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研究*
2017-08-31张廷模
张廷模
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研究*
张廷模**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611137)
目前,中医药学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不够重视,以致对古籍中记载的中药功效、临床应用方法等无法准确认识和理解,给临床用药、新药研发造成一定的误导和阻碍。本文通过探讨临床、诊断、方剂学及基础理论表述的相对性,分析了中医药学表述存在“相对性”的原因,提出了正确的认识、理解方法。并且,本文重点讲述了相似药物功效取舍、功效强弱、部位认定、功效系统、功效层次、功效与药物品种、毒与能、功效与剂型和给药途径等中药学功效表述中的“相对性”问题。另外,本文对性能主次、四气级别、归经、五味、配伍等中药性能表述中的“相对性”进行了剖析。从中医药的思维方法角度来认识中医药学表述的“相对性”问题,给广大中医药人员打开中医药学宝库以启迪和指引。
中医药学表述基础理论功效性能相对性
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是张廷模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总结出的经验精华,该思维方法对深刻理解中医药学古代文献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新药研究过程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人员和评审专家需要考虑中医药表述中的相对性问题,才能认识、理解中医药论著、资料内容的真正价值和准确含义。因此,本文从中医药的思维方法角度来思考和探讨中医药学表述的“相对性”问题。
1 中医学表述中的相对性
目前,中医学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者对古代文献表述的相对性不重视有深刻原因。首先,古代文献受限于文字记录形式,古代竹简的文字容量有限,不可能写清详细的来龙去脉,记载中只有结论,不提缘由。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诸方的桂枝“去皮”问题,当时的“桂枝”用的是肉桂中的官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2]有言:“所谓去皮者,乃是去皮上虚软甲错处”,即张仲景所说的“去皮”是指去除现代植物学上称之为“栓皮”的表皮层,因为栓皮层长在最外层,质地粗糙,裸露在空气中会被灰尘、虫卵及动物排泄物污染,古人为了保证药材的洁净度,把栓皮刮干净后再药用。由于文献记载够不清楚,现代人常常把“去皮”误解为桂树枝削去树皮用木质部,而现代药理学分析可知桂树枝的主要药效成分就在树皮,如此去皮反而不能发挥桂树枝的主要药效[3]。
过去,中医学徒常依靠歌赋记忆药物功效,文字过于简单,导致学习者知识面狭窄、理解不到位。如“药性赋”中“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对“而”的理解容易引起争议。传统语言中“而”有转折的意思,这里表示的是并列关系,指泽泻既能利水通淋,又能补阴不足,这里的“补阴”和目前常说的“补阴”,两者的理论基础不一样。另外,中医学教师自身没有明白中医学表述的相对性,在讲授时只讲结论,疏于前提,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苍耳子只言炒后碾破用,目的是将刺状物炒焦、碾掉,促进种子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其中的毒性蛋白酶在受热后失活,毒性降低,需要讲解清楚。另外,现在中医教育的考试导向,偏重判断而缺少阐述,中医的考试仅有判断不足以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这些考试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能力。
1.1 基础理论表述中的相对性
明代张景岳提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该理论的前提是“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分”[4],说明补阴与补阳相辅相成。这种阴阳两分关系也是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相对性的体现,阴是物质基础,阳是功能活动,物质基础丰富了,功能活动就会健旺,功能活动健旺了,物质基础的生成也会更有保障,这种前提下“于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是正确的。另外一种阴阳理论是“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现代学习的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中医方剂、中药学中的“阴阳”不是以精气分的,而是以“寒热”分阴阳,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阳虚是虚寒证,阴虚是虚热证;温阳药就是温补药,滋阴药为清补药,两类药药性相反,补阴与补阳同用会相互拮抗,抵消效果。但是,现代科研、教学和临床中,很多中医把张景岳的这句话用在以寒热分阴阳的“补阴”或“补阳”的治疗上,这种理解忽略了两种“补阴和补阳”理论的前提不同,因此是错误的。
