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件瑶族青布绣花围裙的保护修复

2017-08-31葛又铭

报刊荟萃(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

葛又铭

摘 要:笔者首先对瑶族青布绣花围裙的背景、质地、结构、工艺、保存现状等进行了调查、检测及研究。然后根据技术路线开展文物病害分析及病害图绘制、清洗、除尘、修补、平整等一系列的修复工作,使此件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基本还原其原貌。文章以一件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为例,从修复工作的实际操作角度出发,介绍了传世纺织品文物修复的一般步骤,同时也指出了各步骤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文物保护;纺织品修复;修复步骤;针线法固定

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瑶族围裙多采用靛蓝土布为底,布料纱粗布厚,穿着暖和,表面辅以刺绣装饰。通常长约二尺四寸至一米,裙头接上宽约三至五寸的腰带。女子系于身前腰部以下,显得端庄高雅,且有实用价值,若劳动需要拉带东西,将围裙挽起往腰上一扎,大可装五至十公斤物品。围裙线条简练古朴,庄重大方,它展示了瑶族妇女的艺术才华,勤朴的生活习性,耿直敦厚的思想感情以及强悍的民族性格。这件瑶族青布绣花围裙在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之前,是被做为日常物品所使用,现需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修复。

1 文物相关信息及修复前概况

了解保护修复对象的历史背景,查阅相关资料,对该文物的修复有着参考性的作用,且有助于对文物的数据采集和信息记录。

1.1 文物背景资料

该文物为瑶族青布绣花围裙,1978年于广西兴安县征购,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08年收藏,年代为现代,征集前此围裙为日常穿戴服饰。

1.2 文物外观描述

此件文物为现代服饰——瑶族青布绣花围裙,分为腰部和裙片两部分,腰部为湖蓝青色,裙片为深蓝靛色,质地均为棉麻布料,组织均为一上一下的平纹织物。整体长为52cm,整体宽为80cm,其中腰部长为10.5cm,宽为52cm;裙片长为40,腰宽为52cm,门幅为40cm,下摆80cm。裙片有五条折进,以裙片垂直正中线为中轴,中轴上有一条折进,折进深度为左右各向内折进2cm;中轴两边各有两条折进,折进方向为向中轴折进,从裙片右边边缘往左边数第一条折进距右边边缘9.5cm,折宽2cm;从裙片右边边缘往左边数第二条折进距第一条折进8.5cm,折宽1.5cm;从裙片右边边缘往左边数第四条折进距中轴折进8.5cm,折深为1.5cm;从裙片右边边缘往左边数第五条折进距左边边缘10cm,折宽2cm。在裙片上有两排五列刺绣点缀,位于折进上,第一排折进在裙片与腰部缝合处,第二排折进在距离裙片与腰部缝合处5.5cm处。裙片的折进处有绣花点,此种刺绣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很好的固定了折进,使裙子下摆自然起褶,使该围裙具有了裙子的外观,兼具实用性及美观性。它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当时的织造水平,布料的染色也体现了当时的染色技术。

1.3 文物保存现状及病害情况

该文物现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内,温度、湿度得到有效控制,但文物在被征集之前。

修复对象整体比较完整,局部有残缺(围裙下摆处)、微生物损害(表现为残缺区域附近有霉斑)、动物损害。围裙的腰部污染病害较为严重,裙片下摆边缘出现缝线脱落,同时有多处皱褶的病害。

2 修复目标与技术路线及风险评估

2.1 修复主要目标

本次修复数量为一件。

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保持文物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对文物的质地、成分、结构、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全面了解并掌握检测分析方法、实验操作、修復方法的前提开展工作。最终达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的修复效果,尽可能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

2.2 技术路线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及行业规范,按照保护修复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修复操作。根据文物的保存状况,制定如下的修复路线:

消毒→清洗(清洗前必须进行相关清洗实验)→检测(开展科学的检测分析工作。根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系列结论)→确定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注意“最小干预”“可逆性”等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修复加固(注意“最小干预”“可逆性”等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建议最佳保存环境。

