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建筑企业中的地位
2017-08-31周稳定
周稳定
摘 要 在现代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环节是整个工程造价项目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其中占据首要的地位。一个工程要想良好地组织实施,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前期的建筑设计、材料采购,还是施工阶段的具体施工情况,以及工程后期的收尾阶段,都与工程造价的管理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造价管理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优劣,其在现代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不可小觑。
关键词 工程造价 企业效益 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现代建筑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从设计到施工组织到材料采购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各类弊端,粗略综合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表现在真正的科学管理徒有其名,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贯彻实施。其中合同管理的缺失是管理不到位的首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作为施工的先决条件,对于施工的方向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合同管理的不到位对于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就是由于施工现场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缺失也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2)其次是施工组织设计马马虎虎纯走过场,没有执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的组织设计方案将决定工程今后的施工方向,也将体现工程的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水准,它将建立一个工程施工的模板,决定着工程的规模、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再一点就是全过程管理成本控制概念非常淡薄,有的施工企業认为工程造价管理仅仅局限于预算与结算两个方面。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使得工程造价难以做到有效控制。另外,施工的程序混乱,工程变更频繁,也是某些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经常显露的弊病之一,处于被动地位。
2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若干技巧
成本控制对于任何一个企事业的发展与发达,增强核心竞争力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房屋建设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材料采购问题,传统建筑的成本采购,建筑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属于临时合作关系,往往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建筑企业想要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材料,而供应商会因为降低价格而降低材料质量,对于建筑长远利益不加以考虑,因此这种合作关系影响了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建筑单位和材料供应商需要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以保证材料为前提,才能过实现合作共赢,再比如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的问题,现阶段建筑企业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很多建筑单位没有采用现代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导致材料的库存、使用情况等难以及时的反馈处理。虽然大部分的建筑单位采用限额材料使用方法,但是真正执行的较少,施工单位对于材料的发放过于随意,使得材料的使用出现差错,存在着很多的浪费现象。再比如材料管理制度问题,建筑单位对于材料管理意识较弱,观念落后,认为材料管理属于企业财务的职责。事实上建筑材料的管理需要建筑企业的全员参与,企业监管制度不严密、管理混乱、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都使得材料成本的核算和预算出现差别。建筑单位没有对材料的使用成本进行阶段性分析,对于实际成本没有很好的控制,使得成本的核算大于投入。建筑单位在建筑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考核,但是现阶段的考核过于形式化,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造成材料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上每一个问题都不可小觑。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控制尤其如此,其技巧值得关注。
(1)首先从根本上提升每一个建筑工程概预算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全局观念。对企业领导和物资采购人员进行成本控制的培训,及时的提升其成本控制意识,对于材料的成本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建筑单位可以制定出具体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材料消耗等制度,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方向,规范建筑工人的行为,从而确保材料成本控制管理的落实。
(2)其次必须从源头控制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做到精打细算一丝不苟。要经过建筑施工的研究和考察,并且以充足的材料供应为基础,因此企业需要保证材料供应环节的控制。建立材料供应的责任制度,严格的按照采购计划执行,对于各种材料的采购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上,比如供应商、供应数量、供应质量等。
(3)第三是加强建筑材料的采购、保护管理、使用环节的严格管理,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制定采购合同制度,确定最佳的供应商后要签订采购合同,制定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进行材料存放保护,保证材料的使用质量,供应稳定。
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刻不容缓 (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47页)
建筑工程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负面的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阻碍了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必要在施工前、施工执行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实际执行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
(1)在开展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施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总承包合同的完善化签订;二是做好预测成本工作的相关细节,避免财务部门在报表当中出现滞后方面的问题,避免账面上的成本失控,依据定额标准,做好施工图的预算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定额,找准成本降低的最佳途径,确保工程造价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三是注重合同签订前的每一个条款的认真审核,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与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且建立针对性的考核制度来细化合同,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头,做到层层把关、人人控制。
(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要加强工程施工中施工要求的控制。想要即使的发现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针对性的控制工程中所实施的分项整修工程,确保工程的检查监督和质量验收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狠抓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系统浪费。
(3)切实完善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阶段的相关事宜。在建筑工程结束收编过程中,审查设计人员要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结算。验收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投入的增加与减少都要有明确的记载与相关数据的结算证明,将其工程最终的使用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分析。
4结论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企业对科学的工程造价技巧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工程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其中工民建占据了各类建筑工程中的重点,鉴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成本效益,客观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成本控制。建筑企业要提升成本控制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体现工程造价的价值。此说不仅仅是针对工民建企业,在所有的现代建筑工程企业,基本逻辑相通。
参考文献
[1] 康光宇.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之我见[J].南方财经,2013(4).
[2] 徐晓燕.建筑工程技术以及材料成本分析概述[J].华中建设,2016(8).
[3] 王国华.合理的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意义[J].北方民居,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