关于补与泻的相对性理解,常局限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但中医学基础中还有更重要的“苦欲补泻”被普遍忽略,该理论出自《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5],将人体不需要的药物定义为泻药,即所苦;处于病理状态的机体需要的药物为补药,即“所欲”。如人体出现热结便秘,需要大黄来清热泻下,此时的大黄是补药,而人参在此时就是泻药,这是脏气法时论最基本的观点,明代名医缪希雍有言:脏气法时论的“苦欲补泻”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第一要义”。
“补阴”的含义基于三种不同的基础理论,含义也不相同,最常见的理论是以寒热分阴阳的补阴,即现在中药学中补虚药中的补阴药,如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墨旱莲、女贞子等中药是药性偏寒的清补药,治疗虚热证。基于以精气分阴阳理论的补阴药,如熟地黄、山茱萸的药性在《中国药典》[6]和《中药学》[7]教材均为温性,两者不是清补药,用来补充物质基础。而朱丹溪则称黄柏、苦参、龙胆草、秦艽等苦寒药“补阴”,针对肾经虚火亢盛、阴津得不到封藏而出现的潮热、盗汗、遗精、崩漏等,把热邪清降,使得阴液得到保存,这是基于苦欲补泻理论的补阴。如果不搞清楚补阴功效来源相对的前提,补阴理论就无法理解正确。
1.2 临床诊断表述中的相对性
临床诊断也存在相对性。风热表证表现为发热重,脉浮数;风寒表证表现为恶寒重、脉浮紧。但是,风热表证发热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重于风寒表证。《黄帝内经·素问》有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指的是风寒感冒,因此体温很高不一定都是风热感冒,这种情况下的风寒感冒仍可用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的诊断标准也应有发热和脉浮,相对而言只是风寒发热和脉浮比风热发热和脉浮稍微轻一点,这里要注意相对性问题。
1.3 方剂学表述中的相对性
1.3.1 方剂学中“君臣佐使”的相对性
方剂中的相对性体现在君药的相对性。越鞠丸中君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治疗6种不同的郁证时,君药各不相同:治疗气郁证时,君药是香附;治疗血郁证时,君药是川芎;治疗热郁证时,君药是栀子……。因此,任何方剂中的君药并不是“终身制”的,君药都不是固定的。现代方剂学教育中定义“君臣佐使药”,是在规定了标准证候的前提下选定君药,以便于初学者理解和学习。西医学认为,医学生教育要基于标准疾病患者,这一点在中医实际临床中很早就这样。在中医教育中,只有在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假定的标准证候的前提下,该方剂的君药、各个药物的比例才是固定的;但到临床应用时,该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就会改变。比如在“四物汤”的学习中,如果假定的标准证候是血虚兼有血瘀,症状中有明显疼痛的月经不调,方剂中的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化瘀、止痛,对该证的针对性最好,那么此时当归就是君药。但是,临床也有无明显血瘀的血虚证,没有疼痛,也不是月经不调,如失血性的、长期内脏出血,这种情况不适合主“动”的当归,应该以补益精血为主,此时熟地就成了君药。清×吴谦《医宗金鉴》[8]编撰过程中,御医们对白虎汤中的君药是石膏还是知母一直争论不休,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针对不同的证候,君药可以是石膏,也可以是知母。银翘散最初用于治疗温热病,该病是有表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初期符合风热表证的症状,此时金银花和连翘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故而是君药;但是对一般的风热感冒,不是温热病的初期,伤风的症状明显,表现为恶寒、流鼻涕、打喷嚏、浑身酸痛等,此时轻扬宣散的荆芥、薄荷比金银花、连翘更重要,荆芥、薄荷是君药。任何方剂都应该这样理解。我们在新药审评的时候,要关注该方剂的主治证,只要原理解释言之成理,不必拘泥于教科书。
1.3.2 方剂学中剂型选择的相对性
中药方剂学中记载:“汤者荡也,丸者缓也”。这句话的前提是水溶性的药,即对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才表现为“汤者荡也”。如大黄、芒硝等。难溶于水的药物表现为汤剂弱、丸剂强,如鹿茸。而不溶于水的药物表现为汤剂无效,只能采用丸剂才有效,如甘遂等。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也表现为汤剂无效、丸剂有效,鸡内金、雷丸就是如此。因此,“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对于有效成分水溶性差的药物是不成立的,此时丸、散剂是必不可少的。
《神农本草经》[9]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水溶性好的药物制成汤剂;水溶性差、醇溶性好的宜制成酒剂;水溶性差、可粉碎的药物适合做丸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不耐热的药物适合做散剂。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版《中国药典》[6]中不能做汤剂的品种有30-40种,我们要遵守《神农本草经》剂型的选择应当根据药物的物理性质的基本原则。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2]认为,矿物药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一般需要碾成细粉,过筛,服用汤剂时送服矿物药粉末。历代医家对散剂服用方式的认识基本相同。