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7-09-01尹春丽
尹春丽
摘要:语文阅读属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行为活动,学生应当在阅读当中进行归纳和概括,教师需要激励学生立足于阅读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拓展,从而更进一步地把握文章,以及得到启迪和熏陶。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有效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内容。阅读不但可以让学生累积大量的知识,让学生加深认知客观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与灵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和智力变得越来越成熟,能够自主地认知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方面,然而因为他们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能力,不懂得阅读的技巧,难以明确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常常难以实现理想的阅读效果。下面,笔者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发表了自身的一些观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作为学生自身个性化行为活动的阅读来讲,教师不能够通过自身分析文章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课堂属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天地,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良好平台,也是学生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的园地。并且,课堂也属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价值观、发展情感的一个重要时空。为此,是不是有效地关注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即时生成,会对教学的过程和意义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在教学课堂上,不禁止学生出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或者是标准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与观点,需要合理地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当然,语文课程的人文情感比较浓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充满兴趣的地方进行导入,并且也应当结合文章的内容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境当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作者的情感当中去。例如,对于“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来讲,由于课文的一开始就组织了“闰土刺碴”的内容,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首先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感受。然后,教师再导入情境“看跳鱼儿”、“海边拾贝”、“雪地捕鸟”,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刻画的情节与闰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自身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最终大大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
二、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语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把握文章的大意,领会文章当中所蕴含的信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阅读的方式有差异,学生所需要的阅读时间也存在差异性。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知道学生怎样进行精读和泛读,以及怎样选用阅读的素材,不但要使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量扩大,而且还应当在经过反复的训练之后可以把握阅读的技巧。要想实现阅读效率的提升,应当借助借助一些训练来把握。具体来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和把握文章,明确文章的细微之处,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以及熟悉文章当中描绘的人物的性格与寓意;启发学生重点探究文章的段落大意,以及懂得结合上下文对文章与句式的意义进行把握;在阅读理解的考试题目当中,指导学生首先看一下文章之后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阅读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碰到迷惑之处,不可以心急,可能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就可以自己进行解答。总之,教师只要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2]。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
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显得非常关键。为此,教师应当借助一些阅读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留意学生对文章的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不但这样,教师还能够安排学生一些学习任务,组织一些讲评活动等,以激励学生不断地创新,从而大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针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来讲,能够借助“阅读——分析”相统一的模式进行,要求学生首先深刻地把握文章当中所表达的父子之情,然后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和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父子之情的,并且让学生标记好能够触发自身的句子和写下自动的真挚体会[3]。最后的时候,教师安排学生之间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之间互动沟通和探讨,能够從多个方面来理解文章。总之,如此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讲,课外阅读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需要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觉性,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应的阅读学习任务,这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显得比较容易,这是由于他们业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只要加以指导和监督就可以。教师应当借助相应的对策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像是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进而把握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与写作目的。当然,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课外阅读教学的重点并非字词句,而是理解段落和句式,以及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旨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系列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业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只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以及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够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当然,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统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斯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探微[J].亚太教育,2016,(28):31.
[2] 蔡欣欣.加强阅读指导,实现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51.
[3] 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