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着力点 促进数学课堂轻负高质

2017-09-01罗小红

未来英才 2017年9期
关键词:列方程高质画圆

罗小红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充分的不同层次的发展。基于这一基本理念的支撑与引领,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着力点,贯穿在课前的深入备课、课中的顺学而导、课后的以学反思的三大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如呼吸一样自由。

关键词:学;着力点;减负高质

一、课前——以生为本,深入研读,心中有本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基于对教材深入研读、准确把握,课堂上才会有一种灵活的、灵性的驾驭。课前,我会细读新课程标准,研读教本;规划整体、整合知识;不仅从学习内容、学生存在的问题,更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学习障碍等作为更深层次的出发点来思考。

例如,在备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内容见图1)。

我想,《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知道:当找不到算术方法时,就会想到用方程解的方法。”所以这节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层面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与价值所在。基于这点,这节课要攻破的难点就是“方程的价值”的渗透;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则是:“习惯从问题出发寻找条件”这种思维定势转变为“顺着题意去找等量关系”。

同时,这节课也不追求算法的多样性,不主张找出例1中所有的等量关系,课堂上只要给予时间学生学会读题、审题、理解题意后用学生自己认为最容易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再通过算术方法与列方程两种方法上的对比,再一次让学生感受方程的优越性——顺着题意去找等量关系[1]。

备课时,我们多站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障碍来研读教本,就能找到关键所在,挖掘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就能把师、生、内容三者融合在一起,就能回到教育的本真——人的发展。

二、课中——顺学而导,提效减负,心中有生

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实际情况,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数学课堂上这样的“顺学而导”,真正做到“教在点子上、教在关键处、教在学生的需要处”,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达到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最终目的。

在执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时,我一进到课室,就看见学生们正在埋头苦干、兴致勃勃地画着圆,有的正用圆形实物印着画,有的正用圆规试着画??“我该打断他们,按照我课前备课的思路去上课吗?”“不,不能!!”我立刻顺着学生们的兴趣,重整教学内容,重调教学程序,就利用学生画圆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给予学生充分画圆的时间,然后我抛出“你是怎样画圆的?”一个看似简单但蕴含数学思考的小问题。学生把画法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达出画圆的过程(数学语言不准确),但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原生态的,不那么专业的,甚至是非数学的语言去解读他们眼中的数学。最后,我再抛出“为什么画的圆的位置有所不同,大小也有所不同呢?”??等问题,让学生逐步认识圆的o、r、d以及半径、直径的特征、关系等。

這样的数学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有思维碰撞的,学生们也就在这欢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圆”的知识。这样,数学课堂上做到顺学而导,心中有生,教在关键处,教在学生的需要处,真正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轻负高质。

三、课后——以学反思,改进发展,心系生本

《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从古到今,从外到里,都说明了只有学会在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教学反思是“教学”成功与发展的灵魂!

所以,每上完一节数学课,我都会回头看一看,想一想,与学生交流交流。我会静下来心问问自己:这节课的目标达到了吗?重点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孩子们的错误在哪里?孩子都学得开心吗?哪些地方可以再有突破?“这节课的设计适合孩子们了吗?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也会想一想“为什么会在这个知识点上耽误了课堂时间?”、“哪个知识点处理的不到位?”;更会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这节课你学的怎样?你学得开心吗?”??

这样每天从学生的课堂状态、掌握知识的情况等方面审视着、总结着、反思着,务求把我的数学课堂上得有效,上得开心,上一节有着自己风格的数学课。

在课程改革的大热潮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宏观上该从整体出发,从未来出发,微观上要从课前的备、课中的导、课后的思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把师、生、内容三者融合在一起,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轻负高质!

参考文献

[1] 吴红霞. 以“轻负高质”优化课堂教学[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4):194-1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方程高质画圆
圆的启示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画圆的月亮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