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徒制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2017-09-01游代乔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创新能力

游代乔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介绍学徒制的由来,分析学徒制教育的优点,以及现代学徒制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毋庸置疑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虽然高职毕业生逐年增多,但不少企业却难以找到满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出现“用工荒”等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切实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上的“两张皮”脱节等现象,国家于2014年9月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指明了道路。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最佳形式之一,从机制上强化了校企深度合作,扭转了传统教学以学校为中心的弊端,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企业等用工单位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来,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用工需求、教学课程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等全方位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也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是深化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

一、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受传统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束缚,高职仁爱培养模式的办学理念相对滞后。高职教育体系改革未能适应企业利益优化目标的现实需求,弱化了企业参与高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2)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力量不足。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从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办学经费来吸引来自企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3)传统高职人才培养的办学资源组织不力。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受多方面制约,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深入协商方面成效甚微,未能充分利用企业的闲置设施来补充高職院校的实训教学资源,导致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资源不足与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并存。

(4)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效能较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力度建设不足,重理论知识教学轻能力素质培养、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新、重课堂教学评估轻实践环节评价。究其根源,在于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管理效能评估指标设计难、客观测评难、评估数据科学化处理难等问题。

二、学徒制的由来

学徒制起源于英国,英国学徒制从12世纪与行会同时兴起,14、15世纪达到鼎盛,18世纪走向了衰落 。随之,英国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生产体系加速了传统学徒制的崩溃,学校作为新生的产业工人教育机构取代了传统的学徒制度。20世纪80年代,英国设想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即把传统学徒制培训优点和学校职教模式相结合以提高英国职业培训的水平和质量。 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实施 “现代学徒制”计划,并于1994年9月首次在14个行业部门试行该计划 ,1995年,英国现代学徒制在全国54个行业中被普及推广。尽管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没有一个标准的培训框架,各行业采用由本行业内的国家培训组织(NTO)根据行业特点及工作性质自行设计的培训框架,但普遍因循一种基本的运作模式。

三、学徒制的特点

1.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从传统学徒制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它的适用领域有了很大拓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出现,学徒制逐渐演变成一种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它主要训练人的熟练操作技艺。为给人们独立地从事经济活动做准备,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在的才能。

2.灵活多样的课程类型

除了常规理论课教学,还应开设关键技能课程、国家职业资格(NVQ)课程、技能证书课程。关键技能(Key Skills)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的能力。国家职业资格(NVQ)课程是一种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它以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为基础,开发出相应的行业岗位标准,是为具体职业而制定的资格体系,几乎覆盖了所有职业的各层次标准——从刚工作的新手到高级管理人员。而技术证书是一种评价具体的职业知识和理解力的证书,它为国家职业资格的获得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解力。

3.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度采用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体制上、体系上将教育与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培训标准、教学方式到师资力量,行业企业都有话语权,能够将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而学校也能够按需培养人才,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这种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国家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在一起,构筑起了两者之间的桥梁。

4.实现学校到就业的过渡

为促进学员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现代学徒制按照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创建、组织并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以综合能力的形成告终,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准。

四、现代学徒制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

高职生实践能力一般是指在校学习期间依照学校教学计划,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包括完成学业标准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人际交流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高职生创新能力通常是指为实现一定经济或社会目的,具有能够产出和获得一定新技术、新经验或新思想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即为实现一定经济或社会的目的;二是创造性,即能够产出和获得一定新技术、新经验或新思想。创新能力是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类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永恒追逐的目标。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肩负着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但长久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等弊端,妨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其核心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重构为纽带,以学校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传统的学徒制和单纯的学校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能有效地改变以往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割裂、教学场所与现实情境分离的不利局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势必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突破瓶颈,更好地服务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杨敏.简论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16-18

[2]景圣琪、高洪波.高职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34-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