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花事 芬芳熏染的日子

2017-09-01钱毓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药草巴扎薰衣草

钱毓

从大地上的动人风景,到杯中的香茗,之间相隔的,或许只是一盏茶的距离。然而,生命的循环与延伸,却是无限扩展和交融的。

一朵花,一杯茶,从大自然中得到恩惠,人类的智慧得以开启。花因茶而得以生命的延续,茶因花得以生命的转化。

每年五六月间,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绿洲,紫粉色的玫瑰花盛开原野,如火如荼。一摊摊的玫瑰花市,成了当地乡镇巴扎(集市)最热闹的景观。

被高大的核桃树或浓密的葡萄藤遮蔽的院子里,家庭主妇们忙着酿制当地的传统美食玫瑰花酱。此刻,扎着花头巾的努尔古丽大妈带领女儿、媳妇正在忙活。摘花、晾花、捣花,然后加白砂糖或蜂蜜,装坛窖藏。待以时日,这坛子里的花朵,就会蜕变成迷人的味儿,继而唤醒沉睡的味蕾。

花事如荼。年轻的姑娘、小媳妇们,随手挑几朵盎然的玫瑰花,别在耳朵边的发际上,素颜瞬间被点亮。欢声笑语,回荡在这个淳朴而温馨的小院。世间烂漫事,莫过于和无邪的花一样,绽放、自如。

数十天之后,一坛香气袭人的玫瑰花酱,就可以美美地享用了,直到来年春夏,沙漠玫瑰再度开放。

在和田的一些绿洲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面积不等的玫瑰花田。自家用不完,村民们便会拿到巴扎上出售。在一些乡镇巴扎,每逢玫瑰花季,都会有专门的玫瑰花市。去赶这样的巴扎,简直就是去赴一次美丽甜蜜的集会啊!

整个巴扎上,到处都是紫粉色的玫瑰花!一团团,一簇簇,人在花间走,花在人间开。赶巴扎的维吾尔大叔、大婶,挨个摊位询价,时不时蹲下身子,熟练地撩起一把花瓣,放到鼻翼下嗅嗅,闻闻,手指轻微摩挲,掂量着花的新鲜度和肥硕感。穿着艳丽艾德莱丝绸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鱼贯从马车或驴车上下来,穿梭于巴扎,脸上荡漾着花一般的笑靥。

含苞待放,落花成泥。这是花的命运,也是花的定数。然,花事不败,花在巧妇手中,绵延出无尽的芬芳与甜蜜。这花作之合里蕴含的生存智慧,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演绎吧。

如此,沙漠地区的人们,用花朵酿造出的蜜语,活色生香地,把日子过成了诗。这枯燥无味的沙漠,因这玫瑰的熏染,而变得绚丽多姿,百味丛生。

努尔古丽大妈的这个手艺,是从娘家的祖母那里承袭下来的。努尔古丽所在的于田县阿热勒乡,素有“玫瑰之乡”之称。

和田玫瑰花生长期长,一年就开一次花。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平均海拔3 000 米,非常适宜玫瑰的生长。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地玫瑰产区,栽培地几乎没有工业污染源,自然农法下生长,因此和田玫瑰是唯一达到国家有机无污染的纯净玫瑰。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和田玫瑰,产油高,品质优于世界玫瑰精油。经中科院检测,玫瑰精油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香茅醇、香叶醇,而中国生产的玫瑰精油中香茅醇含量是保加利亚攻瑰的8.3倍,法国玫瑰的5.6倍;香叶醇的含量则更高,是保加利亚玫瑰的249.8倍。法国玫瑰的124.9倍。

玫瑰在新疆和田地区栽培已有2 000多年历史。植物专家认为,和田玫瑰实际上是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当地的大马士革玫瑰的变种,扎根中国后,它成了维吾尔医药的传统药材。以前,百姓通常把玫瑰花栽培在房前屋后,观赏、食用两不误。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导村民种植玫瑰以期增收,玫瑰花广布于田县、和田市、墨玉县、和田县等地,种植面积达到了数万亩。玫瑰花的收购价也从过去每公斤不到一元上升到了20多元,据称其营收已经占到当地农民全年收入的四成左右。努尔古丽家除了自家食用,每年还给当地一家玫瑰深加工企业提供数百公斤的鲜花,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和田,玫瑰不仅用于制作玫瑰花酱和干花玫瑰等用于食用和茶饮,还延伸出其他的深加工产品,如玫瑰精油、玫瑰酒等。

沙漠地区的人们,已将玫瑰的利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花瓣制酱,花蒂入药,花苞做茶……

刚烤制出来的馕饼,涂抹上一层金灿灿的玫瑰花酱,佐以一碗热腾腾的砖茶,就是当地最美味的餐食了。入口咀嚼时的香甜芬芳,会让人忘却世事的烦忧。

刚沏出的酽茶,舀一勺玫瑰花酱,或者扔几粒玫瑰干花,一碗芳香四溢的玫瑰花茶就制作好了。你可以一饮而尽,也可以慢慢啜饮。无论怎样,这沙漠的甜香,都会抚慰你的身心,令人愉悦安然……