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0]认为葛布筛出的粉末细度不够:“亦须稍细,药力方尽出,效亦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11]列举一些需要服用粉末的药物:“凡汤中用麝香、牛黄、犀角、羚羊角、蒲黄、丹砂,须熟细末如粉,临服纳汤中,搅令调和,合服之”。明×陈嘉谟强调芳香性含挥发油的药物应该服用散剂才能保证临床效果,《本草蒙筌》[12]有言:“凡汤中用沉香、木香、乳香、没药一切香窜药味,须研细末,待汤熟,先倾汁小盏调服,然后尽饮”。临床医家一直注重粉末饮片的使用。《伤寒论》[13]中的十枣汤,虽以汤剂为名,但只以十枚大枣煎汤,再用药汤送服甘遂、大戟与芫花的粉末饮片。张仲景的桃花汤以干姜、粳米煎汤调服赤石脂细粉,对慢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效果很好,其疗效不亚于西药的思密达。思密达(蒙脱石)实际上也是散剂,中药散剂和粉末饮片存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反思和发掘。如果有人要基于张仲景的桃花汤研发新药,审评部门需要注意其剂型是否合理,现代制药技术是否能更改原来的服用方式。
2 中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
中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在中药的功效、性能和配伍关系的表述中更突出。认识其相对性,是学好、用好中药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法。
2.1 功效表述中的相对性
《中国药典》、《中药学》教科书对每个药物的功效都有详细表述,但药物功效记述和客观存在是相对的。药物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具有多种功效,但我们对药物功效发掘的过程是从易到难、由少到多的。我们对药物的功效表述与客观存在是相对的、动态的,认识的局限性导致的功效表述不完整是绝对的、必然的。所以,每一种药都有其滞后性、复杂性、实用性。因为中医药的功效具有滞后性,没有经过预先严谨地筛选,主要是历代医家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长期的回顾性的总结。功效的阐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金银花从陶弘景时期开始使用,直到明×《滇南本草》总结出“清热解毒”功效;天麻是《神农本草经》的经典药物,其平肝潜阳的功效是清末的张山雷等在《中风斠诠》总结完善的,时间跨度将近2 000年,可见功效总结是困难的。
药物功效总结的滞后性主要是相对于主治的滞后,因为中药物质基础的复杂,中药的化学成分多和复方的药效成分难确定,都会影响功效总结的速度。另外,药物的适用性限于人们对药物功效的认识程度。任何著作、标准中药物功效的描述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认识,对药物功效的认识都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另外,针对被实践证明不可靠的、因医疗技术进步不再适用的、因疾病谱改变而失掉使用价值的一些药物,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和淘汰这些功效。
针对新研发中药出现的新功效,在评审时要灵活分析,不能以药典、教材已有的功效来判定是否科学,固守不变是无法创新的,应该认识到功效的总结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青蒿芩清胆汤中青蒿功效是芳香化湿,这个功效在以往的论著里没有记载,但现在发现其有效;地榆升白片中地榆单味生药能治疗化疗后的白细胞降低,这个也是以往论著未发现的疗效;康复新液中美洲大蠊的“滋阴敛疮”也是新发现的功效,该产品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没有“中药功效表述是相对性、不完整的、动态的”观念,可能会否定一些创新成果,这将给中药发展带来损失,这是我们思维方式中应该注意的认识。
2.1.1 相似药物功效表述的相对性
附子、川乌来自同一种植物,川乌是母根,附子是子根。现在中药功效表述显示,附子功效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乌头的功效为祛风湿、散寒止痛,两者主要功效却并不相同。实际上,川乌也有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的功效。《博济方》“退阴散”中使用川乌和干姜来治疗亡阳证。一般来说,危重症的用药原则是作用越强越好,毒副作用越小越好。因为附子回阳救逆作用强于川乌,毒副作用小于川乌,因此对临床急重症亡阳证,应该首选附子,长期临床运用逐渐把川乌回阳救逆的功效淡化了。同样地,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作用,肉桂主要有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的作用,但张仲景在桂枝汤中使用肉桂,提示肉桂也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
2.1.2 药物功效强弱表述的相对性
药物功效强弱表述中,有的是同类药相比,麻黄在辛温解表药当中发汗力更强。有的是与自身其它功效比较,淡竹叶的清心热效果比清胃热效果更好,但是在清心热药中淡竹叶的功效较弱。还有石韦长于治疗血淋,也是自身不同功效间的比较。药物功效强弱表述因参照物、比较范围的不同而不同,在看功效比较论述时一定要注意其前提、参照物、比较范围。
2.1.3 药物作用部位表述的相对性
