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三五”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有效性

2017-09-01张增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养性内化德育

张增艳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笔者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中,用构建“三五”德育模式的方法来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一、依据知行合一理论,构建“三五”德育模式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知行合一”理论,强调教育——不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经历由知到行的过程,只有形成知与行的统一时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如果把陶氏理论应用到德育领域,依据德育自身发展规律,对陶氏理论进行具体解读和过程分解,可提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假如把“知行合一”中的“知”看作涵盖认知、感知、意识三种内涵的具有内隐性的心理活动过程,把“行”看作涵盖试行、养性两种内涵的具有外隐性的身体活动过程,把“统一”看作由认知、感知、意识三种心理活动过程转变为试行、养性两种外显的身體活动的过程,最终使认知、感知、意识、试行、养性形成一个具有完整过程的统一体,那么应用到德育领域的陶氏理论,经过具体解读和分解处理,可以细化成为如下表述:德育只有经历认知、感知、意识、试行、养性五个阶段,才能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才算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只有经历认知、感知、意识、试行、养性五个阶段,依次开展认知活动、感知活动、意识活动、试行活动、养性活动五类活动,相应地达到认知同化、情绪感化、意识强化、行为显化、性格固化五种目标,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和心身和谐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这种由知行合一理论的具体解读和过程分解所得到的“五个阶段”“五类活动”“五种目标”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简称为“三五”德育模式。

“三五”德育模式如何表达呢?可用概括性语言表达为“知行合一模式”或者“心身发展模式 ”,如下图。

二、“三五”德育模式的解读和模式思想

1.关于模式的解读

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是理论框架、科学思想方法、实践思想方式的总和。模式包括三个要义:①模式是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凸现科学性。其科学性体现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确定因果,寻找规律。②模式是事物呈现的标准式样,必须凸现形象性。其形象性体现在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相似模拟,或对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或对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③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必须凸现中介性。其中介性体现在模式可向抽象化方向发展,经过归纳成为理论,也可向具体化方向发展,经过演绎成为实践;模式经过证实即可转化成理论,经过充实即可转化为实践,经过应用就可能促进理论和实践发展。

2.关于“三五”德育模式的模式思想

模式思想之一是“模式的中介思想”,旨在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念,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和发挥模式的中介作用,实施“评中介、论两头”的德育评价策略和“抓中介、带两头”的德育推动策略。模式思想之二是“模式的科学思想”,旨在建立“应用逻辑方法处理问题”的思想观念,善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科学思想和科学操作来确定因果,寻找规律,善于从实践经验出发归纳出模式,或从理论观点出发演绎出模式,或从问题解决出发通过假说思想方法提出模式,善用简单化、具体化、假说化策略处理德育问题。模式思想之三是“模式的变化思想”,旨在建立“模式动态变化”的思想观念,善于灵活运用模式,建立模式群和子模式。根据模式的研究对象和对象的范围大小,模式可以分为宏观模式、中观模式、微观模式,而宏观、中观模式可以孕育出众多微观模式,而众多微观模式又可以概括出中观、宏观模式。

三、“三五”德育模式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模式应用的一般步骤

首先,解读关键字词。在五类活动中,“认知活动”是以视听方式认识事物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感知活动”是以体验方式认识事物价值和自身需要的一种感性认识活动;“意识活动”是以分析方式认识事物包含的思想法则和行为准则的一种法则认识活动;“试行活动”是以训练方式把内在思想法则转变为外在言语,把内在行为准则转变为外在行为表现的一种实践行动;“养性活动”是以修炼方式修正言行,并以磨炼方式锤炼意志的一种养性活动。在“五种目标”中,“认知同化”是指认知活动中知识认可、道理认同和心理接受,“情绪感化”是指情感活动中心理触动、情绪感染和情感接受,“意识强化”是指意识活动中心生倾向、心意确定和意向坚定,“行为显化”是指试行活动中初见行动、校正言行和知行一致,“性格固化”是指养性活动中自主行动、习惯行动和心性定格,或者行动自动化、习惯化、性格化。

其二,匹配教学内容。“三五”德育模式属于中观模式,只有匹配具体的德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用具体化策略和分解细化方法充实和丰富模式,才能构成具有操作性的微观教学模式。匹配内容分三个步骤:①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②针对确定的内容,采取具体化策略,把内容分解细化,变成更具体更容易把握的知识点。③围绕关键字词进行“五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怎么变”,先用发散思维和演绎方法设问,然后把思考得到的五个方面的想法和做法进行分类整理,最后采用收敛思维和归纳方法,得出相关概念和观念、目的和意义、途径和方法、评价和管理、改革和创新五个方面的设想,以便构建微观的教学模式。

其三,匹配教学方法。一般而言,“认知活动”适合运用讲授法和发现法,“感知活动”适合运用感官感知法和情景教学法;“意识活动”适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教学法;“试行活动”适合运用动作分解图示法、语言行为示范法和尝试教学法;“养性活动”包括修正言行和意志磨炼活动,适合运用言行校正法和意志锻炼法。

其四,匹配双边活动。在德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以后,就要设计“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凸现教学方法的程序性、操作性和互动性。

2.应用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重情景教学,触动学生心灵。德育内化的关键是“在学生灵魂深处闹革命”,德育课堂情景设置要由人及己,由己及心,步步深入地触及到学生心灵,通过这种变换情景、步步深入的情景设置方法,把德育推向内化和高潮,起到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要注意短效性和长效性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追求时效性,课外教育讲究长效性。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等有时间限制,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应用“三五”德育模式时宜于设计“小德育活动”,只有把几个“小德育活动”组成某个专题教育的系列活动,才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德育任务。日常德育有时间和空间作出“长计划、短安排”,适宜设计“大德育活动”,把几个“大德育活动”组成某个专题教育的系列德育活动,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螺旋上升式教育。

三要注重“德育内化”,看重“信、愿、行”。实现德育内化要讲究策略,要借鉴佛家传教、社会传功、企业传销的策略思想。虽然佛教传教、社会传功、企业传销的目的与德育不符,甚至有的危害社会,但是其传播思想和传教策略值得德育学习和借用。例如,“人劝人,集中交流,形成感应场”的佛教法会方式,“人传人,一人传教几十人,实现倍数增长”的传功方式,“人拉人,集中洗脑,掌控思想”的传销方式,都是具有内化功能的已被证明有效的教化策略,都可以为德育所用。当今处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可以借用“微信”“微博”平台,构建起传播德育思想、德育方法、德育内化情景的“德育微信平台”和“德育微博平台”,这是与时俱进的“人传人”“人拉人”“人劝人”的德育方式。这些德育方式可以纳入“三五”德育模式,充实到“五类德育活动”当中,只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也许能够创造出新的德育经验和获得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

(作者单位:武穴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性内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翰墨养性,伴我前行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