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寻
2017-08-31朱海燕
朱海燕
摘要: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中,“重分数评价,轻生活体验;重知识获取,轻生活意义;重理智训练,轻精神建构”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全面关照。为此,我们提出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策略,希望教师:巧设情境,分享经验,激发求知欲望;发掘资源,个性体验,激发好奇心理;平等对话,理解沟通,参悟文学意义。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连接起来,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化、生活化和生命化特征,构建具有活力的、人文的语文课堂与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视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自20世纪以来,以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物化问题”成为各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构成了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深层危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理应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可是社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唯“物”主义的泥潭。在中学语文教学导向上,表现为重视分数评价、重视知识灌输,缺乏对学生精神和生活世界的全面关照。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课堂,形成了知识对人的专制,教师对学生的压迫,师生间的隔膜,严重制约了语文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违背了“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化、生活化和生命化特征,通过创设情境、个性体验、实践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与现实世界,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能力。
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意蕴
“视域”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不仅仅与生理、物理上“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卢梭“自然教育”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地去进行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教学的内核就是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通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生活与表达之间的隔阂,架起师生与社会、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经验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从自己的视角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以对话的方式交流对生命的体悟,在“真实阅读、真诚表达、真切感受”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提升语文的素养。
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策略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特定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丰富、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充满了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和温馨感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自在的价值世界和生命的意义世界。这种语文课堂教学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同时,也以动态生成的观念关注生命的层次,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策略
“策略”,《辞海》解释为“计谋,策略”,而较为普遍的意义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成丰盈学生知识世界、道德世界和审美世界,使语文学习与生命发展有机融合这一目标而采取的特定范式。我们尝试通过创设情境,分享经验;拓展资源,个性体验;融洽情感,平等对话等方式,建构学生与世界全面而丰富、活泼而生动的意义关系,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充盈,提升学生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同。
分享经验,搭建学习支架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如果能带入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对作品内涵的领会、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悟、对详略安排的理解都会更加深刻,也更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有益启示。梁漱溟先生也认为:“生命与生活,在我说实际上纯然一回事;一为表体,一为表用而已。‘生与‘活二字,意義相同,生即活,活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分享个性经验,搭建学习支架,将学习与生活贯通,将知识与能力融合,是重要途径之一。
沈从文《端午日》的教学片段
师:有人说,激烈的竞赛后选手们领到的奖赏不过是“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这与他们数天的准备、奋力的拼搏都不成比例!这样的比赛参加它的意思何在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1:赛龙舟是湘西端午的一种风俗,重在人人参与,不在于奖品是否丰厚。
生2:“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生3:他们是为荣誉而战。
师:说得真棒!为荣誉而战!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
生4:我班足球队很强的,上周比赛中我们接连淘汰了两个班,冲进决赛,虽然没得到冠军,但是我们球队很团结,为班级荣誉而战。
生5:开学的军训会操表演,为了班级荣誉,我们认真准备。不过,我们表演很成功,获得了特等奖呐!
师:边城人在龙舟竞渡中表现出来的“争”,是为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他们的“不争”才更显现出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一种淳厚朴素、不谈功利的精神。
发掘资源,丰富个性体验 美学认为,体验是一种生活感受,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它是符号、文字、语言“串行信息”和行为、图像、情境“并行信息”综合作用的融通式思维。本体论中,“体验”是一种“内在于人的身体并改变人的身体存在形态的经验”。把学生置于特定情景,让学生产生“体验之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感兴”“兴会”,正是语文题中之义。“我们的生命之船仿佛航行在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上,每一个这样的瞬间都包含着时间的三维特性——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此相互生成。每一次体验(瞬间),都是生命的充盈、丰满。”
刘禹锡《陋室铭》的导入设计
师:(展示词典中对“室”的解释,并展示一组图片)
室:古者前堂后室。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后引申之凡所居皆曰室。
师:《陋室铭》是刘禹锡被贬官到安徽和县之后创作的一篇铭文,是被“气”出来的一篇名文。你知道吗?
学生讲述故事(从三间房到一间房的待遇变化),老师配以图片和对联:住三间房时,刘禹锡贴对联:面朝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住一间半时,刘禹锡再贴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看着图片,听着传说,学生对作者充满了同情与理解,对其思想内涵的把握也更准确而深刻。作者借“陋室”表达的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德,深植于学生内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样新旧知识的融通,更提升了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
平等对话,创新思维视角 不同的教学主体阅读文本时有着不同的“视界融合”,有着不同的理解结果,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创新视角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本”(叶圣陶语),破译大师的语言密码;在平等对话中品鉴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谋篇技艺的高超;要避免琐碎芜杂的分析,抓住一点展开,达到积累语感、训练表达之目的。
《春》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据陈杰先生考证,这篇文章是《初中国文读本》特约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换角度,用此问题触发思考:“《春》这篇美文的语言魅力无穷,请关注文章句式和词尾特点,说说你的发现。”(投影显示文章部分内容)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生朗读交流,讨论明确:短句,仿佛诗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词尾大多用助词,像是乐曲的休止符,似为诵读时转换气息用的。因是为中学生而写,多用口语、叠词,平易自然,音节匀称,具有特别的情致和神韵。
教师再补充资料:朱自清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说,“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这样“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郁达夫也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
基于生活视域下教师的挑战
语文教学说穿了就是培养语感。语感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它是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之间的一种默契,是学生的心灵与语言之间建立的某种联系。因此,语文绝不能训练学生套用格式机械答题,语文学习的关键是唤醒学生生命意识,激发学生丰富联想,建立文本与其生命体验间的联系,让学生透过语言感受生活,这才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
阅读的过程就是唤醒的过程,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心灵世界逐渐解冻、逐渐复苏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巧设情境,带入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求知的欲望;善于发掘教学资源,从师生生活、教材内容、社会新闻和国家大事等方面,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勾连起来;教师要用同理心,理解关注学生需求,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开启学生心智。让教学的过程充满真切的生命体验,引领学生透过文本,建立文字符号与学生生活内容、情感状态之间的联系;透过文本,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透过文本,让学生学会审视自身、感悟人生真谛,参悟人生意义。这样才会有真正具有活力的、人文的语文课堂与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目标,不该刻意为之,而是在關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水到渠成。让我们把目光从对方法的追求、对分数的执着、对文本的肢解中解放出来吧,重视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个性体验、享受师生平等对话,那时,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就一定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63.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67.
[3]狄尔泰.历史的意义(英文版)[M].伦敦1961:99,107.转引自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6.
[4]陈杰.关于《春》的出处[J] 临沂师专学报,19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