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脸
2017-09-01王石平
王石平
中国人的中年是伴随着同学孩子的结婚喜帖、喜酒,孩子又生下孩子的喜蛋、满月酒而来的。你参加孩子的婚礼,常常会看到30年前某个男生、女生年轻的脸,一恍惚,又回到了30年前,一激动,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再年轻一把,再爱一回,再撒个欢儿,再在雪地上打个滚儿。
定睛一看,那不过是某人的孩子,长得太像罢了。据说谁的基因强大,孩子长得就像谁,生物学的野蛮定律,超越爱情。
A很多东西都可以超越爱情。
年轻时最看重的颜值、才华、幽默感、会打球、歌唱得好,都会败给时间,都会让更世俗的东西打败。
30年前的合影,与刚刚聚会的合影对照一下,你会发现,我们的容颜被我们的人生改变了。
先看看女生,她们的脸上写着三个大字:“靠自己。”
你也很容易从那些脸上看到她们的人生。
一张光彩夺目的脸,锋利的目光,能掩盖眼角的沧桑皱纹。坚毅的下巴生了法令纹,然而却是有主见的,说得清、也想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遇大事,拿得起放得下,有认赌服输并且输得起的勇气。
你不好说她们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因为即便是低级趣味的东西,让她们的嘴巴一说,也有了格调、品位。她们说谁与谁的天雷勾了地火,大放闪电,根本不拘泥于身体与物质,她们看到的是差异和认同,以及深层次的寂寞与软弱。如果她们恰巧还管了好几百号的人或做了什么课题,管得又好,做得又帅,绝不是因了好运气。她们有能够做得到,有能够做得到的毅力、勇气与担当。
天下没有白吃的饭,白摔的跟头,白走的路。
有些人只是吃饱了,摔怕了,走累了。
总有一些人吃成了人精,摔出了经验,然后,飞升上仙了。
那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故事再超现实,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次飞升都要历一个劫,经历荒火、雷劈,没让雷打死的小仙们,就进步了。
B再说说男生。
好奇怪发现了一个事实。
小白脸们几乎都败给了时间。
在我们那一代,男人靠颜值很难通吃,以后不好说哈。
以后的事,像四月的迷雾看不清。
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呢。
单从皮肤上看,小白脸真的是耐不住岁月。可悲啊!
我记得八十年代认识的一个在帝都写诗的某君,诗写得好,人也漂亮,脸真白,嘴巴真红,眼睛真亮。喝了酒眼睛更亮,像天上的星星。周圍有好多文艺女青年拥戴着,喝了酒,突然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真是把文艺女迷得不要不要的。
才过了十几年见到此君,真以为他历了一次大劫。纵欲过度、松弛的脸,酒精泡浊了的眼睛,皮肤还是白,是没有生气、不见阳光、不运动、熬夜打牌、酗酒的青白,堕落的白。
他家境很好的,啥也没输在起跑线上。那个年代的诗人,文学高于一切的年代,让世界宠爱着,既能写又能唱的歌手,崔健就不用说了,比如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那个张楚,在北大、清华吃上一个学期是不用饭票的,到处是供养者的年代。
忽然,诗歌就被资本和资本家替代了。
骑自行车赶路的人忽然避让给了宝马。
一个时代结束了。
写诗的哥哥从云彩上跌落下来,怎么作践自己怎么活。心里不平衡啊!酗酒啊!放纵啊!
男生中老去的小白脸都是岁月悲催的写照,有时候,你宁愿他们长成一枚白胖子,没有脾气,钝感、随和、宽容的中年大叔。无奈一个诗人敏感、尖锐、不甘的气质是极难退去的。与岁月不兼容就只好各种缠斗,各种假想敌,如此等等写在脸上,当然,你也可以说美是脆弱的,经不起磨难。
然而,磨难谁挡得住啊。
有道是: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C不仅经历是写在脸上的,爱也会写上,不爱也在上面。
我们班上的一个美人儿,多少男生夜里会梦到欢愉的她。
快毕业了,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
那莫名其妙的男生是一个大汉。毕业时骑来个平板车帮美人儿拉行李,她也坐在行李上,以很奇怪的姿态展示了她的爱情。
在全班级、全系男生瞠目结舌的表情中,离开了学校。
这一直是一个谜。
曾经有优秀的男生追她,后来优秀到做了一所大学的校长。为什么不是他呢?
