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7-08-31孙德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音乐学就业学生

孙德慧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的毕业生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少数民族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几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学 器乐方向 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伴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的风潮,报考音乐专业器乐方向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由于器乐方向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这些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毕业生应尽早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早做好职业规划,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当前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遇到的问题

1.1传统教学师资供大于求

众所周知,以前少数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器乐方向的毕业生毕业后大都会选择到中小学去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每所学校对音乐师资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随着近年来学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在已有音乐教师的情况下也在招聘音乐教师,但每年招聘音乐教师的岗位却很少,这也是目前少数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音乐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1.2国内相关音乐产业发展尚不完善

我国有很多音乐学院、音乐专业,乐器专业的大学生也非常多。现在,国家非常提倡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创业,这虽然是个很好的解决就业的方法,但是对于器乐方向的大学生来说,我国的音乐产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音乐产业受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乐器方向学生的创业很难,比如开办一个乐器培训中心,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而且对培训教师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同时这种培训中心非常多,这都是阻碍音乐专业乐器方向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其次,关于音乐培训目前也没有相关的产业保护条例,自主创业的成功与失败都会给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并不是所有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毕业生都有条件自主创业。

2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措施

2.1 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只有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让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在未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在高等素质教育方面,高校担当的责任十分重大,直接关系着国家以后的发展,所以高校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在少数民族音乐学院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逐步的引导学生走出精英的光环,并融入到大众化的教育之中,从而帮助学生重新的认识自己,并辅助学生定位,在心理上让学生开始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而要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就需要学生自身能充分的认识自己。

2.3帮助学生认知职业

对于高校器乐教育的学生来说,很多人的目标就是音乐教师。即使如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不能对其进行一些形式上的指导,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和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对其进行深入和客观的分析,无论是学生今后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教师都应细心的引导学生充分的认知自己的职业,并完成就业。

2.4 高等教育院校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根据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教材的适时性和适用性。要以培训学生技能为准则,对部分教材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努力做到教学内容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增强自身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两种或是多种技能的培训,专业自选,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得到拓展和提升。授课的时候,要把素质教育无形的穿插进来,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德育素质提升了,其就业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相应的也会得到增强。

2.5 开展对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通过几次讲座就能将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解决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业指导工作就应该从始至終持续下来。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应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同时要根据年级的不同调整侧重点。学生一入学,就要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进行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对于毕业生来说,要提供就业机会,指导其完成就业推荐表和求职信等。

2.6 辅导大学生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意义不仅表现在就业上,而且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能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清晰,并通过制定和修正计划,从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大学就业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职业设计理论的灌输和实践的辅导。第二,高等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入生涯管理思想。这样为的是能让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生涯价值观,同时要将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帮助学生制定出来。第三,帮助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纠偏。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这对于大学生的阶段价值观是否正确,职业倾向的坚定程度以及是否能成熟的走向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2.7帮助学生认知社会

教师应向学生输入一些社会知识,并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对其进行目的性的引导,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进而辅助他们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并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择业观。现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步的在发生变化,他们已经开始主动的去接受市场的要求。高校扩招为许多的学生提供了大学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的压力。而大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使其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这就能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2.8注重实习,加强校内外的演出实践

每年在固定的月份,学校会开始针对大四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由系里指派一些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实习结束后将接受系组织的教学比赛和实践能力的检验,3-5月对毕业生进行实践能力检验,督促学生准备好就业面试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种晚会及音乐会,包括从整体策划、舞台布置到节目单组织衔接、编排等;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义演活动及比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此外发动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及对社区的文艺活动进行艺术指导,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提前为就业做好铺垫。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力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技能技巧的同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全方位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挥其互相结合、互相影响的作用,实现转型时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2.9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地方音乐融入实践教学内容

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里的高校应该结合本土的文化开设特色的器乐课程。打破专业教师和外聘专家授课的形式,聘请本土优秀的民间艺人、民间歌手来学校讲学,将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

3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音乐专业器乐方向的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对他们的顺利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好处,也能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基金项目:大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QN2010-44。

参考文献

[1] 劉琳.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张晶.浅谈教学中对音乐专业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及意义[J].音乐时空,2016(06):137+136.

[3] 邵冬梅.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18):24-25.

[4] 伍时旺.少数民族地区电子键盘乐器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中国音乐,2010(03):221-225.

[5] 钱大海.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 祖国, 2016(24):131-131.

猜你喜欢

音乐学就业学生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学生写话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