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知声提供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覆盖城市超过600个城市

2017-09-01辛苓

创业邦 2017年8期
关键词:摩托罗拉亚马逊语音

辛苓

对于人工智能公司而言,要学会从数据、用户的角度看技术。

作为一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工智能公司,你不一定听说过云知声,但它服务的客户你一定知道:中国电信、英特尔、联想、高通、海尔、格力、美的、协和医院、沪江网、华为……云知声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至今五年有余,累积融资近亿美元,合作伙伴数量超过2万家,覆盖用户超过2亿,其中语音云平台覆盖的城市超过647个,覆盖设备超过1亿台,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成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

云知声创始人兼CEO黄伟是名“75后”。黄爸当年是军校老师,研究电子工程方向,为武器装备做通信工作。子承父业,黄伟上大学也报了这个专业。

和黄伟聊天极具年代感。比如他回忆自己作为“75后”的大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就像在中药店买药一样,一个个的小抽屉分别放着固态物理、材料等不同学科方向的图书卡,靠人力找到你想要的那张,记下编号交给图书管理员,管理员再拿着号去一排一排的书架找书。

那是个既没有大数据积累,更谈不上机器学习的年代。当时的黄伟也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会撞上人工智能这个大风口,创业做了云知声。

学生时代的黄伟属于“招人烦”的那类同学:不听话,爱逃课,但就是成绩好。

随着毕业,黄爸希望他回部队,黄伟不乐意过循规蹈矩、一眼看到头的生活,自己在一家IT公司找到了工作。当时,中科大毕业生如果不遵从国家的毕业分配,想跨行业自主找工作,要交5000元“培养费”。在1998年,这笔钱对黄伟来说是笔巨款,相当于黄爸一年多的工资。

无奈之下,黄伟考了研究生,推迟了参加工作的时间,却经历了摩托罗拉、盛大从辉煌到逐渐没落的时期。

从数据和用户角度看技术

在摩托罗拉工作的五年半,对黄伟来说是严格的工程师训练阶段。入职没两天,老板就让黄伟负责做一个语音引擎嵌入到摩托罗拉的主打手机A1200里。这就是世界上首个手机声纹认证系统,搭载这套系统的手机后来在全球大卖,销量几千万台。

这项工作,黄伟要一个人完成算法、产品和整个工业集成,逼着他成为一个全栈工程师,而且只给他半年时间。相比现在很多实验室和公司轻易地扩张、裁员,当时总人数已超过10万的摩托罗拉在编制控制上仍然很严格,黄伟那个小组最忙的时候也只增加了一个实习生编制。

之后黄伟去了盛大,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盛大创新院语音分院,干了近三年。盛大创新院相当于“研究院+孵化器”,Wi-Fi万能钥匙就是从中孵化而来。当时的“互联网四大豪门”是SBAT,盛大排第一,BAT还要排在后面。

“桥哥(陈天桥)比较有理想。虽然盛大靠游戏发展起来,但桥哥本人是抵制游戏的,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盛大之前并没有相关技术储备,直到我过来。语音分院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黄伟说。

最终,盛大还是没落了,因为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红利。虽然他们也做了很多尝试,但是都没有发力。当时,陈天桥心已不在国内互联网战场,萌生了退意,移民新加坡则是后话。

对黄伟来说,摩托罗拉时期是对技术、工程的锤炼,盛大则让他开始从数据、用户的角度看技术。这两种职业背景的结合,对他后来创办云知声有很大帮助。

打造“云端芯”生态闭环

2011年从盛大出来后,黄伟创办了云知声。随着智能机逐渐普及,黄伟想顺势而为用自己的专业解决交互问题。

2012年—2015年时没有人讲人工智能的概念,资本市场也很冷,云知声成立后最初的八个月没有一分钱投资进账,全靠创始团队自己筹措,先砸自己的私房钱,用完了找朋友借,再用完刷信用卡。黃伟的私房钱就往里扔了100万元。八个月时间没有白过,一位投资人使用了云知声做出的demo后,投出200万美金种子轮。据黄伟回忆,那是当年科技类创业公司里金额最大的天使轮。这位投资人后来还进行了跟投,是云知声坚定的支持者。

现在,云知声已经累计融资近亿美金,利用机器学习平台(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贝叶斯学习)在语音技术、语言技术、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立了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云知声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图谱。

在应用层面,AI芯、AIUI、AI Service三大解决方案支撑起了云知声核心技术的落地和实现,目前已经在家居、汽车、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云端芯”生态闭环。

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黑科技”式的互动是伪需求。而黄伟始终坚定地相信,语音交互和物联网一定是未来:“我经历过2006年、2007年的事,我认为这个事一定能成。”

历史惊人地相似。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时,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伪需求,因为当时网速慢,没有内容,中移动推流量包都没人用。风向马上要变,诺基亚依然故我,推出滑盖键盘手机——当年的“机皇”N95 8G。可是网速会提,内容可以生产,这些他们没有考虑到。最终,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死在了时代转型时。

所以现在没有一家巨头甘愿落后、被时代淘汰。在亚马逊推出Echo后,谷歌、微软、苹果都表现得极为紧张,这一台小小的音箱有何玄机呢?黄伟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Echo只是载体,它可以是音箱或其他任何形态,Echo真正重要的是后面的Alexa,这就是下一代安卓。

“这个过程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黄伟说道。

今年语音交互行业的进展速度就比以往快很多。亚马逊做的Echo只是一个参考设计。亚马逊开放了他们的硬件方案,各大科技厂商如华为、小米都来跟进。如同App Store,不论是哪家厂商,什么形态的硬件,只要通过亚马逊的认证就能对接Alexa服务。

Alexa现在已经积累了超过1万个Skill(指通过Alexa能实现的功能),每个Skill都是一个App,这就是新一代安卓,未来的操作系统。不同点在于,我们看得见安卓系统,它需要有屏幕,有icon,而Alexa是没有界面的OS,所有Skill之间信息相通。如此发展下去,亚马逊终会站在最高点,所有厂商都将成为他的下游。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巨头对它很恐惧,因为亚马逊一旦把这件事干成,其他人都没机会了。所以亚马逊PE倍数高,因为它是未来。”黄伟说。

不管是智能家居还是无人汽车,都只是物联网的一个场景,所谓“智能家居不是刚需”只是因为今天的技术手段还没做到理想状态,如准确的识别,足够自然的交互,以及交互之后的服务对接。

但不能因为今天的技术和服务没到位就否认这一趋势。当前端和后端都发展成熟,就为时已晚了。

对云知声来说,机会在哪里?

物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会更加碎片化、场景化、设备化,需要创业者扎得更深,看得更准。这并非做平台笼大局的BAT的强项,需要由创业公司来完成。在这个未来的大局中,云知声会成为重要的一环。从供职于硬件厂商到互联网公司,再到创立人工智能公司云知声,环境和技术几经更迭,黄伟却始终没有脱离自己的专业,偏离自己相信的方向。

“比如我们可以在家居、医疗等行业里深扎稳打,成为这些领域的Top 1。BAT不分领域,它们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用户来到它们的平台,但很难再往下走。而云知声有优势,这就是我们的机会。”黄伟说。

猜你喜欢

摩托罗拉亚马逊语音
85亿美元,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划算否?
微信语音恐惧症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
全面支持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