据说是美人儿做了一个手术。
算得上一次天雷么?她没历过这个劫。
我想她是把自己放弃了。完美主义、文学中的悲剧美学害了她。
许多年她不参加同学的聚会。让同学们骂,骂她看不起我们了。我也是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才知道,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脱离了原来的圈子,最大的原因也许是不认同自己了。
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意,令人们脱离了从前的圈子。
她随大汉回到穷乡僻壤的家乡。
一个完美主义者放弃自我的方式,就包含了去追随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追随的人。其实,这是一种堕落。
有多少摸了一手好牌的人,把自己的人生打烂了。
他们惯会用二次挫折来毁掉自己。犹如一个掉下井的人,不想着调动一切资源爬上来,而是从井下摸出块石头,照着自己的脑袋再来一下子。这也是一种抗争。
有时候自我毁灭也是一种挣扎。就像失了恋的少年维特要用自杀来惩罚自己的爱人一样。他们既不肯麻木自己,也不肯往前走。他们要用惨烈的方式令世人深深地记住、惋惜、心痛。
往前走,总会柳暗花明。
但是,他们等不到了。他们失了一次恋,就认为人生不完美了,以后,也不值得完美了。
D我们没有看错他的丈夫,这是一个人渣。
他用她的缺陷惩罚她。
婚后没多久,就听到了关于她,被家暴的消息。
那汉子揍她。
这消息已经让所有的男生和女生发疯了。这还不算个完。
那汉子又到外面找女人,并且,带回家来住。
这样的消息再次传来,同学们的热血反而平静了。其实,我们都是路人,不会比关心一个在马路上被打的老婆更加关心她的处境。
后来,关于她的任何消息都不起波澜了。你不能就此说人都是自私的,因为人必先自愛,而人爱之啊。
我们都见证了她的憔悴。
后来人们在说起她的时候说,当初追她的那男生知道了她的现状,会心痛么?
这是一个最无聊的问题了,我以为。人性不是用来考验的啊!终归,这不是文学,这是真实的柴米油盐、肥皂、泡沫,真实的人生。
后来,我知道人们开始营救她。在济南给她找了个教书的工作。她还不到30岁,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我特别感叹褚时健这样的老人,没有了红塔山,坐了班房,又种出了褚桔。命运只要给他一线生机,他都不会在井底呆下去,不会多呆一刻,不会有一点儿犹豫。
我们班的美人儿没有离开她那个家。在她已经不美的年纪,这是令很多人想不通的一件事情。
我在佩服褚时健这样的老人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一点:一个从来不曾经历成功的人,在逆境中,能有多大的勇气拯救自己。
没有一种勇气不是从鼓励、赞美、从前的成功经历中产生的,这也是一个循环。失败者有更多的懦弱,成功者有更多的勇气。
到我们都已步入中年,我们几个女生开车去看了她。
她的脸上,没有爱。
E有些爱是秘密的,但是,你能从他的脸上看出来。
一个被宠爱着的人,男人,或者女人,你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出来。
那张脸有安全感,从容、自信。
最经得住岁月的肯定不是小白脸。女人也一样。
有的人年轻时有一点老相,小鲜肉的年龄,让人误以为大叔,女娇娥年方二八,一望却以为过三张了。一辈子不曾鲜艳过,娇嫩过,青春过的样子。可是真到中年,过了三张,也是那般模样,不急不躁。过了四十,奔五了,还是那般模样。六十了,退休了,依然是四十年前的他(她),时光不曾在他们脸上流转。
人都退步了,他们还在原地,优势立马来了,鹤立鸡群了。
他们的样子总让我想起一个词叫“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的颜值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也应该是他们经历的投射。
可是,谁的人生真的没有一点磨难呢?爱着的人来来去去,财富、地位,有得有失。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三五年。过去的朝阳产业变夕阳了,从前的屌丝逆袭了。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说和体验真的是两码事。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参加一个企业策划的大型活动。和一位刚刚中产的朋友的女人,我们同坐一架飞机,在候机大厅,她问我:“你说,什么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她是个完全的物质女人。她打量一个人的时候,像机场的电子扫描仪,把你从头到脚扫上几遍,然后每一个部位打个价签:头发是什么水洗的,脸上粉底的牌子,衣服的品牌、价格,加起来是几位数,这个数字决定了与你说不说话,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对于一个物质女人怎么解释。
她不停地用一张小吸油纸沾鼻子,那天很热,她的假睫毛上汪着一小堆一小堆的油。
我解释完了。她笑着说,那不成傻缺了?