已有记载的中药作用部位是最佳部位,没有记载的部位不代表没有相应功效。比如羌活主上半身与独活主下半身,陈皮治高与青皮治低,但陈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治疗肝气郁结,青皮也能用于肺气阻滞,只是缺乏优势。部位加强度方面,“白术健脾补气第一要药”,只是相对于脾的病理特点而言。
2.1.4 功效记述内容的相对性
《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科书记载的药物功效普遍不完整,这是普遍现象。《神农本草经》记载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而桔梗的现代功效表述为“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完全没有包括《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功效。《方剂学》中血府逐瘀汤、参苓白术散、天王补心丹中的桔梗,都称其有升提作用是不准确的。尤其天王补心丹中14味药除桔梗外都是归心经,不需要用药引入心经,桔梗也应该是归心经的。由此可见,《方剂学》教材中的解释并不能自圆其说。《神农本草经》中“主胸胁痛如刀刺”正好对应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腹满、肠鸣幽幽”正是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主治作用,而“惊恐悸气”正是桔梗在天王补心丹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名方中,古代医药用药很精准,只是我们没有理解,没有认识到位。
另外,中药功效记载普遍不全面。如当归在苏子降气汤中的止咳平喘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记载。此外,文献虽有记载,但有其或然性。如现代研究表明,葛根的利血脉作用较强,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是醇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现代工艺采用醇水双提,可以把有效成分提取完全。古代早期常用大剂量的葛根,并制成丸剂、散剂,所以文献中记载有活血功效;宋代以后葛根长期用于汤剂,其醇溶性成分无法利用,因而活血通脉功效大大减弱,这部分功效便逐渐被人淡化。还有些药物的功效还在应用过程中,尚待总结。如人参具有补肾气作用,儿童长期服用会导致性早熟,这些功效还没有明确列出,有待总结。另外,有些药物功效并非必要,例如贯众可以驱绦虫,但绦虫的虫体很长,贯众剂量需要达到100 g才能驱绦虫,但如此大的剂量会导致不可逆性视神经损害,得不偿失,因此建议新版《中药学》教材不再列出此功效。
中医妇科很有特色和优势。但受到伦理限制,过去产房没有男性中医参与,古代产科学没有发展的条件,其理论研究非常薄弱,有一些不合理的药物应用一直沿用。比如麝香是下死胎的权宜之计,现代产科已经不可能再用麝香,这种功效不应该再出现在麝香功效中。还有些药物的功效不正确,应该予以纠正。如应用石榴皮杀虫所用的是石榴树的根皮,而不是石榴果皮,现在某些教科书把杀虫的功效写在果皮里是错误的;花蕊石化瘀止血实际应该是收敛止血,不是化瘀功效。还有些药物功效描述不妥当,如张仲景说的“桂枝解肌”中桂枝指代的是桂枝汤这个复方药,而不是桂枝这一单味药。另外还有淡豆豉除烦功效,实际淡豆豉没有除烦的功效,“除烦”是栀子豉汤复方的功效,淡豆豉在栀子豉汤中是为了避免栀子苦寒伤胃,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
2.1.5 功效系统记述的相对性
功效系统分为3个方面:对病、对证与对症。如截疟是对病的功效记述,化瘀止血是对证的功效记述,明目是对症状的功效描述。现在的功效系统多与辨证系统有关,针对证候的功效,又有相对性的不同表述。如石膏在六经辨证中功效是清阳明热,经典方为白虎汤;在温病学中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气分热,其功效就是清气分热;按照脏腑辨证功效是清肺胃热。因此,不同的辨证体系总结出的功效表述也不相同。
2.1.6 功效层次记述的相对性
在功效层次方面,如补虚属于第一个层次;因为补虚中分补阴、补阳,补阴属于第二个层次;因补阴中区分脏腑,补肾阴属于第三个层次;最终想确定补肾阴解决的具体问题,还要细致研究临床治疗经验,这样分层次的研究愈精细,临床应用时就会愈精准。比如,石膏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其中包含了清气分热和清肺胃热两个层次,层次问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错误。山茱萸主要功效是收敛固涩,其中包含了固精、缩尿、敛汗3个具体方面。
2.1.7 功效与药物品种的相对性
中药功效是相对于特定的药材基源而言的,现代表述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续断的基源在《神农本草经》到唐宋本草中包括节节断、似蒴藋、似糙苏、马薊根等不同来源,现在其基源是川续断(图1),始载于明代《滇南本草》。这5种不同科属的药用植物基源,导致川续断的功效包含了这5种基源植物的功效,因此出现“既能活血疗伤又止血安胎”的矛盾说法,这些功效是针对不同基源的续断而言,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区分和进一步验证。再比如,过去的威灵仙是玄参科的草本植物,目前使用的威灵仙是毛茛科木质藤本铁线莲属的类似于川木通的植物(图2)。而目前威灵仙的功效描述是过去草本威灵仙的功效作用,属于张冠李戴,这个现象在中药功效总结中不是个例。
2.1.8 毒与能的相对性
