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7-08-31张曾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思考高校

张曾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广、杂、变、难的特点。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工作。而且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多思考,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8-0-01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高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结合高校发展趋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有了体系就如有了指南,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体系里面应包含了学生、辅导员、党团建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等众多内容。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保证基础工作的同时,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队伍标准化,教育体系化,管理严格化,活动品牌化的特点。

一、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管理上,以规范、严格、人文的原则,明确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辅导员业务工作水平、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系列培训,让这支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到院外校企调研。此外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历、加强工作研究,同时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部领导要经常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教育特色化

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形成主题库,根据各年级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除了沿用传统模式,还应采用新模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建立新生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辅导员队伍中至少有1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项负责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第四,在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党员站上讲台,参与学生主题教育,既丰富教育形式又锻炼学生党员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严格化

首先,学风建设中,设立学风督促机制,完善课堂质量监控。其次,公寓文化建设中,设立公寓管理委员会相关学生组织,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每学年应多开展公寓文化活动,积极利用好寝室这块阵地。第三,完善特殊学生管理,通过“一对一”后进生帮扶,全体教工党员通过在课堂内外、寝室内外,全面地关注关心学生。第四,开展班级建设的活动,如先进班集体答辩等,增强凝聚力。

虽然学生管理工作最终还要落实在管上,但管要以制度做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网络清晰,职责到位。要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更要努力做好预防工作,充分体现超前意识。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活跃而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要苛求学生完全按照学校、教师的意愿行事,学生中出现一些违纪现象是正常的,有其客观必然性。

四、团学活动品牌化

团学工作应围绕服务、培养、创新、品牌的特点开展。首先,应加强各学院团学工作的培训;其次,重视学科竞赛及品牌活动的工作,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再次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有主题,涉及面广,提高参与度;最后,抓牢宣传阵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日常教育以及活动宣传,重视对外宣传。

五、教与学需融合

教师与辅导员是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施者。要加强辅导员与教师的联系,主要针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研讨,并采取解决措施;其次,毕业班辅导员融入职业指导,为未就业学生指明方向;第三,辅导员协助专职教师做好教辅工作,同时积极参与教改立项。

總结

高校学生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学生管理的体制改革,学生管理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关系到一所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学生管理工作只有被真正深入了解,才能在工作的开展中有效地被思考。规范完善、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在人才培养这条道路上做出成绩,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高校工作尽一些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敬双.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博览群书.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思考高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