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价值

2017-09-01赵英杰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价值高校

赵英杰

摘要: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四个服务指向,明确了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重要责任,指明了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符合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这也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社会价值,丰富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073-02

高校承载着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国际交流这五个重要的社会职能,只有做好思政工作,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的社会精英、国家栋梁、民族希望,保证党、国家、民族的事业不变色变质、不改旗易帜,保证高校人才顺利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早日走向胜利,实现人民生活幸福、民族发展进步、国家繁荣富强的社会愿景和理想蓝图。

一、意识形态的人才培养价值

高校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为了培养具有清醒的政治觉悟和高度的政治素养的人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培养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最后,要落实学生对人民和社会贡献的实际行动,考核验收他们的劳动成绩和工作水平。

培养出高、精、尖的社会精英和又专又红的国家栋梁,高校要积极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期待指向的同归同源。要从多层面、多方位的巩固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为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而服务。要在高校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精神,尊重知识、人才、教育、创造,坚持不懈地塑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心理状态,通过人文关怀、环境陶冶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切实培养具有高度家国使命和政治理想的杰出青年。

二、意識形态的科学研究价值

高校是专家学术权威和高级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是知识的宝库、科学的海洋。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务必要把握学术科研、科学探索的思维动态,坚持科学研究的政治立场的正确性,不犯低级错误,不犯原则错误,使高校的科研机构成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科研机构。要坚定党和国家要求的研究方向和任务,任用党和国家信任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要鉴定党和国家对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培育出具有高度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的科研工作者和具有高度先进性、时代性、战略性的科研机构。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高校,因此务必要在科研机构之上建立党的组织,牢固党的领导权和坚强阵地。高校科学研究的目标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科研实践要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科研成果要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理念和方针。高校的科研工作还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培育优良纯正的科研态度、严谨求是的科研精神、竞相争先的科研氛围、科学合理的科研流程、公平公正的科研评审,使高校成为风清气正的科研基地。

三、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承价值

中华历史五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讲治学目标有一条是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在讲学习具有保存经典、传承文化的社会价值。我国高校要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一定要到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中去汲取营养,充分挖掘出久经岁月考验还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经典文化,到中华文化中立德树人的珍贵宝库中去,开发出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和优良价值传统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投入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去,看到中华文化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积极发挥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积极挖掘中外文化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珍贵资源,吸收借鉴文化精华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要把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念贯彻到文化传承的使命中去,利用中外文化精华和高校意识形态的相互衔接、协同配合来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深入研究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问题,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指导研究工作,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各高校要看到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更进一步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传承工作。

四、意识形态的社会服务价值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发了社会服务因子的释放。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职能,不断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惠及千家万户。要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高校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要切实学习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的体制机制和运行程序,把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学到实处,培养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服务中去,探索出释放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热情和活力的因素,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安定贡献力量。

把握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要积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服务理念,积极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引导学生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把学生努力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校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生到基层去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高校要传播给学生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个实用技能,使学生的所学所长真正服务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事业中去。

五、意识形态的国际交流价值

高校作为国家先进知识和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是国家教育能力和软实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社会认识、了解中国精神文化水平的窗口和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为全球治理献言献策,有效地履行了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高校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就要把握高校在国际交流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牢记高校教育的政治使命,在中外交流中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展现中华儿女的英姿,培养新时期下国家外交事业的精英人才。

新时期以来,国家教育部确立了我国高校的办学目标,那就是加快建设出一批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更要把握好尺度和原则,在不失政治原则和立场的前提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入合作,开展深入交流和研究讨论,尽快为我国早日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努力,为我国高校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打造世界一流学科而奋斗。我国要从改革和建设两方面努力,一手抓现有高校的学科建设,培育出更加先进的世界级学科,一手着力建设出一批独具特色与活力、充分适应当今世界格局、把握全球发展形势的大学,充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为我国高校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世界教育文化事业引航筑基。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吴怀友.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毛泽东研究,2017.02.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价值高校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