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云兰:为传承京剧艺术甘当幕后英雄

2017-08-31沈黎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旦京剧舞台

沈黎明

软磨硬泡,敲开艺术殿堂大门

史云兰祖籍山东,1960年出生在滨城大连的一个造船工人之家,姐弟四人,她排行老二。父母虽无多少艺术细胞,可她却自幼喜歌好舞,用她自己的话说“连做梦都想当演员”。也许是天遂人愿,一个难得的机会使她梦想成真。20世纪70年代初,大连市成立了艺术学校,听到招生的消息,还在读小学的史云兰执意让母亲带她去报考,母亲不同意,她就使出小孩子所有的本事,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父亲最终拍板支持她去报名。

天资聪慧的史云兰经过精心准备一试得中,考进了京剧班。学校根据她的嗓音条件让她师从哈鸿滨、尹俊英二位著名演员,专攻老旦演唱艺术。史云兰当时还是个黄毛丫头,可她人小鬼大,志向高远,一心要当一名有出息的演员。她不仅上课认真听讲,细心揣摩,课后还注意消化,刻苦练习,学校的练功房里常常留下她不知疲倦的身影。最终,史云兰以优异的成绩走出校门,进入大连京剧团,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毕业后,史云兰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必须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于是她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水平。学习京剧,老师的口传亲授极为重要,因此,除了正常的学习、练功、演出外,史云兰经常利用演出间隙,自费奔波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四处求师学艺。通过不懈努力,她先后得到京剧名家李鸣岩、王梦云、王晶华、赵葆秀等人的传授和辅导,还被京剧老旦泰斗李多奎先生的琴师、著名京胡演奏家周文贵先生收为关门弟子,成为李多奎(京剧老李派)的继承人。在这些京剧名家的指导下,史云兰的表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掌握的大戏也越来越多,她的表演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广泛赞誉,并在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天道酬勤,京剧舞台上崭露头角

史云兰是一位不安于现状的人,她坚信天道酬勤,尤其信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老话,她不仅虚心向老前辈学习科学的发音方法和表演程式,还坚持常年练功,胳膊和腿上经常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大连姑娘爱美是全国有名的。有一段时间,史云兰在大夏天里连裙子和短袖衫都不敢穿。时间一长,史云兰的母亲也奇怪起来,以为女儿出了什么问题。一次,她实在憋不住,就问了史云兰:“你一向很时髦,最近这是怎么了?大热的天,整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是不是得了什么皮肤病?”史云兰说明真相后,母亲抚摸着她身上的伤痕,心疼得泪水夺眶而出。

一些要好的同事看到史云兰玩命似的练功就劝她:“你是演老旦的,武功根本用不上,何必自讨苦吃!”每当此时,史云兰总是一笑了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磨炼,辛勤的汗水终于将史云兰浇灌成京剧百花园中一株初散清香的新葩,她很快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年轻演员,一些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和重要演出经常邀请她加盟。京剧界的一些知名人士普遍认为史云兰的表演端庄大方、嗓音高亢、韵味醇厚,唱、念、做、打俱佳,称她是京剧老旦行当中老李派(李多奎)难得的后继人才。

1992年4月,第九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二届全国风筝邀请赛在山东潍坊如期举行。开幕式上,组委会安排了一个“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的节目,邀请国内老中青三代京剧名家登台献艺,崭露头角的史云兰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演出。

出席开幕式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同志专程观看了这场演出。演到折子戏《打龙袍》时,文武场乐器一响,李瑞环立即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饰演“李后”的史云兰一句洪亮的“龙车凤辇进皇城,御街上来了我讨饭的人”立刻打动了他,对京剧十分在行的李瑞环先是静气倾听,随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等“李后”一大段唱腔唱完后,他兴奋地用双手扶着椅子欠了欠身,随后带头鼓起掌来,那高兴劲就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

整场演出结束后,李瑞环走上舞台向艺术家们表示祝贺,并走到演员中间与大家合影留念,正当摄影师举起相机准备拍摄时,他突然说:“稍等一下!”然后,他環顾了一下四周,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刚才演《打龙袍》的小老旦哪儿去了?”工作人员有点茫然。“快把她找来。她在后台卸妆呢!”有人及时提供了线索。工作人员马上来到后台,只见史云兰刚卸完妆,正在整理东西。“快!李瑞环同志喊你去合影。”“是吗?”史云兰显得有些惊讶,随即回过神儿来,撂下手中的东西抬腿就跑,到了台上李瑞环亲切地将她拉到身边,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合完影,李瑞环详细询问了史云兰的从艺经历等情况,和蔼地对她说:“你今天演得不错,以后还要多努力啊!”听了李瑞环的话,史云兰激动地一边连声回答:“是!是!”一边不住地点头。

接受重任,为传承国粹艺术甘愿栽桃育李

此后,史云兰时刻牢记李瑞环的教诲,更加努力学习加强舞台实践,不断取得骄人业绩,中央电视台陆续现场直播了她主演的京剧《遇皇后》《钓金龟》《李逵探母》《游六殿》等剧目,有关部门还请她参加了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录制工作。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她还先后荣获了第三届中国戏剧节表演一等奖、文化部中青年演员奖等一系列奖项。1999年,不到40岁的她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2003年9月,正当史云兰的舞台表演技艺日臻成熟之时,组织上根据京剧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把她调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任教,这对她来说意味着舞台演出将大幅度减少,组织上知道,这对于一个40岁刚出头、正值声名鹊起之时的演员来讲是几近残酷的,但京剧教育又确实需要她这样的人才。当有关领导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史云兰谈话时,没想到她爽快地答应了组织的安排。从此,她担负起了培养京剧接班人的重任,像许多京剧前辈那样耐住清贫,日夜为京剧的传承和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由于思想开阔、工作勤奋、业务精湛,史云兰很快在新的岗位上脱颖而出,2004年7月任教刚满10个月,她便走上了戏曲表演系主任的岗位。

在史云兰的积极建议下,学校逐步加大对戏曲表演系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先后建起了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大型专业排练厅,还配备了一大批专业教学设备,使整个戏曲表演系的硬件条件迅速跃升为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史云兰还多方游说,最终在辽宁省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自己的京剧团,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提高艺术水平的平台。

如今史云兰虽然离开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戏曲表演系主任的岗位退休了,但她还在辛勤地培育着京剧新苗,相信不久的将来,她的学生们将在京剧舞台上为观众塑造出更多、更新、更好、更美的艺术形象!

猜你喜欢

老旦京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非洲之夜
非洲之夜
京剧表演开始了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我们的舞台
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