其中,修复加固的主要针法为跑针、锁针、平针及回针。

2.3 风险评估

此次保护修复的主要风险在于清洗环节和取样环节,拟采用斑点试验检验效果,确定安全的清洗溶剂,再扩大清洗范围。残留布条的取样环节,要求尽量减少对文物的损害,可选择脱落线头等部位取样。其余的修复步骤采用比较成熟和安全的保护修复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风险。

3 检测、实验与分析

3.1 病害分析

残缺是指丝织品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缺失,无法保持其完整的现象。此文物的残缺出现在裙片下摆边缘、中缝处(见图5 局部B6区域修复前、后对比照左图)。

微生物损害是指微生物的滋生对馆藏丝织品产生的伤害。文物裙片正反面有多处出现霉变的微生物损害(见图5 局部B6区域修复前、后对比照左图)。

污染是指馆藏丝织品在保存、使用、传承、收藏、埋藏、出土等过程中表面形成的污渍。此文物腰部有较多污染病害,腰部背面尤为严重(见图4 局部B6区域修复前、后对比照左图)。

皱褶是指馆藏丝织品表明的不平整,包括可调整和不可调整的变形。皱褶会影响管藏丝织品的外观。皱褶病害出现在此文物各处,最为明显的皱褶出现在文物的腰部中部、裙片边缘及裙片上部分。

缝线脱落指刺绣品在保存、使用、传承、收藏、埋藏、出土等过程中出现的绣线脱落、不完整等现象。本文物在裙片背面残缺附近有绣线脱落病害。

3.2 病害图

文物病害是指文物在长期使用、流传、保存过程中,因物理、化学、生物损坏而造成的一系列不利于藏品安全或有损于藏品外貌的变化。病害图是利用图形为主要特征的病害类型符号对病害种类、分布或现状进行记录。传世刺绣文物的病害及图示,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 0013-2008 馆藏丝织品病害与图示》。endprint

本次病害图利用Adobe Illustrator CS5作图软件绘制,根据病害分析的情况进行详实的记录(见图1 病害图)。

3.3 材质及工艺分析

保护修复所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与原物一致,因此,对修复对象进行质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材质的分析不可仅凭一个实验就下定论,需结合多项检测及实验才能最终判定。

3.3.1 修复对象材质分析及修复材料选定

纤维切片实验:利用纤维显微镜观察纤维的横、纵切面形态,鉴别其材质。使用的工具有:哈氏切片器、火棉液、乙醚、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甘油、玻棒等。

通过切片实验,得出织物腰部青色布、群片蓝靛色布均为棉质(见图2 织物部分纤维切片)。

织物组织是指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浮沉的规律。本次检测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

进检测该织物为平纹机织物(1/1)。平纹是两根经线和两根纬线作一个单元,并以一上一下的规律进行交织。织物密度为:腰部经线28根/cm,纬线26/cm,纱线细度为:经线0.3mm,纬线0.34mm,纱线捻向为Z捻,纱线强度为:弱;裙片经线21根/cm,纬线16/cm,纱线细度为:经线0.37mm,纬线0.46mm,纱线捻向为S捻,纱线强度為:弱。

因此,本次修复材料选用平纹棉布,缝补线选用生丝线,细度比头发丝还细,但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对原织物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对纺织品无损害,而且染色容易成功,修复起来不易看出针线的痕迹。完成染色后将布块平整、阴干,待用。

3.3.2 工艺分析

绣花部分采用打结绣法,缝合部分采用平针、回针的技法。

3.3.3织物结构图(裁剪图、排料图)

绘制图纸的方法很多,可用油性笔在拷贝纸上轻轻沿纹样描绘,也可将纹样相片插入作图软件(Adobe Illustrator CS5、Adobe Photoshop CS3等)利用电脑进行纹样绘制。本次绘制使用“CorelDRAW X4 SP2 ”软件进行绘制(见图3 瑶族青布绣花围裙裁剪图 )。

