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闼科技让千家万户用上“家庭保姆”
2017-09-01李莉
李莉
黄晓庆
1995年,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创立UT
斯达康并担任公司CTO;
1997年,提出用IP技术实现下一代移
动交换,即软交换;
2004年,带领团队制造出世界上第
一台可支持1000万用户的软交换机;
2007年,回国担任中国移动研究院
院长一职;
2015年,创办达闼科技,开始了在
“云端智能机器人”技术及产业领域
的发展
有一天,也许我们真能把灵魂下载到机器人身上。
“所谓创业,不过是一场自我实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机会可以选择去做任何事情。而我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伟大的工程师,有一天把灵魂下载到机器人身上,达闼科技只不过是这个梦想的延续。”
这是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与达闼科技创始人黄晓庆的第三次会面。记者进门时他正在打电话,不停地向电话那头强调:“你是一名工程师,要用工程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科学家”到创业者
外界一直用“科学家”称呼黄晓庆,但他在公开场合却从不承认自己是科学家,总以工程师面目示人。他说,要以一名工程师的身份,集结工程的力量和智慧去改变世界。
黄晓庆的人生一直在“开挂”。他出生在一个很“科技”的家庭,父亲是电子工程教授,母亲是物理学教授。他很小就喜欢阅读各种科幻书,尤为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不读书时就折腾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可以说“烧”“燃”“破坏”“重建”“造车”是最能描述黄晓庆童年生活的词汇。
黄晓庆读大学时正值文革,学校闹革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学生去学校学习的常态。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环境倒是给了黄晓庆很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完全基于兴趣。”
也是这段经历让黄晓庆意识到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他更愿意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空间去实现自我。
19岁,大多数人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年纪,黄晓庆已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前往美国留学,后就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期间,因为他业绩突出,以至于老板常开玩笑称“要是能克隆几个黄晓庆,解决事情就简单了”。
1995年,黄晓庆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创立UT斯达康并担任公司CTO。1997年他提出用IP技术实现下一代移动交换,即软交换。仅仅四年过后,全球所有主流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都开始研究和发展软交换。
2004年,黄晓庆带领团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支持1000万用户的软交换机。2007年,在全球市场上,软交换机完全取代传统程控交换机。这一年,黄晓庆回国担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一职。
比起这些令人羡慕的人生经历,黄晓庆的梦想显得更加迷人,来得也更加疯狂。
黄晓庆酷爱各种书籍,属于典型的“不挑”型读者,涉猎范围涵盖科幻、生物、哲学、佛学,甚至是网络小说。其中科幻和生物类书籍深受黄晓庆喜爱,这也是让黄晓庆对世界充满想象的原因之一。
黄晓庆是《星际迷航》不折不扣的终极粉,看过几百本《星际迷航》的小说以及《星际迷航》电视剧和电影,对《星际迷航》塑造的世界观怀有极大的敬意,公司名“达闼”亦源于《星际》角色Data。
黄晓庆说:“《星际迷航》把文明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智慧生物只能在它们所居住的星球去获得支援,出不了这个星球——很明显我们的地球就是这个等级。第二个等级是智慧生物可以从他们居住的星球去他们星系里的其他星球——我们人类快要到这个阶段了。第三个等级就是我们可以去远离我们的其他星系,这就是‘星际迷航。
“我的梦想就是想在中国创造一个类似于‘星际迷航的作品,有一天把灵魂下载到机器人身上。”
那300年后,机器人有了灵魂,统治地球的还能是人类吗?
“什么是人类?20万年前非洲丛林跑出来的猴子叫人类?还是300年之后计算机下载几个灵魂出现新的物种叫人类?我认为生物人、生物合成人、机电人、电脑人都是人类。
“如果说300年后被外星人统治了,那个世界才能说不属于人类了。”
黄晓庆真的为“梦想”离开了工作八年的中国移动,2015年创办达闼科技,开始了在“云端智能机器人”技术及产业领域的发展。他想用未来长达十年的时间让家庭保姆进入千家万户。
“云端智能机器人”在世界上被首次提出时,黄晓庆已经53岁了。
达闼科技Marcom主管Peter说,在工作期间,外人对于一把年纪的黄晓庆出来创业很是不理解。但Peter的回应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不理解伟人,是因为我们太平庸了。”
被孙正义三次投资
“离职创业的时候,我要说服家人和朋友、合伙人、投资人,甚至是被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黄晓庆感慨地说。
但令黄晓庆惊讶的是投资人成了最容易被说服的一批人。2017年2月,達闼科技对外界宣布了A轮1亿美元融资成功的消息,资方有软银集团、富士康集团等。这是当时人工智能领域数额最大的一笔融资。
软银集团的孙正义已经是第三次投资黄晓庆的公司了。第一次是在没有任何书面材料,只听黄晓庆说了一个概念的情况下孙正义就答应要投资。第二次是黄晓庆创立UT斯达康,孙正义也投资了。“现在我要做机器人他更兴奋,因为他本人也特别喜欢机器人。”黄晓庆说。
宣布融资消息的同时,达闼科技也交出了一份耗时两年的研究成果。他们实现了独创的移动内联网云服务(MCS),为云端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构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也为实现下一代企业移动信息化提供了关键的“云网端”安全架构。
其研发的全球首款专门为云端机器人打造的云端智能控制终端DATA,以插拔的方式为一个智能终端提供双CPU、双Modem,对安全环境与互联网环境实现了真正的物理隔离,把机器人认知系统放在云端,做机器人实体和云端“大脑”之间的连接器。
同一时期,达闼科技还试水了导盲机器人——基于HARI(Human Augmented Robotics Intelligence,人体增强机器智能)云端智慧和云端技术的机器人META,以头盔的形态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人脸识别、物体识别、路径规划、避障等服务。
导盲机器人的“大脑”就在云端,是结合5G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而成,此外也是一款同时凭借传感器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
导盲机器人亦是云端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架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包括云端、网络、智能终端的产业链和生态环境,服务于更多用户和企业,并成为云端智能机器人时代的领航者。”
至此,达闼科技开始从隐秘状态转向公开,在北京、成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以深圳和东京作为销售中心,团队也从原来的几十人到了现在的300多人。“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我从谷歌、三星、华為、思科、IBM、索尼等公司挖来的。”
云端智能机器人这条路有多难走,黄晓庆很清楚。仅拿目前的导盲机器人来说,撇开技术,云协同是一大问题。黄晓庆说:“云、网、端的协同牵涉到不同厂家、不同传感器、不同处理器,移动通信,以及算法和数据格式等等。”
除此之外,导盲领域相对而言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很多人都没有做过,要把导盲机器人推向市场,用户体验成为一大考验。达闼科技的解决办法是与政府合作,直接为视障人士提供试点服务。这样一来,得到的用户反馈即是目标用户真实的体验反馈。
导盲机器人只是达闼科技云端智能机器人的第一步,而技术和市场从来都是一步一步累积出来的。“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现在就瞄准去做家庭保姆机器人,将来一定会死得很惨。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变现,支持技术不断往前。”黄晓庆坦言。
不过,第三次创业的黄晓庆相信,虽然目前智能机器人产业离生活还很远,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市场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家庭保姆机器人走入寻常家庭,为普通家庭服务,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