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古典庭院要素设计应用

2017-09-01吕帅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设计

吕帅

摘要:在研究日本古典庭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罗浮山净土别墅项目案例进行了相关设计要素应用。通过回溯日本造园经典理论著作《作庭记》,初步梳理了日本造园技艺的框架体系,探讨了日本造园要素产生的思想背景由来。在项目设计案例中,结合罗浮山净土别墅,尝试了日本庭院要素中相地选址分析、园路步石设计、蹲锯小品设计、役木植物景观营造以及以大海样为参照的池岛景观设计,并给出了部分设计成果效果的制图呈现。

关键词:日本古典庭院;作庭记;庭院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03603

1 引言

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源分支于中国汉唐园林,并在慢慢历史长河中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气连枝,发展出具有禅意的园林艺术与成熟完备的造园技术手段。

长期以来,由于近现代日本对华的战争罪行以及当代中日间敏感的政治局势,导致民间对日本文化有所疏远,也因为中国古典文明灿烂辉煌,而东亚诸国的文化构筑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今天谈论日本园林时也存在陷入傲慢与偏见的极端趋势,即认为日本园林就是纯粹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模仿。由于历朝战乱的破坏,中国尚存古典园林多为明清遗留,而国力强盛的汉唐时代,以及文化繁荣的两宋时期几无园林遗存,恰恰日本古典文化以及园林的发展都在一定时期内深受中国影响。“日本从隋唐时代直接输入中国文化以后,历宋元明清,凡是中国的学术文化、技术风格、或早或迟,没有不复演出现在扶桑三岛的。所以日本文化学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学术的延长。”[1]因此,研究日本园林的意义既是对东方园林文化重要分支之一的探究,也有助于了解中国唐宋造園的特征与遗风, “礼失而求诸野”。

在项目案例设计与应用中尝试日本典型庭院要素并不为机械模仿日本庭院的表面形式,而是力求探索日本庭院设计中可以传承借鉴的造园艺术思想以及相关的形式法则依据。

2 文献理论研究

2.1 《作庭记》理论内容构成

日本古典园林的理论著作中以《作庭记》最具代表,其成书时间早,对造园、建筑、文化、历史等研究领域都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对比于中国的造园著作《园冶》,《作庭记》要早其五百年,约为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而后日本有关造园著作虽成果丰硕,但大致都是以《作庭记》为理论框架基础而作。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十二篇,谷村版本分为上下两卷,参照于张十庆所著的《译注与研究》[2]将主要理论内容归结为以下十二篇。

第一篇“理石要旨”主要探讨了造园的基本原则,随形就势、尊重自然。第二篇“立石诸样”,将庭池的形式表现为依据自然水体的形态或意境,得以分为大海洋、大河样、山河样、沼池样以及苇手样五种庭池形制。第三篇“汀形诸样”,简短论述了水岸交界的轮廓,即水际线。第四篇“岛姿诸样”,论述了庭池筑岛的形式与做法,可分为山岛和平岛两大类。第五篇“立泷次第”,即瀑布的做法,内容囊括选石、叠石及瀑布形式形态特征。第六篇“落泷诸式”,分类总结了瀑布的各种落式。第七篇“遣水事”,为《作庭记》中篇幅较重的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庭上细流走泉的设计与做法,附和了中国古代的五行阴阳学说。第八篇“立石口传”,为作庭秘诀、口传的汇总整理,其中关于理石的内容包括相石、布石以及具体施工技术。第九篇“立石禁忌”,探讨了作庭中所禁忌的内容,如方位、位置等。第十篇“树事”,侧重于庭院植树的文化含义,而非庭院种植的技术内容。第十一篇“泉事”,着眼于庭院中泉景的功能以及井泉的设计实施方法。第十二篇“杂部”,对“楼”与“阁”的形式及概念进行了区别。以上十二篇为《作庭记》主要内容及文献体系,通过梳理文献可以提炼日本古典庭院的主要设计要素与手法理念。对比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筑山理水的山川形式追求,日本古典庭院更多出现了对岛与水系的比拟。其中相地选址、枯山水形制、水岸际线关系、瀑布形式、池岛形式、景石意向都是日本庭院中核心的设计要素。

2.2 日本造园的思想文化背景

造园思想理念的发展脱离不开社会文明的演进,从飞鸟时期到奈良时代,甚至到平安时代的前半段,日本社会文化形态都有着汉唐文化的鲜明印记。早在飞鸟时期,日本就已经出现了以池、岛形态为参考的庭院要素,而池、岛的园林理念正源自中国秦汉时期道家神仙思想,即海上仙山。海山仙山思想阐述的是一池三山的景象,《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瀛洲、方丈,仙人居之”。日本庭院中沙溪水池、岛屿置石都是对“海上仙山”思想的延续与表现。