3.4 染料分析及染色实验

残缺病害的修复需用相似材质相近颜色的布料进行修补,遵循“远看一致,近看有别”的修复原理。根据纤维切片、组织结构检测等数据分析,选定衬布材料(一般为纯白色布料,然后对其进行染色)。复背衬材料的染色是修复文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染色效果要求要与织物整体大体一致,连修复所用的丝线颜色也应和织物主体颜色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修复效果。

本次修复需要修补的区域均在裙片,用于修补布料、丝线以及缝线脱落处的缝线均需染成与修复对象同近的颜色。修复对象为传世服饰,查阅文物相关信息,得知裙片布料为瑶民自家织的土布,后用天然蓝靛草制作而成的蓝靛膏染成蓝靛色。蓝靛布的染色十分讲究,不仅工序复杂且耗时颇长(据田野调查了解,土蓝靛布的染色经过多次浸泡、晾干后色泽相对稳定,但不一定能达到完全固色效果),故本次染色用化学染料代替。

不同染色配比实验方案及效果如下:①酸性黑、氯化钠、纯净水,染出的效果为黑色,与主体颜色不吻合;②酸性黑、中性棕色、氯化钠、纯净水,染出的颜色为棕黑色,与主体颜色不吻合;③直接蓝、中性棕、氯化钠、纯净水,染出的颜色为蓝棕色;④直接蓝、中性棕、直接红、氯化钠、纯净水,颜色基本与织物主体颜色比较接近;⑤酸性黑、直接蓝、直接棕、直接红、氯化钠、纯净水,再轻微去色,颜色基本与织物主体颜色接近。经过对样布的清洗褪色处理,最终,方案5的效果与原物最为接近。

缝线染色在方案5的基础上添加直接黑、直接绿而得。

3.5 局部清洗实验(斑点试验)

由于纺织品文物是由纤维素、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质组成,是细菌和霉菌的养料,因而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的侵蚀和虫蛀。水洗,能有效的清洁织物表面,但并非所有文物都适合清洗。

纺织品文物清洗前必须进行局部清洗试验,以判断清洗是否会造成不良后果(如纤维受损、褪色、晕色等)。清洗试验的工具有薄型吸水棉、羊毛刷、镊子、纯净水、不同配比的清洗试剂、烧杯等。选取文物上的隐藏部位,在清洗实验区下方垫白色吸水纸,用脱脂棉蘸取去离子水在文物实验区上面按压数次后,观察吸水纸有无织物颜色(要区分此颜色是污渍的颜色还是织物的颜色),若织物清洗一分钟内无变化可进行湿洗,也可尝试使用稀释后的洗涤剂进行第二次清洗试验;若吸水纸有织物的颜色,则不可湿洗,更不可尝试其他洗涤剂进行斑点实验或清洗。

通过局部清洗试验得知(见图4 腰部局部斑点试验),此件瑶族青布绣花围裙的腰部及裙片使用纯净水清洗仅有污渍(吸水棉呈现略微发黄的泥土色),裙布无褪色现象;涤液清洗有略微褪色现象,且若整体清洗裙面上的刺绣会被染色,故本件文物不可整体清洗,仅可局部使用清水清洗。

4 实施保护修复(保护修复操作)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及行业规范,按照保护修复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修复操作。

拍照是为了记录文物修复前的原貌,将文物原有的正面、反面、局部破损、残缺、病害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修复前的依据及资料留存。照片又分为整体照片(需放置比色卡、比例尺等以做参考)和局部病害照片(进行区域编号,以便修复后对同一区域进行对比)。同时,在修复过程中也应该随时进行拍照记录。

4.1 灭菌消毒、除尘、清洗

消毒灭菌处理:纺织品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微生物和害虫,微生物对纺织品危害极为严重,霉菌的孢子很小,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一般已经到了晚期,对纤维文物破坏极大。本次采用充氮杀虫防霉机开展消毒工作(其原理为用真空泵抽出容器内的空气使真空度达到七百六十毫米水银柱,然后充入适量的氮气使容器内达到严重缺氧的状态,导致档案害虫的灭亡)。endprint

