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2017-09-01李志坚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长量

摘要:于2013-2016年期间,对试验地毛竹林采用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进行笋竹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平均胸径分别达11.5 cm、11.1 cm,平均高分别达12.5 m、12.0 m;蔸施效果次之,平均春笋出笋数为74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97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4.2%,平均胸径为10.6 cm,平均高为11.3 m;撒施效果较差,平均春笋出笋数为68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30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2.6%,平均胸径为10.0 cm,平均高为10.8m。

关键词:毛竹林;施肥方法;出笋量;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09203

1 引言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ière)J.Houz.)又名楠竹、江南竹、孟宗竹等,为禾本科刚竹属竹种[1~3]。永安市竹林面积达6.7万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6.2%,居全省第2位,是我国竹林分布中心产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竹农迫切希望掌握竹林丰产栽培技术。目前,永安市竹林经营的生产技术管理普遍以定性管理为主,对竹林高效型笋竹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如平衡施肥技术、水分定量管理技术、土壤轻耕(免耕)技术等的定量化管理技术尚待进一步试验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施肥可以有效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 和提高毛竹林的笋竹质量[1,2,4~17]。为探究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永安市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3N2007)》的试验基地内的“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内,开展了毛竹林不同施肥方法施肥效果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予总结,以期为毛竹林施肥提供技术借鉴。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林业版图为21林班2大班1、2小班,试验地面积18 hm2;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4°47′02″~25°35′22″,东经116°40′29″~117°20′00″之间,海拔610~860 m。平均坡度23°,坡向为西北坡;施肥前的毛竹平均立竹量为1845株/hm2;经调查,区内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适宜毛竹生长。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设计

3.1.1 施肥方法设计及样地设置

试验设计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在试验地的上、中、下坡各设置25.82 m×25.82 m的样地3个进行施肥,不同坡位随机重复3次,每种施肥方法共设置9个样地。肥料选用螯合型笋竹专用肥(含量N∶P∶K=17∶8∶5),每年5~6月、8~9月各施肥1次,施肥量750 kg/hm2·次。

3.1.2 施肥技術要点

(1)沟施法:沿山坡水平带方向开沟,水平带间距2~3 m,沟深20 cm,沟宽20cm,将肥料施于沟中并盖土。

(2)穴施法:在距竹株40~50 cm处挖小穴3~5个,穴深20 cm,沟宽20 cm,将肥料施入穴中并盖土。

(3)蔸施:将前一年冬天采伐的竹蔸,用钢钎将竹隔打通,将化肥施入竹蔸中,然后盖上土。

(4)撒施法:在试验地内均匀撒施专用肥,结合浅锄松土,翻入土层。

3.2 数据调查与分析

于2016年4~5月,调查试验地不同施肥方法各个样地内的春笋出笋数、成竹株数;2016年6月上旬调查当年新竹的胸径、高度。试验数据采用DPSv9.5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

4 结果分析

4.1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量的影响

经调查,毛竹林的施肥方法以沟施和穴施2种方法效果较好,蔸施效果次之,撒施效果较差。其中:沟施和穴施的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比蔸施分别高出31.8%、14.6%,比撒施分别高出43.4%、24.7%;沟施和穴施的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比蔸施分别高出35.9%、17.2%,比撒施分别高出50.3%、29.7%;沟施和穴施的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比蔸施分别高出3.1%、2.2%,比撒施分别高出4.9%、4.0%(表1)。不同施肥方法的春笋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不同施肥方法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2)。

4.2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生长量的影响

经调查,毛竹林的施肥方法以沟施和穴施2种方法的新竹生长量较高;其中:沟施和穴施的平均胸径分别达11.5 cm、11.1 cm,比蔸施分别高出8.5%、4.7%,比撒施分别高出15.0%、11.0%;平均高分别达12.5 m、12.0 m,比蔸施分别高出10.6%、6.2%,比撒施分别高出15.7%、11.1% (表1)。不同施肥方法的新竹平均胸径、平均高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不同施肥方法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2)。

5 结论与讨论

在毛竹林经营管理中,施肥是提高毛竹林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1,2,4~17],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的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试验采用的沟施法效果特别好,沟施法使林地沿水平带形成阶梯和土壤疏松带,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施肥沟的开垦,相当于深垦毛竹林地的土壤,起到部分替代垦复的作用。4种施肥方法经比较,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的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主要是毛竹地下竹鞭主要分布在20~30 cm土层,且竹鞭生长具有趋肥性,沟施和穴施所施用的肥料处于20cm土层内,经溶解和转移,容易被竹鞭吸收,诱导竹鞭生长,形成良好地下竹鞭空间结构,达到较高的生长量,沟施和穴施的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平均胸径分别达11.5 cm、11.1 cm,平均高分别达12.5 m、12.0 m。

蔸施方法的主要是要待竹蔸腐烂后,肥效才能大量释放出来,而在笋竹生长特别需肥的阶段,离竹蔸较远的笋竹生长所需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因而施肥效果稍次;但因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省工省时,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在生产上仍然普遍采用。撒施因大量肥料施于土壤浅表层,因竹鞭生长具有趋肥性,容易引起竹鞭上浮,孕笋时间变短,笋生长量降低,同时部分肥料随雨水流失和挥发,肥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致使施肥效果较差,毛竹林的笋竹生长量随之降低,因此,不提倡撒施。

参考文献:

[1]郑郁善,洪 伟.毛竹经营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2;13~16.

[2]张志达,刘 红,李世东.中国竹林培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127~145.

[3]叶国红,蒋勤峰.毛竹产业开发的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14(1):52~54.

[4]李志坚.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6(9):74~75,77.

[5]罗志梁.不同垦复施肥方法对毛竹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J].花卉,2015(9):48~49.

[6]王 婷,胡 亮,郭晓敏.毛竹不同施肥处理出笋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89~9490.

[7]叶如春.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28~130.

[8]张亿艳.三明市毛竹竹腔施肥技术试验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13(2):118~120,124.

[9]林桂明.毛竹竹篼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4(2):95~98,114.

[10]陈建华,何正安,李定盈.毛竹施肥效果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0(2):30~35.

[11]林远旺.笋竹两用毛竹施肥效果试验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11(6):72~73,80.

[12]邱杰芳.竹腔施肥對毛竹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2~95.

[13]李清源.不同垦复施肥方法对毛竹生长和收益的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4(7):57~58.

[14]陈美珍.不同整地施肥处理对毛竹生长及收入估算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2(1):189~191.

[15]万绍平.不同抚育措施下笋竹两用毛竹林产量及效益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2004(6):16~17.

[16]卢丽霞.不同抚育措施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146,151.

[17]张群英.笋竹两用毛竹林不同经营措施效果比较[J].林业勘察设计,2010,(02):169~171.

猜你喜欢

生长量
包扎方式对核桃枝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金叶榆抗日灼优株生长量和叶片日灼情况研究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无土栽培方式对上海青生长量的影响
滴灌栽培对杨树生长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