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写好想象记叙文
2017-09-01刘国富
刘国富
【主持人语】
“假如 生活在今天”这道作文题,是笔者为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高三期末模拟考试而命制的一道作文题。原题如下:
今天是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生活多元的新时代,假如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千古才女李清照、知书达礼的刘兰芝、落魄潦倒的孔乙己来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从上述五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假如_______生活在今天”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所选人物,完成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这道作文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符合即将颁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精神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而想象是创造思维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如北京高考作文,2015年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016年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均明确要求“展开想象”,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考查考生设计情节、讲好故事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讲好故事的能力,是想象力在文学领域里最充分的体现,想象作文是训练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
高中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切实训练写好记叙文,学会讲好故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本学期笔者所教的北京十二中高一(1)班以此题进行了写作训练,发现了不少想象精彩的佳作。
【少年说】
假如王安石生活在今天
北京十二中高一(1)班 彭 友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题记
王安石的一篇文章自从登在《读者》上以来,广受传阅,其眼光之独到,文笔之锐利,为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
很快,各大媒体报刊上便常看见这篇文章的身影,其评价自然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有恨不得将其吹捧到天上的,也有往死里踩的,其两极分化的程度,更是让各路“吃瓜群众”乐得在一旁观战。
而王安石本人,依旧坐在他那间借来的会议室,喝着茶,看着报,等候每周二下午的“见面会”。
“王代表,今天外面都要炸锅了,媒体全来了,还有一群看热闹的群众。咱这小会议室哪装得下啊!”秘书从外面满头大汗地挤进来说。
“没事儿,到时候我会看着办的。”王安石只是将眼睛从报纸上移开了一会儿,便又埋首于报纸上的新闻了。
很快,见面会开始了。王代表先是从容地回答了几个群众对于养老、医保等民生问题的提问,可是小小的会议室快被媒体的声音掀翻了。他不得不站起来,高声说:“关于前几日发表在《读者》的那篇文章——”沸腾的会议室立刻归于寂静,所有人闻言都竖起了耳朵,媒体更是忙不迭将录音设备凑到了王安石面前。頃刻间,他仿佛回到了曾经面对锐刺刀锋的日子。
他目光如炬,面容沉静地接着说:“正如我的文章写的那样,我们的国家,确实需要些改变了。”话音未落,媒体记者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反应快的记者已向王安石抛出了尖锐的问题:“您这是公开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吗?”“请问您觉得最近打击贪腐的现象是您所认同的改变吗?”
王安石实在招架不住这些应接不暇的问题,他只能再提高声音说:“我所说的改变,是我根据从基层群众收集到的意见整理的。说实话,我也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人民代表,我希望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家的心声。”
人群更加沸腾了,而王代表在这人声鼎沸中沉默地转身,只留下挺得很直的背影。
“代表,您多注意休息啊!这么年轻就有白头发了!”一个年轻的女记者远远地喊道。
渐行渐远的背影似乎脚步微顿,可是很快又走远了。
夜幕低垂,王安石从兜里掏出了钥匙,插进锁孔。“咔嚓、咔嚓”两声,门开了。
妻子还没来得及摘下围裙,就跑过来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嘴里念叨着:“下午我看了你的见面会直播了,哎哟,你说说你,非要说那些话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帮媒体有多难对付。”
王安石望着窗外,夜凉如水,回首却看到饭桌上蒸腾的热气,突然忆起很多很多年前,他面对积贫积弱、冗兵冗官、行将就木的宋朝江山,到底没能挽救。
但是现在的中国,那么年轻,那么富有活力,那么朝气蓬勃。
人是在犯错中认识世界的,而国家也是在错误与变革中成长的。所以,他不怕改变,不怕犯错,更不畏人言。
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
