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思考

2017-09-01汪洋浸月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治理结构

汪洋浸月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机构投资者及其在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现有文献,讨论了市场中积极的证券投资者所具有的优势,证券投资者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以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积极投资者;治理结构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凡是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的个人或机构,都被称为证券投资者。但伴随证券交易的日益复杂,相比于个人,投资机构中有着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员、雄厚的资金、丰富的信息资源,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优势明显。所以总的来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例将会不断提升。

一、机构投资者的变化

传统的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流动性较大,投资具有短期性。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会通过出售公司股票的方式来表达对公司治理情况的不满,即“用脚投票”。根据实证结果,这种短期持股行为对于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及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但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希望通过参与公司的治理来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最终实现股票价值的提升,获得收益。这种“用手投票”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减弱大股东的掏空,还保护了小股东的利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成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益事。

二、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所面临的阻碍

虽然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实行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还是面临不少障碍。

市场有待发展,有关政策法规还需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较晚,在政策、监管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中小股东希望搭便车,通过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来提升收益,但目前,委托书的征集、股东提案制度等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制度规范。且当前证券市场对于投资机构收益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长期投资、参与企业的管理中的决心。因为在证券市场上,当一个投资机构排名较低时,投资者对该机构投资的信心就越小,投资机构就越难融资。所以为了自身的生存,投资者在当前可能会更倾向于消极的投资态度。

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要求。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监督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投资机构才会选择参与治理监督。而代理成本的确定又受到自身规模、股权集中程度、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投资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回报会大于成本。但有些时候,机构投资者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直接与公司治理层合谋,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失去了监督、治理的作用。

投资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存在弊端。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时间较短,自身运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经常出现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随意滥用投资者投资资金,进行内幕交易,哄抬股价,只见当前利益而不见投资风险。以重庆啤酒股票崩盘为例,机构投资者在没有深入了解公司具体经营情况的前提下就贸然投资,发出所谓的利好消息,哄抬股价,最终损失严重。由此我们就可深刻了解到投资机构不可一味追求股价上涨,需究其根本,真正了解所投资的企业,科学理性投资。

三、解决有关障碍的对策建议

完善市场,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市场的完善能够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政府首先要完善市场中的法律法规,使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如:完善代理投票制度,使更多的机构中小股东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加强对公司信息的披露,制约管理层、大股东甚至是机构投资者的自利行为。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转手交易费用,对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机构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对其向积极投资的方向引导。

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结构。机构投资者自身治理机构所存在的弊端可以靠以下几方面来控制: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将各部门职能严格分开。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合理判断,必要时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正如重庆啤酒事件,我们可以先询问有关专家了解其研究疫苗的可行性,再做决策。最后,我们还要完善客观的评价体系。从投资的时间长短、风险大小等各方面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全面评价。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当前,公司本身的治理结构也对投资者的管理产生了制约。很多公司的独立董事并不独立,外部投资者进入公司管理的难度也很大。这样不论从内部治理还是外部控制来说,公司结构都有待完善。我们需要让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在公司制定策略、日常经营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

四、结语

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对于改变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也受到了市场环境、自身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阻碍了其“用手投票”。而这些阻碍因素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各方面的不断改进最终促进市场整体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剑平,张霞,李媛媛.机构投资者、两权分离与公司资本结构——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经验研究[J].预测,2016(3).

[2]杨 典.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3]刘京军,徐浩萍.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机会主义者[J].金融研究,2012(9).

[4]姚远.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

[5]肖星,王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还是投机者[J].世界经济,2005(8).

(作者單位:东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机构投资者治理结构
机构投资者、两权分离与公司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清洁审计意见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研究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结构的设计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制发展之研究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控股股东的投票代理权之争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