3 广东罗浮山净土别墅庭院设计应用

3.1 罗浮山净土别墅前期分析

3.1.1 项目概况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享有岭南第一山美誉。本项目场地位于水库北侧坡地之上,北侧靠山,南侧临水库,视野开阔,景色秀丽。 水库通过蓄水,水位保持在286.0~287.0 m之间。别墅区邻水而建,红线占地面积为13560 m2,景观面积为10246 m2,建筑7栋,建筑面积为3214 m2,别墅建筑为简洁提炼的坡屋顶日式风格。别墅区功能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高端人士居住以及商务接待洽谈。

3.1.2 选址分析

《作庭记》中关于庭院选址如下描述:“家居四方,须知树木,以为四神具足之地。经云,居家以东有流水为青龙,若无流水,植柳九棵,以代青龙。以西有大道为白虎,若无大道,植楸七棵,以代白虎。以南有汙池为朱雀,若无汙池,植归九棵,以代朱雀。以北有丘陵为玄武,若无丘陵,植榆三棵,以代玄武。如此为之,以为四神应地。”

本项目别墅区选址参考了以上因素,东有泄洪沟渠为流水,西有通往别墅区的大道,南有水库为池,北临山体为丘,以符合日本作庭中的风水格局。

3.1.3 庭院平面图

如图1所示,别墅区以中央南北向接待大厅为中心分为东西两个庭院片区,其中西侧庭院空间较为完整规则且具有商务洽谈的功能,因此事宜布局静谧可观的庭院景观,该庭院为本次庭院设计的重点区域。北侧莲花型水池转盘为别墅区正面入口,于入口对面的山体上具有坡地地形,结合役木的设计手法进行观赏植物设计。

3.2 日本庭院要素应用

3.2.1 步石

日本庭院中步石分为铺石、飞石、汀石、阶石,皆是对庭院园路铺装的设计手法。园路步石的规则程度依据园路等级有所区分,又依据书法特点有“真、行、草”3种描述。园路等级越高步石越规整,近乎“真”,即类似中国书法中的楷书;一般等级的游园路中步石设计相对活跃,在规整中增加碎石变化,近乎“行”,即类似中国书法中的行书;低级别的园中小路多以碎石间隔的汀步组成,往往布局在重要的景观小品附近,增加人接近节点时的步伐难度,以此提示节点的重要性,态势近乎“草”,即所谓草书。日本千利休主张主张“渡六分,景四分”,大、中小石与延段多用来组合铺设,构筑“点与线”的韵律感。

3.2.2 蹲踞

蹲踞,又是“蹲伏”的意思,原是设置在寺庙入口处供来访者洗手用的,因为寺庙是宗教之地,且日本佛教禅宗讲究净化自己的身心,因此通过“净化”后进入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设置。蹲踞设计需要来访者弯下腰才能够到,这也是来访者的谦卑与恭谨的展现。蹲踞在日本庭院设计中在茶亭附近也有应用,意图相同。

蹲踞由水钵、手烛石、汤桶石、前石,以及环绕在水钵周围的“海”,几个部分组成。水钵为水源载体,可为自然石所作,也可为相对规则的石材作。手烛石为服务夜间,可摆置蜡烛。汤桶石为冬天取暖。前石为飞石的一部分,使客人蹲下洗手的地方。

3.2.3 役木

役木将远景的树木修剪成几何形,配合丰开花灌木形成丰富的种植效果,通过画论中“选树无形”的原理,来加强景深。在本项目应用中,别墅区主入口对景的山坡上适合应用,既可以丰富山体种植效果,又起到了良好的入口视觉识别。在植物的选择上可选择姿态良好的造型松搭配开花灌木如杜鹃,海桐等。在植物之间点缀景石以丰富视觉层次。

3.2.4 池岛

日本庭院中对池岛形态的造景由来已久,其中大海样作为枯山水形态的典型性代表,以有限的水、石、砂比拟壮阔的大海气象。其造景思想源自中国秦汉时期“海上仙山”的传说,也与日本的海岛地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大海样砂石池中的置石即模拟山岛,置石周围扒出的环形砂石机理形象的比喻海岛周边荡开的潮汐,甚至在接近平台变设计岸滩石,即颗粒形态大于砂石的石块,比喻近岸的浪花。而在庭院的理石上则遵循“相石合用,因石设用”[3]。庭院理石头,根据功能、意向、形态选择诸石。

本项目于西侧庭院设计大海样景观,如图2所示,设白砂模拟大海之滨,立三石比喻三山之岛,形成宁静致远的庭院效果。

4 结语

日本古典庭院是东方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造园艺术发展中既受中国古典园林影响又融合了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日本造园理论的代表作《作庭记》成书要早于我国的《园冶》,因此对日本造园艺术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和拓展对东方造园艺术体系的认知。

古典园林艺术与技艺博大精深,项目案例中仅以日本古典庭院技艺的其中几项典型设计要素为应用参照,试图呈现具有理论依据的日本古典庭院风貌。在传承传统园林经典的基础上,探索古典园林要素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有利于丰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张十庆.《作庭记》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3]孟兆祯.掇山之相石、结体与水景(下)[J].古建园林技术;1991(3).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