除尘处理:本次使用手持式555型文物除尘器和羊毛软刷配合对织物主体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除。

清洗:根据清洗实验,本件纺织品清洗仅局部(裙片、裙腰)进行湿洗。材料及工具:吸水棉、纯净水、洗涤液、羊毛刷、烧杯等。具体操作如下:①将吸水棉垫于文物下方,蘸有洗涤液的羊毛刷轻刷清洗区域(区域大小控制在5c㎡以内,以便及时清洗洗涤液)。②用吸水棉轻按压清洗区域,物理与化学方法结合,能更有效的祛除污染物。③取干净的羊毛刷蘸纯净水,对清洗区域反复轻刷数次(期间及时跟换纯净水)。④将文物置于晾晒架,平铺,阴干。

4.2 修复材料染色

背衬材料的选择原则是需与修复对象相匹配,要求风格接近,大体效果一致。根据染色实验的记录,对修复材料进行最终的染色(进行过清洗、除尘后的文物色泽上可能与最初实验时有些许差异,故最终染色时需根据最新的状态微调染色方案)。

4.3 针线加固法修复

瑶族青布绣花围裙修复所采用的方法为针线加固法,此方法也是国际上最为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它通过在织物主体背后加上染色过的背衬材料,再通过针线的链接,将两层织物缝合,既能加固文物破损部分又尽量还原文物的原本的样貌。

4.3.1 针法介绍

纺织品的针法有许多,如跑针、铺针、锁针、回针、鱼骨针、撩针等。本次修复裙片的残缺病害和缝线脱落病害,使用到的针法是锁针、跑针及撩针。

锁针(锁边针):正反面线迹相同,主要用于衩口的固定;经线的固定;边缘的加固等。

跑针:跑针用于两层或多层织物的缝合;单层或多层织物收皱打褶;拼接织物;破洞和裂缝部位的修复;固定缝口;为破损处添加背衬织物等。此针法在纺织品修复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缝线施加于织物紗线的力较小,纱线在受到外力产生位移时,不会被缝线死死地固定住,而是有一定的活动余量,这对于脆弱纱线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缭针:缭针主要用于织物卷边的固定,或两块卷边织物的水平连接。腰部与裙片背衬相接处为了不显露针脚,所以选择缭针。

4.3.2 修复工具

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有:①宽大的操作台。面积在200×180cm左右,工作台表面应光滑平整,以免刮伤和摩擦到纺织品本身,对文物造成人为的损害。②马头牌直缝针,此针细度较小,针体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常用的规格为11号(用于残缺部位的修补)、8号(用于撩针针法)。③缝线。线是缝制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纺织品文物修复中一般采用的是丝线,此线较细,但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能给予纺织品文物以支撑和保护,而且不易损坏文物本身。④铁皮和磁块。将文物平放在铁皮上,然后用磁铁将所修复的文物平压,达到顺利的完成织物的修复的目的。⑤镊子。镊子是纺织品修复中的主要工具。织物在平整时需要用它来理顺经纬线,夹取脱落的纱线,在缝制过程中手指无法触摸到针时予以协助。镊子一般使用的是医用不锈钢镊子,要求表面光滑,以免伤及文物。本次修复使用的是牙纹圆头医用手术剪(牙纹增强夹取的摩擦力;圆头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⑥剪刀,分为两种。一种为裁剪剪刀,主要用于材料的裁剪;另一种为医用眼部剪刀,使用起来轻巧锋利,用细小布块的裁剪、修复时剪断线头等。

