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逻辑与实现路径
2017-08-31刘林林
刘林林
摘 要: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升级改革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使更多的服务与金融产品实现完美的对接。现阶段我国政府机关单位以及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高等院校创建了创新创业的试验基地,国家政府机关单位也颁布了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便利政策法规。但是总的来说,当今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工作开展的比较缓慢,大学生普遍不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本文就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逻辑与实现路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型创业;逻辑;路径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必要性
1.1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张扬个性、富有活力、敢想敢闯的特点。他们在就业和职业选择上,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找到适合发挥自身专长和感兴趣的岗位,并且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人生目标和职业追求。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内在需求,顺应时代潮流,把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技能,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只有结合实际,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专长的项目,才能在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1.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提高创业能力为基础,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以后开展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操作能力保障。目前,各高校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日常教育的重点,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3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条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虽然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为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但整体看,社会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长数量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数量,而且很多往届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待业在家,使得待业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使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来,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创新创业潜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2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没有创新创业意识
第一点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普遍缺失,主要原因是当今各高院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不够健全以及人才培育方式不正确。高校主要是采取举办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去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没有因材施教,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学校举办相关创新创业的活动很多,但是大部分不能和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课程达到完美的匹配。这种创新创业的活动是单独的体系,与能力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完全不符,也与社会实际需求很难匹配。除此之外,因为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之中充满了艰辛及风险,而高端院校缺乏对大学生抗压能力、自信心、责任感等等方面的教学培养,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以及责任感相对较弱,在某种意义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创业资金缺乏信贷支持,基本上靠自筹
第一个方法是自筹。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向自己的亲友以及父母借款,但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学生筹到的创业资金是非常有限的。第二个方法是国家政府出台相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便利政策。高校以及国家政府机关单位会颁布一些相关的资金扶持政策,包括职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以及社会保险补贴等等,但是高校和国家政府机关单位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不能够满足创业初期阶段所需要的巨大资本消耗。第三个方法是风险投资以及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所需条件很高,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很难利用银行贷款的方式取得资金。相对来说,风险投资方式是比较容易筹到创业资金,但是因为市场评定风险投资基本制度不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比较迟缓,大学生利用风险投资取得的创业资金也十分有限。因此,创业资金不够充足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短板”。
2.3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不完善
创业教育基地既能够为进入创新创业基地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指导,又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培训。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虽然给予比较大的关注,但是实行的力度不足。当今我国政府机关单位以及高校针对创业基地创办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是创业教育基地还是相对较少,极大的制约了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2.4没有理想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一点,虽然高校以及政府的创业组织机构不断增加,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所具有的培训服务以及实际数量上都不能适应创业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二点,国家政府支持的范围十分局限。现阶段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主要體现在税收优惠、工商注册以及住房补贴等方面,而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活动急需的市场信息发布、实惠资源共享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等领域国家政府支持力量还不够。除此之外,当今虽然创办了创业基金,但是名额有限制、申请程序比较复杂、审批周期比较长,大学生普遍很难得到此类创业资金。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创建相关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机制。
3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实现路径endprint
3.1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大学生的层面来看,一定要重视培养自身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强大的抗压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坚定的意志力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创新创业要十分庞大的专业知识网以及非常专业的职业素养,因此大学生一定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还要积极努力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在实践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高校层次来说,一定要创立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进取精神完美融入在校园文化之中,积极疏导大学生关注创业动态,建立创新创业正向激励机制,逐步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家庭教育背景层面来看,全体家长一定要积极转变思维,完全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积极鼓励子女进行创新创业,注重子女创新意识的养成以及个性的培养。
3.2加强政策落实的实效
前很多好的政策还尚未落地实施,配套措施不足,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依然较低,成功率不足2%,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落实还需进一步完善。依托多方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来带动就业。应借势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和创业校友资源,紧跟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创业态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以创业带动就业。随着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化进程,可以与已毕业的创业校友交流会让同学们了解到如何走向创业之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与知名企业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业孵化项目。
3.3拓展融资渠道的途径
资金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家庭支持、银行贷款、朋友借款等。资金筹措渠道有限,方式单一,极大限制了创办企业的进程。政府应落实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政策、开拓融资新渠道。在资金政策方面,扩大对大学生创业发放小额贷款的力度和范围,鼓励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优先开展对大学生的贷款担保业务。在政府方面,由一个倡导向引导进行转变,专项创业基金的设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证。除此之外,应积极拓宽多种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筹资、融资引导服务。
3.4优化财税政策结构
首先,政府要加大税费优惠力度。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可以适当延长免税期;其次,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财政补贴。对于IT、环保、新能源等朝阳产业,起到创业引导的作用;第三,给予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奖励。联合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全力做好线上、线下双效运营,在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和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正面报道和支持;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和运营机构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和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协助政府部门举办创业政策普及、创业技能培训的普及性创业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身边的创业资源。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越来越呈现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创新创业的导向也逐步走向科学化、生态化的良好态势。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落实进程,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实现提供有人才支撑,为创新型社会发展增加助推力。
4结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高校及社会要通过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降低创业中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和众创空间、营造创新型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等路径来促进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创业。
参考文献:
[1]路继勇,鲍敬敬,王春波,丁建华.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J].河北企业,2016(07):162-163.
[2]赵美玲,李小静.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及实现路径研究[J].未來与发展,2016(09):103-108.
[3]蔡毅强.论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段炼.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绿色转型和实现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6):8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