药物毒性和功能的相对性,是指每个药物的使用注意中相对于不该用的证候是禁忌,而该用的证候则是功效。比如川芎是温燥伤津药物,对阴虚火旺导致津伤者禁用川芎;反而言之,对寒湿内盛者可以用川芎燥湿止泻。《本草纲目》李时珍善用川芎治疗寒湿腹泻,称赞其“效若响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又如牛蒡子有滑肠作用,如果用于肺热或热毒壅盛伴有大便秘结者,就起到缓泻通便的作用。每个药物使用注意中也记载有功效,利用这一功效就能得出创新的成果。例如苦参文献记载苦寒、伤人阳气,服用后嗜睡,如果用于心火亢旺者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利用这一原则,可以发现很多崭新的研究方向,值得中医领域年轻研究者去发掘和思考。
2.1.9 功效与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相对性
图1 自古以来续断的5种基源演变
图2 威灵仙的来源演变
药物的具体功效是针对特定的剂型、特定的给药途径。比如乳香或地榆局部外用时可以“敛疮生肌”,如果口服是无法达到这个功效的效果,现在的书籍中并未提及用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完善。多年前,一位博士生试图研发体现中医“清下两法”的中药注射剂,其中含有大黄,因为大黄传统用法是口服,给药途径改变后药效会发生各种变化,大黄在注射剂中能否泻下并不清楚,不能以口服作用简单推定。再如,甘遂作为散剂这一特定给药剂型才可以起到峻下逐水作用;冰片局部外用才可以清热止痛。因此,对于中药注射剂这种新剂型,研究者要从零开始研究,不能照搬口服药的功效。另外,炮制方法、剂量的改变都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2.2 性能表述中的相对性
2.2.1 性能主次的相对性
中药的性能不仅仅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实际上,中药的主要性能有二三十种,包括补泻、走守、动静、润燥、猛缓、刚柔等。从重要性而言,“升降浮沉”没有润燥重要,润燥是很多药必须强调的,而润燥已经融入功效表述中,似乎有没有无关紧要。药物各种性能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分清主次。
2.2.2 四气级别表述的相对性
四气的寒热温凉本身属于定性理论,现代研究难以进行定量研究。干姜是热性,炮姜不如干姜,属于温性,生姜不如炮姜,属于微温;紫苏梗微温,紫苏叶比梗要温一些,属于温性。如果将生姜与紫苏叶相比,生姜肯定比紫苏叶温性大。《中药学》认为生姜微温、紫苏叶是温性,这是因参照系不同、前提不同。因此,大家需要关注、比较前提、参照物,至于现代药性定量不需要过多的纠结。另外,各论著学术见解不同,对药物的定性也不同。石膏治疗大热证时就将其定性为大寒,但《神农本草经》认为石膏产妇也能用,因此有人认为石膏微寒。因此,用定量标准来判断药物的寒热温凉很难。
2.2.3 归经表述的相对性
中药归经的多少取舍不一。附子通行十二经是强调附子用药的广泛性,如果只提到附子归肾经、以及心、脾经是为了突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归经表述与临床定位密不可分。比如鹿茸在脏腑辨证中属肾、肝经,在奇经八脉辨证中属督脉、任脉、冲脉。柴胡在六经辨证中主归少阳经,在十二经络辨证中主归足厥阴肝经,按脏腑辨证归肺、肝、脾经。所以,在本草文献中表述,要先判断该药物功效是基于何种临床辨证,临床辨证定位不同,归经描述也不相同。
2.2.4 五味表述的相对性
区分中药的五味,首先要区分性能五味与性状五味。性状五味是味觉器官能尝到的,性能五味是医生按照临床应用结合性能理论赋予中药的药性味。例如历代医药家认为赭石为“苦味”,但赭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本身是无味的,赭石的“苦味”是从凉血止血、降逆止呕的功效中总结出来的,属于性能之味;山楂味酸是其真实味道的反映,并没有收涩作用,属于性状之味。正如《药品化义》[13]所述:性状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性能是“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其次,药物的五味也存在分歧。原因是判断标准有别,人体味觉的差异,功效的取舍不一,还有认识发展的差异,这些属于人们认识中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3 配伍表述中的相对性
配伍关系的相对性,首先是指,相须与相使的相对性。李时珍认为相须即同类,同类是相对的、人为的。比如厚朴可以归为化湿药,也可将其归为行气药,厚朴作为行气药则与枳实相须。相使是主辅的关系,主辅是相对的、可变的。如四物汤中的当归和熟地黄。
清代著名临床医家、本草学家陈士铎《本草新编》[14]在人参项下写“人参恶莱菔子”,在莱菔子写“莱菔子比人参其功更神”,这不是错误,而是临床的经验总结。陈士铎真实意思是如果对单纯的气虚证,莱菔子影响人参的补气作用,此时人参和莱菔子是相恶配伍关系;对于脾虚兼有食积气滞者,如果只用人参来补脾气不利于“食积气滞”的消除,此时单独用莱菔子的话脾气更虚,当两者配伍起来,人参补脾气效果虽有所降低,但莱菔子耗气的不良反应被抵消,而且治疗了脾虚,此时两者是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不能离开特定证候空谈两种药物的配伍关系。
3 小结
现代精准医学和传统中医药模式是一致的,精准医学考虑人的基因,中医强调人的禀赋,也就是人体的先天因素;精准医学考虑环境因素,中医提倡天人合一;精准医学注重人的生活习惯,与中医学的因人制宜相符合;精准医学提倡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相符。因此,精准医学与中医学的整体模式是一致的。
中医药经历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检验,经历代医家验证总结而成的论著是一个宝贵的医学宝库,但是由于时代变迁、语言变化、技术演变等原因,现代人对医学古籍中记载的中药功效、临床应用方法等无法准确认识。我们现在学习中药多是机械的背诵,对中医药文献中表述的“相对性”不够重视,经常出现认识错误、张冠李戴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实践中会发现诸多问题,这些现象是需要仔细思考和分辨的。
