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谋发展 落实方案促成效

2017-08-31蔺洪启

体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共同发展

蔺洪启

摘 要:为科学有序地實施教研方案,我校以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为抓手,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促进了体育教研的实效性、高效性、持续性。

关键词:凝心聚力;方案落实;共同发展;彰显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58-02

我校体育教研组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在“基于校情的普通高中体育教研方案”实施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各年级体育备课组的团结与合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凝心聚力,取长补短,共谋发展。保证了学期教研方案的高效实施,提升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完善体育教学课程,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1.构建模块选项教学模式

组织全体体育教师认真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省选项教学实施方案,聘请铜山区教研员武云飞、石冰冰老师作为专家顾问进行专业指导。在反复调研、研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合四分六”(同一年级四个班,六位教师同时上课)选项教学模式。

2.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表

课程表的编排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体育教研组在学期开学前先把选项方案报给分管校长和教导处,并注明体育课要同一个年级四个班级同时排,不同年级的课要错开排,不能出现撞车现象。

3.确定选项班级

体育教研组根据班级学生总数规定项目选报人数范围,下发选项报名表和选项要求表,并整理、统计学生选报情况,对个别项目选报过多或过少等不合理现象与学生协商解决,确定最终选项名单。

4.教师分工与协作

体育教师打破年级界限,以选项为备课组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同一选项只有两位教师的要跨年级上课,(如赵晴带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舞蹈选项课)工作量计算时每周增加6课时。杜文涛、郝家顺两位主任有时因学校工作不能正常上课,要与同备课组的田东、邵杰两位教师协作好,这两位教师要提前熟悉他们的教案,了解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以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5.强化班级管理

任课教师根据选项班级学生名单,严格考勤制度。班级管理以体育委员为大组长,负责选项班学生的检查,四个班每班选出一名体育骨干作为小组长,负责本行政班学生的管理和督查,如有因事、因病等问题不能正常上课的,小组长及时向体委汇报,任课教师记录在案。

6.完善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和校本教案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依据校情、师情、生情,在充分调研、名师指导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和校本教案。本学期的选项教学继续以校本教材和教案为蓝本进行实施,并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为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和教案提供依据。

7.创新体育教学内容设置

为了改变传统篮球模块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单一技术内容设置过多,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问题,备课组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集体研讨制定出符合项目特点和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内容。篮球模块内容的设定,以单手肩上投篮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为突破口,将急停、转身、传球、运球、篮板球等技术与之组合而设置。为证明其效果,进行了两种篮球模块内容设置的对比实验。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出现明显差异。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助跑摸高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弹跳素质的提高大致相同。但是学生的V步移动、综合运球投篮、1分钟跳起投篮从高一开始就出现显著差异(p<0.01)。说明实验组篮球技术组合内容的设置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灵敏性。此外,以投篮为中心的篮球模块组合技术在提高学生的投篮能力和篮球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从高二开始,教学比赛两组差异明显,说明实验组教学内容设置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对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术,形成技能特长效果显著,对学生篮球技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8.变革竞赛方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为改变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体育尖子生参与的局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各备课组深入探究项目特点与竞赛规则,在教研会上集中研讨并达成共识。本学期开展的篮球、排球、足球比赛要求每节或每半场上场队员不能重复,增设学生裁判,比赛间隙每班体育宝贝至少6人以上进行街舞、啦啦操、武术等表演。小球项目的年级联赛必须是在班级选拔赛的基础上进行的。班级选拔赛要有规程、报名表、成绩表,体育教师负责检查和监督。促成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并乐在其中的局面。在年级比赛的基础上,高一联队,高二文科联队、理科联队,高三文科联队、理科联队、冠军队和教工队共七个队参加全校比赛。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竞赛形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推动了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力推进阳光体育长跑活动

阳光体育长跑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学生耐力素质止跌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学期体育组依据方案,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等对学生跑步技术动作、节奏、队伍的整齐度、学生的精气神、口号等进行训练。跑步时间逐渐由8~10分钟增至12~15分钟,学生适应后再加快音乐的节奏,逐步提升学生的跑步强度。做到不同班级口号不同,不同年级形式不同,不同季节运动量、运动强度有所不同。班级有特点,年级有特式,学校有特色。每次跑操后学生随着音乐做5~8分钟的素质练习,2~3分钟的放松练习。本学期,学校举行了学生身体素质校园吉尼斯大赛,并在学校体育橱窗张榜宣传,其他学生可以随时发出挑战书,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涌现了比、学、赶、帮、超的身体素质练习热潮。德育处、年级部、体育组、学生会联合进行考评,每周五对表现突出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在周一集中展示,对其他班级起到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endprint

2.創造性开展大课间活动

体育组在大课间、艺体“2+1”活动课中安排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竹竿舞、穿大鞋、走高跷、抖空竹、推铁环、协同前进、太极扇、拔河、跳绳等活动项目。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体育教师、体育特长教师、学生体育骨干等负责教授和监管,班主任参与本班活动。真正实现了活动课一班一品、一人多能的目标;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创新思维、提升认知、发展能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也得到了提高。

3.坚持课内课外结合

我校组建了12个体育俱乐部,通过校园体育俱乐部,实现体育课程的有效延续,实现体育课程教育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体育俱乐部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俱乐部指导教师由体育教师、体育特长教师、外聘体育教师、社会指导员、大学生等担任,本学期俱乐部开展了20余次体育活动与竞赛,搭建了校内校外延续性体育教育的平台。

三、多渠道融合,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形象

1.群策群力,确保体育高考生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双丰收

本学期体育教师全员参与高考体育生的日常专业训练,主训教师田东根据学生的弱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由1~2名体育教师负责,采用辅助练习和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学生的技术问题。3月中旬到4月初联合铜山区兄弟学校举行了2次模拟测试,又到江苏师范大学进行了适应性训练,邀请师大教授就考试规则及注意事项给学生做了专题讲座。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规则,适应考试氛围,增强信心,发现潜在问题,及时改进。

为了预防学生出现运动损伤,考试前期,全组对训练方案反复研讨,多次完善,做到训练安排科学、缜密。经学校同意,3月份起体育生集体到教工食堂就餐,体育组和食堂共同制订食谱,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3月底到比赛期,延长学生放松和恢复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赛前的焦虑情绪。基于体育高考前期细致、扎实的工作,我校体育专业考试再创辉煌,所有体育考生成绩均以高分超过省控线。体考结束后,迅速成立体育班,田东任班主任,陆伟任副班主任,文化课教师由年级部、体育教研组长,班主任协商认定。形成了年级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研组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推进运动队建设,继续保持省市领先地位

学校对体育运动队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厚实、高效的体育课程促成了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体育俱乐部给学校运动队不间断地输送优质人才,校队的优异成绩又促进了体育课程的建设。本学期我校夺得了江苏省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第二名,徐州市田径比赛第二名,市长杯足球比赛第二名并代表徐州市参加了省长杯比赛。

通过实施教研方案,发挥了体育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助推了抓铁有痕、掷地有声、扎实高效的教研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属于他们的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氛围,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同发展
谈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
基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问题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农村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研究
中国民生的两大主题: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
网络叫车平台带来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对加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俄罗斯贸易壁垒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浅析如何实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