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滋味
2017-08-31陈伟英
陈伟英
读是彰显语文真正味道的主要方式,古人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少鲜为人知的教育教学先进人物,抓好了朗读这个环节,真正落实并加浓了语文之味。要读出语文的味,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课前读
即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进行的朗读,在阅读教学前,强化预习的功能,要求人人参与的原则,先布置学生自行读课文,给予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采用默读或是朗读的形式,把课文自行读通,如有不懂的字词,可通过查字典、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读懂字音、词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然后再多读几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字,不倒字,达到读通顺、读流畅的效果。再在阅读后有所感悟的地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动笔在读过的句子中圈画、批注,也可以提出质疑,写写自己的体会;能自己解决的可先行解决;解决不了的,等候在课堂中讨论交流;阅读教学前或阅读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检查,达到读前训练的目的:在预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培养思维,在质疑中发展语言。
课中读
范读 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的直接途径,有些课文需要以读代讲,特别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抑或是不好理解的课文,用读可以加深理解,或是达到具体讲解的效果,有时范读营造了课堂的整个气氛,把课堂推向制高点。教师努力地研究把握好课文的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与生情不自禁地步入课文人物的角色,其间教师要求学生在其范读中边读边想边画,倾听正确的停顿、节奏,语感的轻重、缓急,声音的冗长与急促,带学生进入意境,产生合理的推理与想象。《狼牙山五壮士》《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类充满着深厚感情色彩的文章,用朗读来突出文章的思想与意境是最好不过,平淡无奇,吞吞吐吐的朗读是无法表达父亲深爱儿子,儿子生死未卜父親沉痛而反常的举动,儿子对父亲的坚信意念,父与子之间的深厚血肉亲情,无法表达五壮士豪迈、英勇、为革命的胜利随时献身的英雄气概与大无畏的精神。教师在指导时做到声情融合,情感跌宕起伏,用情感感染学生,为理解文章铺垫。
导读 即指导性朗读,要引导学生在第一环节“读通”的基础上进行第二环节“读懂”,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容的。第一,我们在课堂教学前布置预习,用思维导图简单列出文章大概意思;第二,也可以从教材单元目标明确这单元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让学生试读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同学交流体会,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适当指导,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品读 重点段落的朗读,文章中的重点段落,找准中心词、中心句来品尝其中之味,直接了当透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读好这类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全篇文章的意旨,体现了文中的这位教师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眷恋,而这句话的重复出现,却又表达了一颗爱国之心在作者心中不断涌动着,借此机会表达出此时此景此情,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确实是这句简单话,表达了作者和以这位老师为代表的台湾人民当时的全部感情。教师通过对这些重点语句和段落的细细品读、回味,理解了词句中更深一层的含义,加深了学生对全文中心的掌握。从中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熟读 能成诵,指理解文章后读,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第三个环节“读熟”,这时更需要时间,慢慢培养学生的熟读能力。读书训练和技巧一要根据每个的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段,二要根据各人的记忆特性,三要讲究记忆的方法。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式、同桌竞读等。例如,教学生朗读小学六年级课文《匆匆》时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感受时间匆匆从身边离去的情感,还从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增强学生的记忆,让读成诵。或是利用电教媒体朗读,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情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强烈的形象所感染。
课后读
课后的朗读更为教师所忽略,认为讲解完课文,教学任务谓之完成,学生也为此草草了事地朗读已学过的文章,学生的课后诵读成了一片灰黑。为此,教师在学生熟读成诵,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必需对学生的诵读严格要求,一要声情并茂地诵读,二要持之以恒地有节奏诵读,三要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四要及时改正诵读时出现的错误方法,五要设身处地地深入角色诵读,从中加固了诵读之石,使语文诵读有滋有味。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课前读,课内读,课后读”,这不仅能提前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渗透语文味,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学习习惯,真正唤起学生朗读的激情与爱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