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课堂写下完美的句号
2017-08-31陈魏群
陈魏群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足课前准备,钻研透教材,设计一个好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只有35分钟,教师如何设计这35分就变得至关重要,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整堂课中的一个提升,它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的最后总结环节,是对知识的深入把握,起画龙点睛之作用。好的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活跃思维。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笔者与大家分享一些好的小结方法。
知识梳理与绘图式小结
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轻易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会想很多方法,在挖掘学生的记忆时,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会喷涌而出。而这些零碎的知识,分开来学生都能理解,但较多的信息一下子交叠在一起时,就变得零碎,易混淆,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知识梳理是课堂小结一种常用的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串联起来,尤其注重对重点、难点的小结。
如在学习“认识圆”以后,圓的定义,什么样的图形是圆,圆心(个数)、半径(条数)、直径(条数),如何在圆规上取半径画圆等等就是这节课的知识小结。依据这些小结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得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小结能力。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学生理清这堂课的重点知识,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还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做好了过渡与铺垫。
知识梳理小结也可以由老师对知识做归纳,是指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知识定格,简洁明了地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绘图式适合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述,或者用文字表述很长、难记的知识整理。这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胜过千言万语。如在教学“统计的复习课”时,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介绍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应用时,我们总喜欢用图示法来代替繁杂的文字叙述,在小结的时候,我们也最好以图为准。
边绘图边讲解(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从旁协助):横轴、纵轴、单位长度、间隔等都适合在绘制过程中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演示一遍画图过程,或看着图示小结特点作用,学生能较快且有系统的掌握统计图的一些知识。
表格式与情趣式小结
一般来说,学生较容易将相近的知识混淆。而数学的知识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新旧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在教学时发现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需要辨别区分时,我们在小结时也应该作出一个明确的知识界限。此时,运用表格法将相近知识的异同点进行区分,学习者就可以较清晰地分清各个知识点的作用。如在小结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时,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学生很快明白了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如表):
这样将联系与区别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者可以轻松区分并掌握相近知识间的不同特点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当知识出现前后衔接、交叉混淆时,一张简洁的表格变得尤其重要。
情趣式小结,根据学生喜欢趣味的心理特点,将小结内容与故事、动画等情景内容结合起来,以趣味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轻松、快乐、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此,教师课前要做足准备,多方找寻适合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就利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的故事做了小结:临近火焰山,悟空好不容易找来一个西瓜,为公平起见,要求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不高兴,说:“我肚子大,多吃点,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一听笑了,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八戒。这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了大家分数大小与分母大小的区别与关系,对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常出的错误提了个醒。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出现,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延伸小结
小结既是一节课的结束,也是下一堂课的开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已学的知识是为继学的知识做铺垫。在小结时,教师多引导、启发学生探寻新的知识,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预知感进行预习。如在结束“圆的面积”一课后,下节课就要探索“圆环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那么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呢?是外面大圆的面积减去里面小圆的面积,也是从圆面积的公式方法中推到出来的,很自然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延伸小结,为下节课教学圆环的面积做了铺垫,圆环面积一课上课时,学生情绪高涨,一个个争相举手回答自己课前在书上和其他资料中所了解的知识。整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学生对这个知识也掌握的知识也很扎实。
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结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谜语小结法、归纳总结法、对比练习法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小结方式,都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