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编者”网联

2017-09-02刘秋娜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网联接入网机构

刘秋娜

无论是网联、银联还是第三方支付,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才是第一要义。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一时引发市场热议。有观点认为,网联平台意在收编当前快速扩张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业务的少量重叠性,“老大哥”银联的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

央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量从371亿笔增加到1855亿笔,金额从18万亿元增加到120万亿元。高速增长的背后,不乏洗钱、非法融资等暗潮。

“无论是网联、银联还是第三方支付,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才是第一要义。”一位中国银联高管称,网联的成立将这一要义阐释得很清楚,即能让每一笔网上交易从此留痕,做到全局可控。

抑强扶弱?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而其中,“贫富差距”甚为明显。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已超八成,其余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分剩余的两成市场,且份额仍在不断缩小,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网联的成立不啻于为大机构戴上了一道紧箍。

以往,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自有的“直连”账户来实现支付清算的“合体”,屏蔽掉央行清算系统。“大额支付可能被分拆成数笔小额款项完成转账,现在网联可对转向同一标的的大额转账进行监测,分拆的方法不再有效,规避央行监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

而对于接入网联的45家支付机构中的“弱小者”来说,运营成本、合规风险则将大大降低。

接入网联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操作平台由自有平台转向网联平台。“小机构运营成本骤降,且能够与大机构共享同一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主任张跃文说,“原自有平台运营团队的业务流程、技术开发与系统维护等会有重大调整,部分机构或因此裁减技术人员和预算”。

在网联出资股东中排名第34位、只拥有0.83%股份的汇元银通对接入持乐观态度。相关负责人认为,接入网联,降低了支付机构通道接入及通道维护的工作量,还减少了潜在的业务风险,让清算过程更合规、使用者权益更能得到保障。同时,网联带来的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费率,让“弱小者”在通道方面省时省力,有更多的人力和资金去创新产品和提高服务,回归支付本质。

监管方式转变

另一方面,网联的成立也意味着监管方式的转变,由单纯使用行政手段转为制度和技术双管齐下。

“监管未必能做出适合行业发展的最优选择,制定的政策很可能侧重安全而忽视效率。当技术成分在某项业务模式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时,监管就需要技术与制度相互辅助。”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

网联的成立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大型支付机构都派驻了技术团队,我们抽调了10多人常驻网联,至今未撤回,也同时帮助我们接入网联系统。”一家大型支付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网联目前将近200人的团队中,近四分之三是从上海、杭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各家支付机构借调而来,平均年龄不到30岁。2016年11月敲定了技术方案评审后,12家支付机构又贡献了20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技术组件。

自今年3月31日試运营以来,网联已经接入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平安、中信、光大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等支付机构,并于6月30日压力测试后正式启动切量,开始转接清算普通用户实际交易场景的网络支付业务。继财付通、网银在线于7月启动切量后,支付宝也于8月7日正式向网联切量。

但在张跃文看来,即便获得了一系列技术支持和认可,未来仍有挑战。

首先是平台的兼容性。以往各家机构自有平台的业务操作及管理系统的技术标准各异,网联要确保良好的兼容性,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要求。

其次是平台稳定性。接入过程中要保证业务运营不受影响,并能够同时处理巨量的清算请求,这对于平台的软硬件无疑是严峻考验。

第三是支付机构新运营模式的成熟度。面对网联这一新事物,支付机构需要熟悉平台操作流程,并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和业务开发模式。

第四是平台运营的独立性。央行对于网络平台的运营规则和支付政策有直接干预权力,但若干预不当,则可能引发行业地震。

第五是金融信息的共享与保密问题。这需要央行、网联平台股东、运营方和平台使用方共同协商并坚定执行信息共享和保密规则,而我国尚未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尚缺执行规则、边界和抓手。

最后是金融风险问题。网联平台未来将集中我国最主要、最大量的互联网支付交易,同时也集中了与此相关的金融风险,如果监管技术水平、监管防控能力跟不上,则可能引发支付系统的风险,潜在破坏力巨大。

那么,网联未来将如何定位?第三方支付机构又将何去何从?

“网联只是清算平台,负责数据、业务管理而非监管机构。股东和非股东在接受央行监管上没有任何区别,区别的只是对网联享有股权和实现股权的权利。”李爱君直言。

“作为股东,支付机构将依法参加网联股东会会议,行使相应的表决权,并且享有可查阅公司章程、会议记录、决议资料等权力。”前述汇元银通人士称,这些权益很重要,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可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拥有更多与监管层的沟通机会,与行业参与者一起创新并进,为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前述大型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网联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与监管层之间的墙,原本的直接沟通或将变得辗转。

“网联作为企业,并不天然拥有监管权力,不同规模、层次的机构自然会感受到差异。至于央行会否授权给网联少量监管权,还有待观察。”黄震说。

猜你喜欢

网联接入网机构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新势力“网联”动了谁的奶酪?
网联大考
网联出世,“收编”第三方支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光接入网的技术性要求探究
光无源接入网复用技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