hz闪烁分割符号显示;按键输入电路用于设置时间;控制电路能接收按键输入进行调整时间,能驱动显示电路、调整时间等。其次,电子时钟上显示时间的按键有三个,一个选择调整时分秒,另外两个调整时间增减,在调整时间过程中显示需要同步变化,并且按照频率2Hz闪烁。最后,时钟正常运行的时候会产生时间差,需要调整。

学生理解任务书后,需要学习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也就是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導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将单片机定时器知识点(如定时器结构、工作原理、初始值设置等)以微课形式录制好,放在一些平台上(如微信群),让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从这些平台自由下载,自主学习。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教师还可将教学资料整理成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己通过教师给的学习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制订计划,作出决定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制订好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做得简单,也可以做得详细,由工作任务复杂程度决定。一般来说,首先要完成任务的方案。方案确定下来后,接着再安排人力、物力,并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需要的时间,最后还要以书面形式记录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预备方案。在学生制订计划过程中,教师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完成工作任务的环境以及条件会有不同,如电子时钟制作工作任务中,显示电路可以是数码管,也可以是液晶,甚至是LED点阵,学生选择不同方案去实现,难度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指引学生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选择方案,则容易开展工作,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学生也容易实现任务。教师通过点评学生计划,既可以修正学生计划,也可以指导不懂得写计划的学生。学生制订的计划只要有可执行性就可以了,不要求完美。学生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会发现自己计划的不足,并进行修改,这有助于形成和提升职业能力。

四、实施计划,检查控制

在学生开始工作之前,教师需要和学生强调安全事项、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用电安全等。当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教师应巡回检查,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引。除了给学生必要的帮助之外,还需要参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讨论(这在调试程序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制定培训指导预备方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按照方案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否则教师很容易陷入某个学生的辅导而忽略(或者不能照顾)其他学生。学生发现不能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或者发现原先制订的计划不能实施的时候,需要回过头修改计划。遇到问题时,学生无论是独自解决问题,还是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都需要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提升专业技能。在学生按计划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这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目的是鼓励和要求学生专心做事、认真做人。

五、检查与评价

当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使用任务完成评价表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评价,评价表的评价内容应突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度,应具体且可以执行。如评价时钟走时是否准确,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定时器初始值设置、工作模式选择等知识。评价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反馈。如将完成任务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对该学生有鼓励作用,对没有完成的或者完成不好的学生则有鞭策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请专家或者企业一线工程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这对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会有更好的指引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用相机将完成好的作品拍摄下来,在学生家长的微信群中展示,可以使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做了什么,这对实现家校共育有很大的帮助。

六、结束语

总之,使用行动导向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今后工作的内容。教师应在工作任务确定,理解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检查与评价五个环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魏新民,赵伟丽.行动导向教学下教师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张燕.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朱晓慧.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4]江荧,朱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单片机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