为了今后得到更多符合精准医疗的产品,从药物研发立项到药品审评,全过程都要重视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这种思考方法对新药研发、评审等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2-24.
2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6-217.
3张廷模.论中药“功效”记述的不完整性.中国医药学报,1987,2(1): 28-31.
4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5姚春鹏.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211.
7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40-578.
8吴谦.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86.
9顾观光.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6.
10寇宗奭.本草衍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9.
11孙思邈.千金要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3-24.
12陈嘉谟.本草蒙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9.
13贾所学.药品化义(铅印本).北京:北京郁文书局,清光绪三十年.
14陈士铎.本草新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0-232.
Exploration on Relativity in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Tingmo
(School of Pharmacy,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China)
At pres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relativity in the expression of TCM,so that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of herbs cannot be accurately understood,causing some misleading and obstacl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ew drug discovery.This study analyzed reasons of relativity in TCM,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ct cognitive and comprehension approaches by exploring relativit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basic theory of prescriptions.At the same time,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relativity in the expression of efficacy of herbs,such as similar drug efficacy,efficacy intensity,site expression,efficacy description, efficacy system,efficacy level,efficacy and drug variety,toxicity and energy,efficacy and dosage forms,administration pathways.In addition,this article analyzed relativity in the expression of herbal properties,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lations,four properties of drugs,channel tropism,five flavours,and concerted application.Cognizing relativity in the expression of TCM with thinking way of TCM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TCM researchers.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sic theory,efficacy,property,relativity
10.11842/wst.2017.06.001
R2-03
A
(责任编辑:马雅静,责任译审:王晶)
2017-04-01
修回日期:2017-04-26
*本文根据张廷模教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思与行”系列讲坛上的专题报告整理。
**通讯作者:张廷模,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学、临床中药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