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发展与价值

2017-09-01宋鹏飞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本思想实践

宋鹏飞

摘要: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诸多理念之一,如何处理君民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民本思想由来已久,即使是当代,民本思想也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完善。

关键词:民本思想;政权稳定;实践

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129-02

国古代民本思想由来已久,君民关系事关政权的稳定,为历代君主所重视。在我国当代社会,民本思想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此衍生出来就是民生问题。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我国当代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原因、而当代对于民本思想的发展与实践也有其必然性。

一、古代民本思想剖析

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先秦时期,“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思想的出现,解释了民本思想的产生。在西周出现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都为以后“重民、民本”思想的渊源。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出现了孔子的“仁政”,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重民”说等思想的提出,不仅为以后民本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学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的暴政,来稳定其统治,也改善了民生,取信于民。但是作为一种维护专制统治的手段之一,也不可否认民本思想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就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既有利于政权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治官风的清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必然要将“民”放在重要的位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民为邦本,政权稳定之前提。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只有真正将民放在重要的位置,国家才能稳定持久,远至夏商周,近至明清,无不是以关注民生而兴、忽视民生而亡。民为邦之本,唐太宗始终坚持“君舟民水”的理念,重视民生,才为以后的“贞观之治”、并为之后的“开元盛世”乃至大唐的繁荣奠定基础,民安而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又如夏商周的各个亡国之君无不是因为滥用刑罚、不重视人民的生活疾苦而导致最后的灭亡。因此,民为邦之本,重民则政权稳定,国家繁荣、持久之保证。

第二、统治的需要。任何一个王朝,无论是奴隶制时代还是之后的封建制时代,关注民生无非是统治者加强自身统治的需要,从其本质而言,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而言,任何的重民政策、利民措施都是其巩固其统治的手段。

第三、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的理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各个阶段的统治者都必须重视民生,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发展。

民本思想在整个封建历史发展历程中,即是政治上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荣,间接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民本思想一直贯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思想的始终,并在当代仍在不断地丰富、发展。

二、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与价值

自从我国近代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不断将其运用到中国的现实实践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被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将其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难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丰硕成果。这其中,我国由来已久并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依然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就是我国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两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就是重视人民的作用。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坚持的路线的重要思想。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本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毛泽东就特别重视人民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以及在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主义都是重视人民的重要体现。“三个有利于”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比如其中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体现了我国当代实践中的民本思想、重视人民的利益。在之后的科学发展观中更是直接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封建时期,以人为本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维护其统治为目的的,而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于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那种“形式上的民本”,而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真正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的“民本思想”,也正是我国在当今时代下对民本思想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我国的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在政治上,我国在宪法中上明确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都明确规定了人民主体地位,并进一步规定的人民所享有的诸多权利;在经济上,“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关注人民的主体地位,解决民生问题,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将民生问题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作重点之一,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诸多政策,民生在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呈现多元化发展。习近平特别重视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中国梦”根本上就是人民的梦。只有真正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群众路线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随着“一带一路”理论的提出并不断的实施,更是对我国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是2013年由习近平提出的,其涉及的范围之广、为各国人民带来的利益规模之大均为人类有史以来所罕见,其把惠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力图建立人类共同体,共呼吸、同患难,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超越了种族、国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纵然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中存在诸多的弊端或者缺陷,古代的“民本”思想是狭义的、狭隘的,它是一种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君权高于民权,维护民权、关注民生只为巩固君权。但是不可否认古代的“民本思想”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发展,古代的民本思想所体现的“重民”“利民”“富民”等思想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关注民意、代表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的一些政策和政府的工作原则都表明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吴宗民.改善民生:改革的基本目的[N].陕西日报,2007-3-14.

[5][宋]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書社,2004.

[6]刘世平.从“民本位”思想到民本主义的实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实践
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给国际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刻启示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