我……
之后,她去了梦寐以求的米国,二十几年后,听说她病得已经不认识自己了。
所以说,还是应该有点宠辱不惊的修炼的,努力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进亦淡然,退亦淡然,心不由境转,方能得大自在。
自在不自在,都会写在脸上。
年轻时没有好颜值,没有恃宠而骄的资本,活不到世人目光的焦点所在。稍稍的边缘会使人看得更清楚,也就多了几分冷静的理性,见惯他人的沉浮,就容易有一颗平常心。
这或许就是中等颜值的好处了。
F时尚圈管不老的脸叫“冻龄”。
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冻龄”模范是赵雅芝。30年前,她是“上海滩”的富二代冯程程,也是仙啊仙的白娘子。
不老的赵雅芝,最初,都说人家那是嫁得好。有钱呵,养尊处优呵,不操心呵,天天一只燕窝,当然不老了。
后来又说,赵小姐频繁出镜,代理种种广告,是因为所托非人啊,嫁坏了。只好出来继续闯江湖,捞钱,养家。励志女人啊!
这就有意思了。
一个人,到底是工作老得快呢,还是闲着老得快呢?
我们拿一个上班的女人与全职太太比一比,(当然那个班不要永远白+黑或5+2),似乎全职太太的小皱纹更多一些。除去家务的细致,带孩子的辛劳,家务活没完没了,还与缺少价值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普通人还是以挣不挣钱,挣多少钱来衡量价值的。只要国家不给全职太太发钱,这个价值观就很难改变。
自己不挣钱,又有多少安全感呢?
全职太太重新回归社会、职场的成本有多高,生过孩子的女人有过切肤之痛。你生小孩,你的单位不会因此而停止运转,你的位置要有人接,你的工作得有人干,那个接替你的人,或许比你更有能力,或许还长袖善舞。你回归的途径就会变得分外艰难。
如果你自己不差钱,就愁花不完,好吧,败给你了。但是,不差钱的全职太太就很快乐么?还真未必。
马斯洛是怎么说的。人的需求有一条,就是社交的需要,与社会的联接。不是要你去做交际花,但是,你总得要与外界打交道吧,总得给朋友倒苦水吧。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那个二三也是要说出来的,苦水总是有一点的,总是要倒一倒的,要不就憋坏了,会疯掉的。情绪需要宣泄,快乐需要分享,天大的事说出来,要朋友听一听,四两拨千斤,就给你排解掉了。
朋友不一定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一定是可以用来出思路的。
一件事,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就释然了,但是那个角度,或许要你自己想上一辈子也想不到,或许局外人一眼就看到了。如果是个纸窗户,一根手指就点破了。
很多事想不通,是因为钻了牛角尖,走了死胡同,困在情绪里了,很多情绪,需要别人把自己带出来。
三两杯茶,一个晚上的体己话,終于想明白了。
懂得,令人慈悲。
要有个懂你的朋友,也是你的造化。可望而不可求的,要珍惜啊!
总归是在外面工作的人,更有可能交到朋友吧。
G再拿上班的人与退休的比。原本都以为好不容易退休了,总算可以睡到自然醒了。可是往往退休的人,一下子就老了。
有一种人退休了,真的去活自己的人生了,或者去做一件喜欢了很多年但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的事,或者约上好友去旅游,或者终于结束了糟得不能再糟的婚姻,得了自由。这些人的第二春来了,活恣儿了。
那些把人生全部压在职场,把全部喜怒哀乐联接到职场上的人,退休了反而是一种煎熬。价值观中,对自我的肯定只是工作,没有了工作,整个人生都没有可以附丽的东西,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他,们,需,要,工作!
