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交通的竞争者
2017-08-31徐涛
徐涛
Airbnb和Uber算是共享经济领域的双子星,而且反差巨大:Airbnb和它的创始人一样温和善意,而Uber和它的创始人一样追求效率咄咄逼人。
因此观察这两个领域时,一个问题会冒出来:Uber的竞争对手Lyft气质和Airbnb更接近,但为什么Lyft没能更多赢得用户的心?
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理由是,Airbnb是让陌生人敞开家门和心扉的一门生意,而打车却不然。人们已习惯了面无表情地坐进出租车,只要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到达目的地就好了。因此,到共享打车服务上,用户依然会挑选那些价格更低更快叫到车的品牌。
这样的理由带来的结论是:Airbnb的品牌是其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优先级一定高于其他;而对于Uber和Lyft这样的共享打车服务,效率优先级更高,品牌价值倒在其次了。
当然Uber最近经历的一切让这个结论的后半部分开始存疑,话不能说得太满。但退一步说,如果Uber在追求效率的路上更有节制一些,那么品牌对Uber永远不会是大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思考始于我和一个西雅图姑娘的聊天。她的名字是Jessie,一个西雅图房地产中介。她的工作需要她每周大量时间都在城市中穿梭。
她可以算是美国大城市中那种典型年轻人:她有自己的车,但很少开进西雅图市区;她觉得骑自行车更酷,因此经常带上安全帽骑着她的自行车通勤。
在需要清清爽爽去见客户时,她说自己通常不会选择Uber和Lyft,而是宝马的ReachNow服务:这个服务能让她像打Uber一样预约一辆宝马,所不同的是,开车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别人。当然,这个服务一个小时20美元封顶的价格的确也还颇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Jessie还经常坐公交车。
关于西雅图公交系统的一点点背景是,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的老家就在西雅图市中心。随着这个公司的快速扩张,西雅图也吸引来了其他技术公司开设分部,例如Google、Facebook、腾讯和亚马逊。工程师和大量相关工作岗位吸引来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城市,以至于西雅图市政府不得不在这几年间激进地增加许多条公交线,以满足这些年轻公司人的通勤需求。
所有这些,让一个一直存在、但被我忽略的事实浮现出来:出行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往往是一系列的组合方案。当城市越大、越复杂、越现代化,这套组合方案就越不是唯一的。这就像十几年前从北京的东城到南城大多数人都只能倒公交,而现在,人们可能会选择滴滴出行,但也可能在堵车高峰的時候选择坐地铁。
未来的城市是否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亚洲,巨型城市已经是个事实;在美国,几十年前有人们搬离城市住往郊区的趋势,但现在回到城市的这个趋势又开始出现,旧金山、西雅图这些城市在以惊人的速度大兴土木。而德国的一个朋友和我说,在欧洲这样的趋势也在出现,起码在德国是这样。
技术也正在加快这样的选择多样性。共享打车服务本来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个创新;而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Hyperloop、甚至伊隆·马斯克异想天开的地下高速交通线也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将这种选择多样性变得更加丰富。
这样想来,即使Uber没有出那么多幺蛾子,它对自己品牌的忽视长远看来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可以替代它的不仅仅是Lyft或者滴滴出行,还有其他交通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在政府推动技术加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还是像共享单车或者ReachNow这样的创新者。
除此之外,有野心的创新企业们,也许会越来越在“出行组合方案”上寻找机会。
一个例子也许是滴滴出行对ofo的投资和控制;另外一个例子也许是,宝马旗下的ReachNow除了提供分时共享宝马服务之外,也开始试水在一个App中就能有车辆长租、共享打车(不过打到的车辆只能是宝马)的服务。他们觉得,一定会有一个人群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会像此前喜欢宝马汽车的品牌一样,成为宝马给出组合出行方案的忠实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