用沙漠玫瑰晾成的干花,可以搭配各种茶饮,普洱、红茶,甚至绿茶。玫瑰的香魂,深深融入茶的醇香里,提神、醒脑、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在气候恶劣极度干旱的沙漠,蔬菜品种本来就很少,人们摄入的营养相对单一。但因这玫瑰,人们生活得照样有滋有味。玫瑰的色香味和顯著的疗效,极大地弥补了蔬菜品种的单调匮乏。

据维吾尔药典介绍,玫瑰花茶对调节内分泌、缓解紧张疲劳,有神奇疗效。长期服用,还有美颜活血祛瘀作用。用含玫瑰精油制作的爽肤水、面膜等护肤品,对改善提升肤质,也具有说服力的效果,深受女性喜爱。

几乎在同一时间,地处天山西部的伊犁霍城,则是另一番景象,薰衣草花期到了。紫色的薰衣草田垄铺展到了天际,辽阔绵延。夕阳下,紫色的原野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中,梦幻般美丽。

此际,坐落在伊犁清水河镇的解忧公主薰衣草博物馆和香草园内,游客盈门。香草园里除了薰衣草,还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种芳香植物。用薰衣草原料制作的化妆品、枕头、香袋等系列产品,很受游客青睐。

如果有时间,坐下来喝一杯从香草园里现采的新鲜薄荷、紫苏、玫瑰花、洋甘菊、迷迭香等冲泡的花草茶,旅途的风尘会随着袅袅的香气烟消云散。芳香植物的疗愈作用不可小视。这种茶一定要用玻璃壶冲泡,品茗杯也要选用玻璃杯,以便于观赏。

想想看,在澄澈透明的水里,碧绿的薄荷,紫红的玫瑰,橙黄的洋甘菊,在水中游弋绽放,那是一群精灵在做最后的舞蹈。虽然,生命的舞台囿于这一壶水,但生命的礼赞却极其隆重,让你不由自主对它们行注目礼……

花草茶起源于欧洲,一般特指那些不含茶叶成分的香草类饮品,所以花草茶其实是不含“茶叶”成分的茶。

人类对花草茶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和印度出现茶以前,已被广泛的使用。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开始运用药草植物的证据,是在距今约6万年前的考古遗址中,史前时代的猿人洞穴里留存着使用西洋变草、秦吾草等的痕迹。

在幼发拉底河,5 000年前苏美利亚人,已经开始使用茴香和百里香;在古埃及,人们喜欢把洋葱和蒜作为药草的处方,并且有用象形文字记载在莎草纸上的药草处方;在中国,约在公元前一世纪编纂完成的《神农草经》记载了365种药草。之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在处方中写到“饮用药草煮出来的汁液”,将花草茶应用为正式的治疗药剂,这可以看作是西方使用花草茶的起源。

16-17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以比较严谨的态度来研究药草,逐渐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18世纪中期,有专家宣称:“过度饮茶会伤害神经,造成颤抖、麻痹、忧郁发作等疾病”。于是,一般的乡村医生就曾建议饮用属性较温和的薄荷、鼠尾草植物或黑莓药等花草茶。

19世纪后,随着医学的发达和西药的普及,药草退而为民间所普遍使用。法国宫廷和贵族之间逐渐把花草茶当作一种休闲茶饮,以体现生活的奢华与优雅,从此饮用花草茶成了一种时尚又健康的生活标志,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

上世纪80年代花草茶被大量引进我国台湾后,其天然健康的风味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台湾人为了将它与一般药用茶相区别,雅称其为“花草茶”。

《本草纲目》记载:花草茶性微凉、味甘、入肺、肾、经,有平肝、润肺养颜之功效。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饮用花草茶有祛斑、润燥、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功效。

在新疆,不止是玫瑰、薰衣草、薄荷等这些芳香植物被广泛用于养生,一些高寒地区生长的植物花卉及果实,也是传统的保健饮品,声名远扬,如天山雪莲、雪菊等,其观赏性和功能性都兼备。

野生的天山雪莲因为近年来的滥采盗挖已经极度濒危,目前不再具备能够日常饮用的条件。雪菊却因人工种植的成功,成为口感独特的新饮品而广受欢迎。

从大地上的动人风景,到杯中的香茗,之间相隔的,或许只是一盏茶的距离。然而,生命的循环与延伸,却是无限扩展和交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相互依存。

一朵花,一个人,一杯茶,三者互为媒介,难道不是吗?!从大自然中得到恩惠,人类的智慧得以开启。花因茶而得以生命的延续,茶因花得以生命的转化。人在草木间,成就一款茶。从茶的真义中領悟生命的真谛,且行且珍惜。

猜你喜欢

药草巴扎薰衣草
北京的金山上
父亲的“百草园”
独具魅力的新疆集市
基于喀什地区巴扎民俗文化的装饰画设计
德国人餐桌上少不了药草
德国人餐桌上少不了药草
一望无边的薰衣草
附近有薰衣草
巴扎乡抓什究村农村水利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