北京十二中高一(1)班 邰旭阳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道清丽婉转的声音从赛场上传来。只见舞台中央矗立着一个纤细的女子,她身着一件青白色流纱长裙,长发随意绾起,素净的脸上不着任何粉饰,安然自如地站在那里,宛如画中仙、水中莲。中国诗词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出人意料的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报名参加了比赛,而她更是凭借自己对诗词的天赋,成功问鼎冠军。
李清照刚走出赛场,一大批媒体记者便向她涌来。“李清照,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参加比赛吗?”“你现在心情如何?”“李清照……”“你能……”记者们争先恐后,都生怕错过这难得的采访机会。李清照摆摆手,示意记者们安静下来。随即她莞尔一笑,对着镜头说:“其实我此次来参加比赛,是希望可以让大家体会到诗词的优美,从而唤起每个人的诗性。现在的我们被各种文化冲击,渐渐忘了其实诗才是最美丽的语言。就好比说,在下雪天,我们只会说‘下雪了,好美呀,而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到这儿,她顿了顿,用更加坚定的语气说:“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唤起被遗忘的诗性,活出更诗意的人生。”说罢,她又粲然一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这段采访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清照一夜而红,更是成为了新一届的“国民女神”。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当今社会的确缺少了诗词的存在,希望可以跟清照女神学习诗词歌赋,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晚上,李清照躺在床上,翻看着网友们给她的留言,十分高兴。她心中一动,随即赋诗一首并发布在微博上:“生当为诗狂,死亦作诗忙。一诗一世界,愿君细思量。”诗刚一发布,便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并且强烈要求清照女神可以教他们写诗词。于是双方约定好,次日由李清照在网上直播教授写诗词。
于是次日,当李清照打开直播时,发现竟有五千多万人在观看她的直播。她连忙清清嗓子,缓缓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词的韵律,我们知道,诗词有平仄两种声调……”
就这样,李清照坚持每天直播教大家诗词创作。整个社会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如梦似幻。大家早上起来,看见初生的太阳,会说“晨光点点映微波”;看见路旁的树木会说“绝胜烟柳满皇都”;中午吃饭时也要说“玉盘珍羞直万钱”;晚上看见明月更是要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看到人们如此沉迷诗词,十分欣慰。她想,就这样沉浸在诗词中,真好。
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
北京十二中高一(1)班 王心怡
清心静气“才”何物?照古示今空踌躇。
——题记
嘈杂、喧闹、闷热……她皱了皱黛色的细眉,缓缓睁开眼眸,寻着“卷帘人”的踪迹,“平儿?”,无人应答。她环顾四周,漆黑,压抑……她倚在这胡同的尽头,外面是如潮似水的人群。她抬起有些酸疼的手臂,扶着墙,勉强将自己撑了起来。她踉跄地向外走去,留得身后半卷残破的简。
阳光绕过层云,直冲进她的双眸,刺得她有些生疼。待到她再次睁开双眼,才意识到周围早已围满了穿着“奇装异服”的人。那些女孩子穿着超短裙,烫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身姿何等曼妙。可这些在她眼里却只是不屑。惊诧,出现在所有人眼中。她抑住对那些女孩子的不满,轻启朱唇:“小女李清照,不知此为何地……可是开封城?”
“嘁,还以为是卖艺的,倒装起千古才女来了!”
“我何曾欺汝?我……”
“呵,散了散了!没劲!”
人群散去,那人眼中的鄙夷让李清照着实恶心。理了理衣襟,她向着繁华的市中心走去。
“易安?”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李清照顿了一下,她转过身,来人却未曾谋面。
“你真的是李清照?”
“小女正是。”
“这不是什么开封,这是北京,都打宋代以后快一千年了!”
“不知宋代为……”
“就是你生活的那个时代。”
李清照愣在原地,没有再理那人。
半晌,她独自走到了中关村。没有钱,她孤身一人在街头逛了半日,听闻这一带可赚到钱,便想来一展才华,为自己谋生。她踏进某知名企业的大楼,不顾他人的目光,站进了应聘的队伍。
“下一位,李……李清照……噗。”
清照自是已习惯了这“笑”,挺着胸走了进去。
“您好,请问您毕业于哪所大学?”《大学》?清照纳了闷,“我……《四书》都略知一二。”学着这里的人奇怪的语气,她应道。
那经理挑了下眉,疑惑地看着她,“您想应聘哪个部门呢?计算机?编程?还是软件研发?”
“這……可有一官半职可作?我精通诗赋!我……”话没说完,她就被轰出了房间。
不知方才那人口中为何物,竟如此不惜才……“果真……载不动,许多愁……”她叹息着走在高楼之间,走向下一次拒绝。
……
已是傍晚,闺秀何曾受过这等欺负?如今竟在街头挨了一天的饿。她走进一家面馆,狼吞虎咽地填饱了肚子,回想着今天的一切,唯有两人信她。其一是那善良的姑娘,其二是另一个经理,他的话依旧响在耳畔:“这早就不是几句诗词就能升官发财的时代了,你要学习数学、物理等太多学科,你要付出半世的努力才可能有些许成就!时代变化得太快,又有几个人能跟上它的步伐呢?你想办法回去吧,这里不缺‘才女,缺的是科技人才……”
“我当真是没用吗?”轻倚着墙,她轻声问自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看着被店里伙计拒绝的铜板,她淌下两行清泪。“父亲打小教我吟诗,经过耳濡目染,书读万卷,却不料……不料……无半点用处!”