此外,需要注意,修复台上除修复工具外不可放置水杯、圆珠笔等杂物,避免不慎损坏文物。

4.3.3 针线法加固

残缺病害主要集中在裙片边缘。本次修复步骤为:①文物进行局部(残缺处周围)进行加湿回潮处理,将残缺的经、纬线梳理整齐,经、纬线对齐。②取染配过布块,裁剪出比残缺区域大1.5~2cm的布块(可根据破洞形状等比例放大进行裁剪,本次裁剪布块为长方形)。③将布块进行锁边处理。④将布块放入破洞下层,对将布块的经、纬线与文物的经、纬线对齐,用专用的重物或包有棉布的磁块压四角临时固定。⑤用锁针沿着破洞边缘将布块与文物缝合。⑥用跑针对布块进行固定。

缝线脱落病害出现在裙边缘的收边处理,根据现存的缝线,模仿其针距对病害处进行修补。

4.3 整体回潮与平整

修复完成后对修复对象进行整体回潮平整,对织物主体使用超声波回潮设备,染色后的加固材料不平整,只能采用磁铁块的平压来处理,切不能用熨斗加热平压,这样会使背衬材料变形松弛。平整后的织物用吸力小的磁铁轻压。

4.4 编写修复保护档案

修复日志包括材料、操作步骤、操作条件以及相关影像资料,由具体保护修复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如实记录。可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对每一次的修复操作进行的详细记录,笔记本可根据个人习惯记录,不用特意追求干净工整,越详细越好。在编写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时再对日志进行文字整理,使得档案资料里修复步骤有据可查。

保护修复档案是指藏品保护修复工全部过程中,对藏品本身信息和实践保护修复使用的各类方法、材料以及检测分析数据、结果、评估记录。主要包括图片、照片、声像和文字记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 0015-2008 馆藏丝织品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瑶族青布绣花围裙的修复工作已完成数年,笔者正是通过整理当时的修复日志和保护修复档案有所感悟而撰写此篇文章。

5 保护修复完成情况及建议保存环境

从修复效果来看,已达到修复目标所要求的“远看一致,近看有别”,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原有形貌。

就检测研究的角度而言,还可在超景深三维显微光学系统的不同倍数下观察文物的病害情况;在扫描电镜的不同倍数下观察样品相片和能谱谱图,从而分析元素形成及纺织品的微观形貌;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根据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上各光能团的特征峰推断样品的结构,从而确定纤维种类,以及开展污染物理化分析等实验。

5.1 修复前后对比照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摄像机等设备对修复过程进行影像记录。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后需要对修复前的每一个病害区域(编号区域)进行修复后的拍照(见图5、图6)。

5.2 建议保存环境

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等标准或规范化文件进行存放。修复加固后的纺织品,应放入无酸纸盒中,既便于保存又便于运输。纺织品应平摊放置,平摊可以使纺织品纤维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是一种最理想的保存方法。

陈列环境和库房环境的建议条件如下:纺织品文物保存条件温度湿度应满足温度15~25℃,相对湿度45~65%,同时,温度的日变化应保持在5℃范围内,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应保持在5%范围内;光线和紫外线数据要求如下:使光源的紫外线相对含量小于20?W/lm,光线的照度标准值小于等于50lux。

6 结语

纺织品的保护与修复并不是一次单独的操作,也并非一门简单的学科。整个保护与修复体系十分庞大,笔者虽参与过多期专业培训也修复过多件纺织品,但深感学时尚浅,还需多多学习。纺织品修复虽有一般规律可可循,但每一件文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即介绍了纺织品修复的常规步骤,也详细记录了此件瑶族青布绣花围裙修复中的具体操作。修复工作人员切忌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实物的情况“对症下药”;日常工作中应多思考,举一反三,从而更好的为文物“治病”。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局,2009.

[2]赵丰主编.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著.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M]. 文物出版社,2002.

[3]周旸.脆弱丝绸文物的化学加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路智勇,惠任.纺织品文物回潮操作机理初探[J].华夏考古,2012(01).

[5]刘梅梅.论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传承与国际化[J].现代交际,2014(02).

[6]王晓静.现代科技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文物世界,2014(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基层田野文物保护方式初探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研究
文物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浅谈县级文博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