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2017-09-01邢晖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人为因素辽宁省

邢晖

摘要:指出了森林景观格局是生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生态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辽宁省森林资源类型非常丰富,全省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壤条件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森林景观格局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因此,了解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生态森林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趋势总体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干扰,人为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干扰相对较大,而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则相对缓慢。通过分析辽宁省森林类型的变化过程及景观格局,以期为该省森林景观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辽宁省;森林景观;人为因素

中图分类号:S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9902

1 引言

森林景观生态是森林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融合了美学特性、人文学特性,同时结合并考虑了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性。景观总体上可以分为森林资源景观和草原景观,其主要的区别来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森林资源景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同的森林资源类型,也就是不同的森林类型,而草原生态景观的区别主要是镶嵌斑块的不同[1~3]。基于辽宁省地区的景观的分布格局及其特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辽宁省地区的森林景观,旨在通过分析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该省的森林景观的研究奠定基础。

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全省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冬季的气温非常低且空气干燥,夏季的降雨量很少,总体上来说辽宁全省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辽宁省的地形东部为中低山丘陵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西部的地形为低山丘陵区,这个地区的空气含水率非常低,异常干燥。因此,由于辽宁全省的地形及气候类型多样,在特定的地形及其气候类型的影响下,也形成了基于每一个地形及气候类型下的独特的森林景观类型。辽宁省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改善森林景观分布和充分发挥其各个景观类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森林景观格局概述

作为森林资源管理评价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部分,森林景观资源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也是进一步进行森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和进步,对森林景观进行很好的评价并利用该评价结果对生产实践进行指导显得十分重要[4,5]。在研究景观、森林景观资源以及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运用成熟的风景质量评价方法——心理物理学法。主要影响因子对美景度的贡献大小顺序为:生活型特征>林下植被覆盖率>林下层整齐度>树干形状>树木排列>斑块数目>郁闭度。大峡谷景区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山体陡峭程度>阴坡树木的排列>生活型特征>阳坡植被的覆盖率灌木丛的分布>生活型特征>草丛中花的比例>地形的起伏变化>森林的整体布局[6,7]。

3 森林景观格局的发展趋势

森林景观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是动态和复杂的。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森林景观动态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自然干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与气候的变化的长期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候变化的长期性必然会导致森林景观的缓慢性[8]。相对于自然干扰而言,人为干扰则对自然景观的干扰和发展的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为干扰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森林景观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人类干扰对景观的影响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景观尺度是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的重点内容,也是区分森林景观研究方向的重要基础。景观尺度的变化范围也是很大的,可以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而景观模型是作为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在[9]。总体上,景观生态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及自然干扰因子的模拟,随着研究的深入,景观生态学逐步向包含人文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性进行转变。

4 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的特点

准确的了解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对于深入研究森林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上,辽宁省全省的森林资源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总体上来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森林资源分布在辽宁省的东部地区,也就是主要集中在丹东、本溪和抚顺3个地区,这3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以上。其次,中龄林在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相比较而言辽宁省的成熟林的分布范围则比较局限,分布数量也比较少。总体上,集体林多,国有林比较少。阔叶林多,针叶林比较少。总体上形成了东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稀少的格局。基于森林资源的特点,森林斑块的确定便具有了比较明确的意义。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进行景观斑块的划分,为深入研究森林景观的特点和功能奠定基础[10]。

5 讨论与结论

森林景观生态在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和演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森林景观生态是美学和人文学的结合体,综合了二者的优良特征,同时考虑了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性,为深入研究森林资源景观的分布和功能奠定基础和依据。依据研究的尺度和范围的不同,森林景观可以分为大尺度森林景观和小尺度森林景观,其区分依据主要取决于研究尺度的大小。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森林景观,旨在通过分析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该省的森林景观的研究奠定基础。由于辽宁全省的地形及气候类型多样,在特定的地形及其气候类型的影响下,也形成了基于每一个地形及气候类型下的独特的森林景观类型。辽宁省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改善森林景观分布和充分发挥各个景观类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战雄.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与经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2.

[2]杜 灿.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4.

[3]余淑洪,杨建欣,卢 婧,等.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J].中国城市林业,2012(6):28~30,47.

[4]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与展望[J].绿色科技,2012(4):103~104.

[5]徐志高,王晓燕,雷瑞德.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4):14~17

[6]陈国岭.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林场森林景观可视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7]游彩云,梅拥军.森林景观资源美学构景原则初探[J].科技信息,2010(21):892,927.

[8]胡美娟,侯国林,周年兴,等.庐山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多尺度特征[J].生态学报,2015(16):5294~5305.

[9]陈亮明.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10]王 芳,刘 宁,姚延梼.色木槭与辽东栎幼苗对森林光环境的形态及生理响应[J].林业科学,2013(10):7~16.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因素影响的研究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民用飞机设计人为因素适航关键点解析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