做志愿者就很好啊,当然,需要艰难的转变。这是人生最重大的一个节点,从奉献,到享受。
享受,谁不会啊!
真正会生活的人并不是大多数。接纳自己的年龄、身体、生命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人生只能往上,职务只能向上升,工资只能越来越多,体力最好越来越好。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是可能的,然而,月有阴晴圆缺,生命有起有伏,总会有放慢了速度,向下滑的一天。无论是否接纳,那一天总会到来。
我们必须开始准备我们的未来,像从前孩子由家庭走向社会做好准备一样,尽早开始准备我们的退休生活,以及面对越来越衰老的自我,直至,告别这个我们依依不舍的世界。有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美国人阿图·葛文德写的关于衰老的书,为我们自己的未来或为父母的未来,都有必要看一看,为老做好准备。
把一件事情想明白了,准备好了,不纠结了,也就不会因此而自卑、而唾弃自己了。
一条路,从容地走下去,走路的那人的脸上是平静而坦然的,就不会老得那么快。
H有一种老,是我特别不赞同的。
就是当孩子终于生下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一个健步冲上去,大包大揽了一切。
尤其是做奶奶的,育儿观念与儿媳死磕,家务活拼了命地干,钱大把地花。她们的那张脸,迅速地塌下去了,眼皮子、腮帮子、背都塌陷了。
一切不符合育儿理念的事,她们都做了。
最要命的是:提着心,吊着胆。
不止一次听到她们说:不敢有任何差池啊,到底不是自己生的,受不了儿子、媳妇的脸子啊!
焦虑:养自己的孩子都不曾有过的焦虑,深深地刻到了她们的脸上,这样的付出如果得不到回报,待孙子辈都大了,走了,再也不回来看看愈发老去的爷爷奶奶们,那种痛,是无以言表的。
我一个男同学,好好的干着个大局长,退了休给女儿看娃子,脖子都看歪了。奇葩的是,那娃子出了满月就只和姥爷睡,姥爷照顾外孙的一切吃喝拉撒,百忙中跑出来和同学吃个酒,都心心念念着那个外孙子。放不下呀。
女同学就不要说了,我们一起吃个茶,都不一定能和儿子请得下假来。一个女生在大学干院长,大教授,退下来,面如满月,风姿绰约,一头扎到家里看孙子,两年下来,怨声不断。松皮懈肉了。
她的儿子、媳妇,下了班吃酒、泡吧,啥啥也没耽误。
我喜欢另一个故事的结局:
一对同学把孙子拉扯到七岁,这其间儿子两口不耽误出国旅游,不耽误晚上去夜店,孩子始终跟着奶奶,几乎不曾与母亲住过一夜。孩子病了,打点滴,爷爷奶奶深一脚浅一脚打着手电背着孙子去医院。
孩子七岁生日,他们通知儿子来家里开个会。
那一对宝贝欢欢喜喜回到家,看到七岁的孩子穿着出门的衣服,地上放着一个小箱子。再看老爸老妈端坐在沙发上,沙发边是大大小小的旅行箱。
这是干什么?
老爸宣布,孙子生下来,我们看到七岁,你们没管过一天,很好!孩子除了掉牙(换牙),没磕着碰着一点儿。
从今天开始,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了。
我们在青岛买了房子,要去青岛过我们的幸福生活啦!
儿子儿媳傻了!
什么时候走啊?
今晚,最后一趟动车,还有一个小时开车,已经叫了滴滴打车。
爸,您连滴滴打车都会叫了呀!
废话,用你们的车比滴滴打车难多了。这是孩子的衣服,抓紧走吧,他还得写作业。
可是爸,孩子快放假了呀,放了假去看您吧。
放了假也别来。我们要做大游轮去加勒比海打海盗去。
……
之后,老两口开始在群里晒照片。
种种风光,种种姿势。真去了加勒比海。
我仔细把照片放大,看到的是两张神采奕奕的脸。
那么多同学,在朋友圈里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