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衔接困惑对策

2017-09-01李晓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摘 要】以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惑,从起始单元、概念教学、实验教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来阐述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逐渐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节奏。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在初中阶段成绩不错的学生,刚刚升入高中就普遍反映高一物理难学,学习兴趣大大下降,认为高中物理教材比较抽象,物理过程复杂深奥,从而对高中物理没有兴趣,通过和高一新生的交流和课堂反馈,在前几周学习物理会有衔接上的困难,出现较大的不适应,要解决上问题笔者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起始单元的渐进原则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渐的形成过程。但很多老师认为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较优秀的,接受能力强,其实不然,由初三升入高一的新生,常常会在学习上出现下降型的情况,容易引起新生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少数新生由此产生心理障碍,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未来的升学产生怀疑,丧失信心,以致于一蹶不振,更由于初中物理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讲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设计的实验简单易于操作。而高中物理教材更注重知识的推理、规律的发现,内容较多,叙述严谨,概括性、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多样,有文字叙述,也有公式和图象说明。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从而使学生很难迅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因此,千万不要小看或忽视由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尤其是高一阶段的物理学习。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心理、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初中老师授课多数特点是细致入微,而高中老师易犯过粗过快且容量大的错误,加大了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虽刚开始教材第一章内容定性的多,但学生对参考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矢量和标量等概念需要概括和抽象。如不少高一新生反映为什么要把物体看做质点;什么时候能,什么时候又不能,这说明老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难以理解,其原因初中教材中没有涉及理想化模型,学生不知道把研究对象理想化,由此,即使概念非常简单,教师还应着眼于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质点概念的教学应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感知、观察经验事实等一系列准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描述实际物体的运动的复杂性,再思考简化问题的办法,引发质点概念的萌芽,这样对刚接触到的多概念教学虽花较多时间课时但为以后学生学习力学奠定了基础,高中物理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好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不会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过早的掉队。

二、概念教學的冲突原则

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个人认知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所以学生只有在科学理解的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才将根植与学生的脑海。如加速度是教学中的难点,高一学生却又难以建立的一个物理量,只有将上述的认知理论移植到课堂,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先究其原因初中物理涉及的物理现象比较简单,如果学生只按初中的方法追求记忆,分不清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只是将a=?v/?t记住并未理解,就会给高中物理的后续学习带来困难。我想,教学时应该将产生的冲突作用与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加速度概念教学,特别重视概念的引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能探究的情景,能激励的情景;其次,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加速度教学中,撬动学生的思维;最后将加速度概念与学生已学的其它知识整合。即从视频、文字、公式、数据、图像等多个角度去感受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用加速度解释生活现象;找相似易混概念的异同;教师还可以编制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练习给学生做,使学生真正弄清V、?v、?v/?t的区别和联系,并在应用中加深体会,逐步提高解题方法和技巧,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要正确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但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则用“整体法”解答更简便。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常常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课本习题也能做,但一考试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希望高一新同学从现在做起,从尽快适应高一物理做起,夯实学习物理课程基础。

三、实验教学的行动策略

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概念链,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实验(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虽然简单,学生真正做起来很不理想,出现问题有纸袋安装不正确,将电火花计算器的墨粉纸盘装反,这除严谨操作上的困惑之外,高中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比初中物理实验降低,实验的难度增大对学生做实验的习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生感到实验的枯燥,如果教师不引起足够重视,就会降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预习弄懂原理,实验前弄清楚瞬时速度为什么可以用该记时点附近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同时指导学生多练习几次打点计时器的操作,将学生典型错误及时提醒,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应该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岔路、弯路,而让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要经常研究自己的学习,真正学会学习物理,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借鉴、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分析问题的进展策略

在上课时一听就会,但是课后解决问题却一做就错,其原因是进入高中物理第一章里就学习了多个对象、字母表达式和矢量,学生确实很难适应。在教学中,应该慢慢给学生渗透物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事物的一般方法层层递进。如在一些选择题中会出现“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改变”等这是要学生能够判断速度是否变化。应该如何判断速度是否变化?从大小、方向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速度就变化外,引导学生进行更一般的思考:如何判断事物的变化?要既能有揭露物理问题的本质,又能体验方法的巧妙,注重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初中的物理题目相对简单一些,教师对解题规范性的要求也不严格。但是到了高中后,题目变得复杂起来,解题过程也比较繁琐,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是越做越乱,越学越糊涂。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严格要求他们准确、严谨地解答物理题。另外,许多物理难题需要作图分析解答,尤其是一些力学题型,作好受力分析图尤为重要,而作图也必须正确规范,否则不但不能帮助解题,还会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答案。

总之,解决初高中衔接教学困惑的关键在于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制定有效解决衔接困难的对策,从而引导从第一章开始逐渐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节奏,其实学生学习时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物理学科在这方面又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能否利用好物理学科固有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物理教师的考验。单凭以上所讲的几点建议肯定还不够,所以广大物理教师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摸索,以便找出更好的方法。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75.01.19~),女,籍贯:甘肃榆中,学历本科,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一直从事中学物理教学,2002年获初中物理毕业考试全县第二名荣誉奖,2016获得榆中县普通高中第一名的高考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