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刍议

2017-09-02唐晶

成才之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创造审美

唐晶

摘 要:文章从培养学生有一双会听的耳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愉悦性、从中领悟美,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从中创造美几方面,探究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要使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既能得到审美愉悦、心灵的互动,又能使自己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逐步完善,从而形成真善美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培养;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4-0031-01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构建出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的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来实现自身价值。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认知范围相对狭小等,他们的音乐欣赏偏重于感性欣赏,在听赏音乐时就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因此,对于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教师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有一双会听的耳朵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舒曼在其《论音乐与音乐家》的著作中曾说过:“培养听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由此可见,要想使学生从音乐欣赏教学中感受到美,就要先培养其感知音乐的耳朵。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教师先提示学生:“根据曲名,你可以想到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是描写的哪个少数民族,什么性质的作品。教师接着引导说:“既然瑶族是少数民族,那他们身着民族盛装,为我们带来的舞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由此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寻找答案中认真聆听这部描绘了成群结队的瑶族人民身着艳丽多彩的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生动场景的音乐作品。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美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情感是感知美和理解美的第一要素。音乐欣赏可以引发人的内在感情,使对立的情感相互转化。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那仿佛具有魔力的音响,常常会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例如,在欣赏民族交响乐《大海》时,教师先提问:“有谁亲眼见过大海?”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向大家描述自己所亲身感受到的大海。无形中,使全班学生加深了对生活中所见到的海的认识。接着教师再提问:“你所知道的民族乐器都有什么?请试着模仿一下它的演奏动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感受音乐作品,学生会很容易体验到多种民族乐器在交响乐演奏中营造的不同声效。同时,学生会很容易联想到乐曲开始时紧凑快速的节奏音型,进而引出由弱到强的滚滚海浪之声,仿佛大海就在眼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群言效应的作用,使教学信息多元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按照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在审美愉悦中得到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形象的美。

三、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愉悦性,从中领悟美

音乐欣赏以愉悦感通过听觉产生一种“审美趣味判断”,它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享受。黑格尔曾经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情感动力。例如,在欣赏《校园的早晨》这首校园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先谈一谈早晨走进校园的心情,再说一说歌词所包含的寓意。这样,学生会感受到他们像小树接受阳光雨露一样,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茁壮成长。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将外因内化,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从“悦耳”的愉悦性升华到更高层次的德育,而且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领悟了音乐的内涵,获得了更高境界的审美。

四、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从中创造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給学生留出可以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历”过程,并尊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思考和理解。例如,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时,教师先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教师在不出示乐曲名的前提下,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展开联想。有的学生想到:“在大森林的早晨,好像听到小动物们都唱着欢乐的歌,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有的学生想到:“好像看到水花在跳舞,开始时是慢的,后来更高兴了,就跳得欢快了。”在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作品的名字《森林水车》再进行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五、结束语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更是审美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得到审美愉悦、心灵的互动,更要使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逐步完善,形成真善美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林百玲,马泉.小学音乐教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陆桂芝.教育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创造审美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