忘了自己是怎么在店主的呵斥中逃出,她独自走在被霓虹照亮的街道,雨打在她的脸上,痛却已感受不到。她吟起一首《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街上人群依旧,热闹如初,而于清照确实是灰白与苦涩……静默。
……
“我便只会吟诗作赋,此外,却是一无是处……才女不过空谈……”眼角渐湿,几珠晶莹消失在她幻化的泡影中……城市的角落里,墙面上赫然写着一行血色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得”字未落,半句诗与半卷简静静地躺在这城市的角落,不知是否会有人注意。
千古才女,何其可悲……
【主持人点评】
这几篇文章,展现了高一学生精彩的想象力。从中可以提炼出“讲好故事,写好想象记叙文”的几条经验规律。
一、讲有形象、有细节的故事
记叙文写作,就是讲好故事。讲故事,就是讲某些人做某些事,讲故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细节描写是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最好办法。细节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写好细节,刻画好人物,故事才不至于平淡乏味,文章才能不空洞浮泛。如彭友同学写的《假如王安石生活在今天》一文,作者联想到北京三月“两会”期间,采访人大代表是电视报道的热点新闻,产生想象,让王安石这个改革家来到今天,成为了“人民代表”,想象切合人物身份特征,切合时代特征。此文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大胆而合理的一环扣一环的冲突性质较强的起伏情节的设计,更在于细节描写功夫了得。例如这两处,一处是写王安石记者会之后,“人群更加沸腾了,而王代表在这人声鼎沸中沉默地转身,只留下挺得很直的背影。‘代表,您多注意休息啊!这么年轻就有白头发了!一个年轻的女记者远远地喊道”。这一细节描写,刻画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人民代表,一心为民的坚定,一生为民的辛劳,也写出了记者、百姓对为百姓代言的王代表的敬意和爱戴。还有一处,就是结尾处写王安石回到家里面对妻子念叨埋怨时的情景、心理描写,还含有巧妙的古今对比,有力地刻画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面对阻力时的“不怕”精神和坚定信念。精彩的情节想象和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鲜活地立起来,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改革主题。在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的今天,时代呼唤王安石这样信念坚定、有魄力的、为民代言的改革家、政治家!
二、讲有起伏、有逻辑的故事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故事要吸引人,就要发挥想象力,善于设计矛盾冲突和情节起伏,引人入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有“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作文单元,必修二有“想象世界——学习虚构”作文单元,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但复杂不能变成杂乱,所以要处理好情节与情节间的逻辑关系。所写人物行为,要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人物特征和时代特征;所设计情节,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之中,要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让读者觉得合理、真实。如王心怡同学的《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一文,让李清照去中关村求职而遭遇一连串的碰壁,而故事之后的逻辑是,当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科技本领的人其就业面非常窄,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将为时代所淘汰!当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是普遍的現实。这样,才女李清照的悲惨遭遇就合理了,不觉得是悖谬了,反而突出了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这一时代主题。
三、讲有主题、有意义的故事
好的故事是有理性思考在里边的,表面讲故事,内里写精神。作者通过想象来虚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目的的,是有意义的,为的是能表达和突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主题。精神、主题把握不好,故事一定写不好。如有的同学这样写:带着古人在街上转了一圈,向古人介绍现代大楼、汽车、电视、手机……而古人还未了解、还未展开在新时代的生活,故事就已结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思考写作的目的,所写故事平淡,毫无意义,也就落得个主题不明而被判低分了。好的故事,一定是精心构思所写事件和人物的意义,为表达和突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如邰旭阳同学写的《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一文,通过李清照参加诗词大会、发微博、直播讲授诗词写作,一环扣一环的有意义的故事,推进和突出了对“弘扬诗词文化”这一主题的表达。而上面提到的王心怡同学的《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一文,同样写李清照,却是悲惨的结局,然而这一故事的设计,同样是有意义的。设计李清照去中关村求职而遭遇一连串碰壁的情节,作者是有意识地要通过这个悲剧结局来表达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当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科技本领和科技创新,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势将跟不上时代,为时代所淘汰!应该说这一主题构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千年一叹“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像“李清照”这样的文科生,就业面在当今社会是何其的窄,简直是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