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的发明者姓麻吗
2017-08-31
陈麻婆豆腐(人们习惯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脸上有很多麻斑,人称“陈麻婆”。
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
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这间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叫化鸡登上
大雅之堂
公元1088年时,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苏东坡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绝对不能废的。他带领杭州民众治理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面对成堆的猪肉,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参与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将肉分送出去。
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有家饭馆老板灵机一动,设法请来太守府的厨师,按照苏东坡的方法制成“东坡肉”,于是饭店从早到晚顾客不断,生意格外兴隆。别的饭馆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小饭馆都卖起了“东坡肉”,“东坡肉”便成了杭州第一大菜。
宫保鸡丁的“宫保”是什么
所谓“宫保”,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
丁寶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
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
“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焗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头菜。当年清朝的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其中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是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当然觉得这鸡格外好吃,急问其名,叫化子不愿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
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一跃成为名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