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孩子

2017-08-31

第一财经 2017年33期
关键词:克林顿家庭经济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美国梦

幻象与现实

我的故乡,回到1950年代,正是美国梦的一处梦乡,在那个名为俄亥俄州克林顿港的市镇上,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能获得体面的人生机遇。但半个世纪过去后,克林顿港的生活却已成为一场美国噩梦,整个社区被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两边的孩子各自驶向彼此不可想象的人生。不幸的是,克林顿港上演的悲剧只是美国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它为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又应如何行动起来,改变我们社会被诅咒的命运—这就是这本书将要讨论的问 题。

从现有最严谨的经济和社会史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1950年代的美国景况,当时,小到克林顿港,大到整个美国,社会经济壁垒处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具体表现为:经济和教育高速发展;收入平等程度较高;邻里和学校内的阶级隔离维持在低水平上;种族间通婚和社会交往的阶级壁垒也可以轻易打破;公民参与度高,社会凝聚力强;出身社会下层的孩子有充足的机会去攀登社会经济的上行阶梯。

克林顿港是个小地方,种族构成也谈不上多元,但从其他各个方面来看,克林顿港确是一个可以代表当时美国的微观缩影,从人口、经济到教育、社会,乃至于政治,都是如此(克林顿港是渥太华县的县府所在地,而渥太华县则是美国风向州中的风向县)。我高中同学的人生故事向我们展示出,无论贫穷富有,甚至无论肤色,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走向成功。在我的班级上,贫穷的白人小孩唐和莉比,贫苦的黑人小孩杰西和谢丽尔,还有弗兰克,这位我们班级内唯一真正的富家子弟,他们的人生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才华和进取心。美国之大,没有哪一个市镇或城市可能完美展现国家的全貌,况且1950年代的克林顿港并非人间天堂,当时美国的社会问题在克林顿港亦无从回避。如果不经历大规模的社会变革,现如今恐怕没什么人愿意重回1950年代的克林顿港,我也是如此。但,社会阶级在当时并不是决定人生机会的主要因素。

但是,当我们的目光投向21世纪的克林頓港时,随处可见壁垒森严的阶级隔离。发生在克林顿港的种种变化,涉及经济环境、家庭结构和父母管教、学校和邻里社区,克林顿港出现的新故事是整个美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既然我们要探讨机会平等,1959年的克林顿港就是开启我们本书旅程的绝好起点,因为它总是可以让我们警醒,美国梦已经同今天的社会渐行渐远了。

我们的孩子

唐的故事

1959年6月1日,镇中心的克林顿港高中。暮色降临时,白昼的骄阳暑热渐已散去,150名新科高中毕业生走下学校的阶梯,手中紧握着我们崭新的毕业证。这是一场全镇范围内的庆典,1150人参加了我们的毕业礼。无论是否血脉相连,小镇居民都把这群毕业生视作“我们的孩子”(our kids)。

唐说起话来柔声细语,他是一个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白人孩子,但我们班级中从来没人会在意他的家庭,因为唐是我们最闪耀的四分卫明星。唐的爸爸只接受过初中教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这位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打两份工。唐的妈妈念到了高中二年级,用唐的话来说,她就“活在厨房之中”,整日操心着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唐一家人住在镇上较穷的区,一直到唐离家上大学时,他们家都没有汽车,连电视也没有。要知道,当时美国80%的家庭都有一部汽车,90%的家庭有一台电视。每周去教堂的时候,他们的邻居会将唐和他的家人带上。他们没有钱外出休假旅游。不过,他们住在自有产权的房屋里,因此感觉到经济上尚且是安全的。唐回忆道:“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个穷孩子,直到我上了大学,修了《经济学入门》这门课,我才发现自己一直是‘被剥夺的(deprived)。”

虽然家境平平,唐的父母还是敦促他一定要上大学,如同我们班里许多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唐选修了克林顿港高中的大学预科课程。他的母亲逼着他练了6年的钢琴,但他的真爱却是体育运动。唐是篮球和橄榄球赛场上的健将,即便工作再忙,他的父亲也绝不会错过他的每一场比赛。在接受我们的访谈时,唐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克林顿港的阶级差异,他说道:“我家住在镇东边,有钱人住在镇西边。但大家相逢在运动场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从克林顿港高中毕业后,唐升入俄亥俄州南部的一所教会附属大学,毕业后不久,唐就和一位名叫琼的高中老师结婚了,他们婚后育有一子,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一所高中的图书管理员。在度过了多年成功的牧师生涯后,唐最近才刚退休。但他仍不时到镇上的教堂帮忙,而且多年来一直执教高中的橄榄球队。回顾往事,他说自己这辈子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唐出身于一个贫穷但和睦的家庭,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牧师,这反映出他与生俱来的才能和球场上的不屈勇气。但也正如我们所能看到的,唐所取得的这种社会上行流动(upward mobility),在我们那个班级中并不是个案。

21世纪克林顿港的阶级差异

社会规范也在日复一日受到侵蚀

回到1959年,当我和我的同学们在毕业典礼上畅想未来时,没有人有一丝忧虑,感受到变化即将到来。对于留在克林顿港这个小镇上的同学来说,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仅适用于男性),过上安逸的生活。他们的父辈不就是这么过的吗?而在从1959年起的10年间,他们的这些期待也都在幸福生活中得到了满足。但就在此时,一种隐藏的趋势正在整个美国不断积蓄力量,一旦发力,它将如旋风般席卷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下一代人,乃至下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

克林顿港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经济繁荣,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然而自1970年代开始,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回想1950年代,美标公司在市镇东头的大型工厂,为近1000名工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但到了1970年代,工厂所能容纳的劳动者人数就缩减至不到原来的一半,接下来,经过20多年的裁员和减薪,位于枫树街上的工厂终于在1993年轰然关闭。又是20多年过去了,现如今此地只剩昔日工厂的废墟。从美标工厂、陆军基地,到石膏矿场,小镇居民眼见着它们一一关闭,然而这只不过是克林顿港经济随着整个国家经济浪潮而起落,失业率也难免上下波动。但问题在于,地方的经济繁荣总是难以同全国性的繁荣相提并论,而地方的经济低潮却要惨淡许多。直至1970年代,渥太华县的实际工资还曾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接下来的40年中,工资一跌再跌,降到最低点时,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

经济上的沉重打击突如其来,但一开始并未导致社会状况的败坏,这要归功于我们年轻时代仍然强韧的家庭和社区纽带,它们缓冲了经济崩溃的社会破坏力。但随着地方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一届又一届高中生进入社会,那些曾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支撑起克林顿港这个小小共同体的社会规范,也在日复一日受到侵蚀。

新书速递

寓言集

作者:[墨]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定价:32.00元

这是一部短篇寓言故事集,阿雷奥拉的代表作。它将诸多文学影响及表现手法融和一体,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本书中的故事寓意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中隐藏着苦涩的现实。

斜杠创业家

作者:[美]金伯莉·帕尔默

出版社: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定价:42.00元

斜杠来源于英语的“slash”,意指多重职业。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发展,给许多具有独特技能和想要开创自己小事业的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那么,普通人应该怎样利用风口实现梦想呢?

新的旧世界

作者:[英]佩里·安德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定价:120.00元

本书直击欧洲一体化核心问题,综述了欧洲大陆几大核心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缘起、进程和结局;就欧盟三大核心国共同市场形成之政治和文化背景作了详尽分析。

猜你喜欢

克林顿家庭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克林顿城市授权区项目论析
家庭“煮”夫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罗曼史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