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因“策略”而睿智
2017-08-31周剑英
周剑英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教学局限在苏教版教材编排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个个单元,但是事实上,这些单元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载体,一个部分,而非数学学习习得策略的全部,因为我们更要基于数学学习中的四大领域,用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一定的策略,习得一定的方法,真正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因此,笔者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谈一谈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策略。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常常对所读的题目不理解,所以要对数学问题中的图表信息、文字信息进行语言的转化,把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因为在数学中有数字运算,还有逻辑思维的问题。
通读 要引导学生读题时认真地看清每一个字,读懂每一句话,还要注意标点,这样才不会误解题意,在读的过程中要了解这道题讲得是什么事,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提出什么问题,将条件和问题从纷繁复杂的情境中分离,把生活问题通过数学化转化为数学问题。
精读 在学生读题目的过程中要学会从题中找到关键句,在关键句中找到标准量,分析出数量关系;同时找到关键词,区分其混淆的含义,“同向”“相向”“反向”“红花是白花的百分之几”“红花比白花少百分之几”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学会用圈圈画画:圈圈画画,即在读题的过程中把重要的句子、词语、关键词等圈出来。运用符号标记应注意的是:符号要有稳定性。符号要尽量简单,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能理解题目,还能去想符号是什么意思。
联想 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善于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善于迁移。通过联想平时学到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方法,阅读中学生就能进行结构化思维、模型化建构。
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實际,注重“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的思想渗透,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感觉到亲近。
抓关键词的策略 像问题解决中的利息、保险、税率、利润等生活问题,像解决问题中的增加、增加了、增加到;亏损、盈利、原计划、实际等概念表达;需要还原到生活场景让学生理解,为解答问题降低难度。同时,还需要抓住问题解决中的关键词句,通过这些关键词语去理解数量关系,如“红花比黄花多5人”“行了全程的”“松树和杉树一共多少元”“离中点还有20千米”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
画图的策略 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画图的策略,通过画图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清晰地表示出数量,明确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解决的结构学生不理解,也理不清。通过画图,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让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如有一个边长是30米的正方形鱼塘,如果一条边长增加10米,这个鱼塘的面积就增加200平方米,原来正方形鱼塘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需要依托直观的表达,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图上画一画,通过画一画,文字就转化成图形清晰地呈现在纸上,解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转化的策略
转化的策略是指把一个未知的问题、图形等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是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极其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如足球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分析:16队只有一队是冠军,所以要淘汰15队,因为是单场淘汰制,所以就是要进行15场比赛。16-1=15(场)
假设的策略。假设的策略是指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假设,这样抽象的关系就具体化了。如5张乒乓台有14个同学在比赛,单打和双打的各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假设:设单打的有5张台子,一共的人数:2×5=10(人);相差的人数:14—10=4(人),双打的台子有4÷2=2(张),学生就找到了解题的切入点。
列举的策略 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如果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困难比较大,但让学生把事情发生的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数学学习反思的策略
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是有效锻炼思维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养成反思,有利于学生完善思维品质,改进学习方法。
一个环节后的反思 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经历了怎样的步骤;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准确、合理和科学;这些方法中哪些你最喜欢,哪种更加优先?
一节课后的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经历了怎样的学习旅程?我们又建构了哪些数学学习的方法?你有怎样的收获?
一个单元后的反思 这一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能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网络结构图把它表达出来吗?这些知识之间、方法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归纳模型,举一反三,不断建构。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决问题”策略,只有掌握这些策略,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