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帷幄,心有丘壑

2017-09-01梁静雯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频道图表题型

梁静雯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与2016年相比,在现代文的阅读考查上,取消了选考内容,将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都设为必考内容,体现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阅读量有所增加,思维要求有所增强。

2013年开始,全国卷新课标卷首次在实用类采用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考查的内容。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在正文后面,以“相关链接”的方式,增加评述性文段或是补充“百度百科”、《辞海》等介绍性文字,以此拓宽阅读的广度,加深阅读的深度。其理念是“为学习而阅读,为发展而测试”。

如何突破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题,需要对近5年的高考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方向。

一、2013-2017高考全国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特点概述

从2013——2017年,实用类考查的题型是稳中有变。具体归纳如下:

从表格的归纳可以看出:

1. 全国卷选文均为摘编,选文鲜明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导向。选文突出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着眼于表现爱国报国、爱岗敬业、追求真理、富于创新、意志坚定、勇于实践、献身科学等方面的优秀品德。2017年I卷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II卷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III卷中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博物馆”发展报告,立足于现实,引发思考。

2. 2016年开始增加了全国III卷,相对于全国I,II卷,III卷稍微简短。

3. 2013——2016年,实用类文本的语篇采用“非连续性文本”——“正文+链接材料”的形式。正文都是人物传记,传记字数一般在1400——1700左右。链接材料为200-300左右的简短文字材料。2017年高考,选文取消了以往的正文部分,采用“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的形式,字数上有所减少,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

4. 2013——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采用选择题与主观表述题两种题型。2015-2016年,题型是“一道选择题+三道主观题”,2017年变成“两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相应分值也从25分变为12分。

二、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得分突破

(一)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变点及其依据

2017年实用类的变点,并非突然而至。对实用类的考试要求,2017年《考试大纲》是“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而2016年《考试大纲》的表述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对比可知:2016年传记位于新闻之前,2017年则将新闻发到了首要考查的位置。同时,2017年增加了对实用类文本“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在2017年高考中,采用新闻材料取代沿用多年的传记,也是符合考纲要求的。

同时在2017年《考试大纲》“实用类文本”的题型中,前三个示例是传统的传记题型,只有示例4是在沿用了2016年考纲的示例上进行修改,采用“三段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的形式。显而易见,今年高考的实用类文本的变化,都是依纲而出,有理有据的,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

(二)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题型及其突破点

题型一:文本类:根据题干,找出文本,归纳要点

方法:第一、 把握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找出共同话题。

第二、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

第三、根据文本重组信息,概括提炼。

例1.【2017年深圳二模】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對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思路:结合材料,从利与弊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的作用。

答案:

利:①据材料一第1段:“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材料二第2段:“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丰富汉语表达形式及语汇系统。

②据材料一第3段:“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材料二第2段:“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据材料三开头:“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汉语适应时代(热点)、实际生活的需要”。

③据材料一第3段:“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具有一定的表达优势,易于被大众接受。

弊:①据材料一第4段“字母词使用频次高低中接受度不如汉语词的字母词”——损害汉语言词汇系统的稳定性。

②据材料三“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文章标题“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生态”——破坏汉语语言生态(损害汉语的纯洁性)。

③据材料二第1、2段内容归纳——涉嫌违反语言文字法。

④据材料三“看不懂”“招人反感”归纳——滥用字母词影响汉语的交际效果。

例2.【2017年汕头二模】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思路:结合材料,分析获奖原因。答案要抓住材料三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的内容,结合其他两则材料的内容做出分析。

答案: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

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③屠呦呦对科研任务十分投入,尽管年事以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④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题型二:图表类:根据题干,观察图表,得出结论

思路: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方法:仔细审题,确定有效信息(题目要求、图表标题和内容)——抓住图表呈现的主要信息(对象、角度、数据以及变化特点等)——找出变化规律——对照文字

例3. 2017年全国II卷实用类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根据图表中呈现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A和B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例4. 2017年全国Ⅲ卷实用类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下列對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 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答案:B.根据柱状图对数据进行逐个比较,可以看出,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之外,还有2003年的增加值比前一年减少。由此可知,答案“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的说法有误。

三、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备考方向

高考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在稳中求变,应对2018年的高考备考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 认真研究考纲,关注高考的要求

例如2017年《考试大纲》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的能力层级为C级。其具体要求是: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所谓准确解读文本,是以文本为依据,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尊重文本,应该是我们筛选整合信息时必须信守的。“有效信息”,就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而言,是指文章中最重要的信息。实用类文本中的这个“信息”往往表现为文中现有的词语、句子,或者是语句的深层含义或者是隐含的意义。所谓“筛选”,即根据题干的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确定答题对象和方向,从文本材料中搜索题干信息与文本材料信息对应的信息源。所谓“整合”,即对筛选出的信息源进行调整组合,把符合要求的有用材料按要求分类归纳,用准确的语言把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

例如2017年全国I卷第7题,题目以图表形式作为选项,这对考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但通过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可以从材料四“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这部分的内容得出,D选项(见下图)中“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后传送给电视观众”与题干内容不符。

2. 文本类型不同,关注重点有所区别

既然2017年《考试大纲》要求“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那么应该把握住不同文体的特点,关注不同的重点。新闻,主要关注有价值的事实;传记,主要关注传主的事迹、性格特点、所作贡献等;报告,主要关注调查所获得的事实和结论以及获得的途径;科普文章,主要关注科学新理论、新动态、新发现。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分析不同文本所采用的不同表现手法,理解新闻作品各个部分的作用,传记的叙事写人的手法等。对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以及传记的环境描写、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述等的简要分析,都涉及到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

2017年全国I卷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从题干可以看出,答题要求是“概括说明”,答题对象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回答内容是“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根据题干提示,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得出答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3. 关注题型变化,进行规范训练

在备考时需要对比近几年考纲,归纳题型的不变与变化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加或者改变的题型,要高度重视,有意识进行相关的训练。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类整理,提取样本,分析答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强化“整体感知与局部解读并重”的观念,通过提取段旨句,梳理段内层次,分析段间关系等训练,规范解答主观表述题的表达。

又如2017年全国I卷第8题,将选项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与原文材料一“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选项中出现了错误。选项D涉及对图表的理解,需要考生认真分析图表中的信息。由图表可知,55~64岁以及64岁及以上人群的集中度是下降的,而选项中表述为“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这是错误的。E选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在文中无据。

同时学生应该增加对非连续性文本理论的学习,了解其评价过程中主要分为“回忆信息、解释文本、反思并评价”三个维度目标层次,五个分数评价层级和相应层级的文本格式层次。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开阔视野、以不变应万变。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频道图表题型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寒假快乐频道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频道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