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

2017-09-01黄子倩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版权著作权

摘要:“孤儿作品”是指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使用者通过勤勉寻找,权利人身份不明确或明确权利人身份但联系不上的作品。“孤儿作品”在我国目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及目前有关“孤儿作品”的相关立法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孤儿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包括明确“尽力寻找”标准、版权说明制度和对使用费用的数额及支付方式的限定等。

关键词:孤儿作品;著作权;版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13-01

作者简介:黄子倩(1991-),女,河南人,扬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在读。

一、“孤儿作品”的概念

有关“孤儿作品”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国内外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将“孤儿作品”定义为在需要使用作品并取得许可的同时,图书馆无法确定和联系相关作品权利人的作品。笔者通过对不同国家定义和孤儿作品特征的理解,孤儿作品是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使用者通过勤勉查找,且权利人身份不明确或明确权利人身份但联系不上的作品。

二、“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孤儿作品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发表的作品信息不祥或不明确,例如网络作品、设计作品等,没有标明版权人的姓名、联系地址等信息。作品的版权信息不明是由于署名或联系地址等发生了变动,而未及时作相应变更。以上原因都会致使使用人难以找寻版权人信息进而使“孤儿作品”的保护程度更加薄弱。

有学者认为,以美国为例,作者要使其作品受到保护的前提是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到相关行政机构进行注册;2.将作品的副本报国会图书馆进行备案;3.在该作品上标明版权相关标识;4.经过一定时间要再进行延续注册。可以看出这四个条件的同时满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作品予以保护,并且有效减少在信息时代中的“孤儿作品”的产生。然而在《伯尔尼公约》生效后,这种通过注册式备案式等不再是对著作权保护的必经程序了,自著作权人创作的作品完成时即自动受著作权法律的保护。①

三、我国视野下的“孤儿作品”

我国有关“孤儿作品”的著作权纠纷数不胜数,最典型的就数“谷歌图书馆”计划了。谷歌公司在未获授权情况下,将全球范围内仍受著作权保护的图书纳入了该数字图书馆。同时,谷歌公司页收入不少中国作家作品,其中就包括孤儿作品。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表示,约有600权利人的18000部作品被谷歌公司收入到数字图书馆,当然也是未经权利人本人的授权许可前提下。此外2012年的百度文库侵权案也涉及到大量孤儿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

在整理相关孤儿作品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孤儿作品受著作法保护现状中的主要问题有诉讼主体不明确,诉讼程序不清晰,集体管理力度不够等方面。②

我国现有法律中,涉及到著作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著作权法》、《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对“孤儿作品”没有较为详细的整体设计,其中《著作权法》第19条、《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和《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只是有浅显涉及。

四、完善我国“孤儿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明确“尽力寻找”标准

使用人的查找应当在使用该作品之前;需以用尽各种方法手段为前置程序;由于“尽力寻找”可能会因作品类型、使用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因此著作权行政管理机构、集体管理组织应完善相关职能,制定可以使用的查询目录,为其提供便利权威的平台。

(二)选取利用模式

有学者认为“责任限制”的模式让“孤儿作品”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但该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孤儿作品”的使用者能够自觉尽到主动查找义务,同时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予以保护。依据目前我国立法现状,这一模式在我国并不适用。③准强制许可结合提存模式,仅通过批准的程序来实现对“孤儿作品”的保护,不难发现这样会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行政机关的保护和提存使用费要求能够有效维护著作权人的正当利益。因此该模式更具有可行性。

(三)版权说明制度

孤儿作品的版权说明制度可以参考美国相关立法,使用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在使用该作品前,已经穷尽必要手段查询了权利人相关信息;2.做出版权申明,表明作品作者不明确并且列出自己已经查询到的版权人相关信息;3.告知版权人享有的权利义务。如协商的权利、诉讼权、“不复出制度”等。

(四)对使用费用数额及支付方式的限定

1.版权机关根据作品的种类、性质、独创性程度等来确定其许可使用费;2.当版权人出现时可以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一定报酬;3.如果使用者已对原作品进行了改变,并且“孤儿作品”的权利人出现,相关机构可以让该使用者在支付补偿情况的前提下继续使用原作品。

[注释]

①彭双五.试析“孤儿作品”的保护与利用[J].江西社会会科学,2013(5).

②刘宁.试论我国孤兒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13(7).

③王迁.“孤儿作品”制度设计简论[J].中国版权,2013(1).

[参考文献]

[1]田燕.我国孤儿作品的利用困境与解决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民商法学专业,2012.

[2]彭双五.试析“孤儿作品”的保护与利用[J].江西社会会科学,2013(5).

[3]刘宁.试论我国孤儿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版权著作权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谈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