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教学之
2017-08-30李桥涧
李桥涧
摘要:初中音乐课堂当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度不足等,特别是在识谱教学中,由于学生比较陌生,也认为这个知识没用,所以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为了能让音乐课更有效,文章就以有趣的识谱教学作为研究,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课堂;识谱教学
走进七年级的新课堂,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热血沸腾。我一声暗号:“一、二、三!”“要坐端!”哇!全都坐直啦!“我们来唱首歌好不好?”“没问题!”个个精神抖擞,甩开嗓子就唱了:“银杯里斟满,醇香的奶酒……”我的感觉:太用力,跑调!“能不能轻点唱?”我再感觉:还是跑调!我想到了问题可能出在识谱上。“能不能把这首歌的谱唱一下?”“好!”多可爱的学生,让我感动的快流泪啦!“do,mi, re,la,do,mi,do……”我“终于”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但是我没有告诉学生,只是轻声的说:“可以啦!老师已经欣赏到了你们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一、用音阶给小组命名
第一个环节:分组
让学生自己组成八个组,我随时关注课堂的问题以便及时指导学生解决(从分组开始,自主学习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他们首先学会了“接纳别人”)。
第二个环节:自荐“小组长”
七年级新生互相不太认识,需要一些有能力的孩子来主导课堂,自荐“小组长”的条件是:单音模唱,谁模唱得最好,他就是组长啦!不过还有一个附加条件,还要负责带好这个组的所有成员。
第三个环节:“抽签”
每一组的组长代表小组上台抽签,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各组抽签的顺序,这样每个组就有了一个“很新奇”的名称:do组、re组、mi组、fa组、sol组、la组、si组、高do组。正好就是我们的自然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i
第四个环节:“小组对歌”
小组长跟琴模唱本组的单音,然后带领小组成员,走到另一个组“对歌”.比如:do组的组长带着组员走到fa组,唱自己的组名“do--”,同时加上柯达伊的do音手势,fa组的组长马上带着自己的组员回唱“fa--”,也加上柯达伊的fa音手势。在这个活动中每个组可以唱7次自己组的音名,表演7次柯达伊音阶手势,观看了对方小组7次柯达伊手势,而且还可以听7次其他组的音名,这样全班每个学生就有49次重复学习音阶中,七个基本音级的机会。
二、识谱教学与竖笛、口风琴的学习相结合
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我刚开始选择的歌谱是《小星星》、《欢乐颂》、《划小船》、《粉刷匠》等等,几乎都是好唱、好听、易学的名歌。
第一环节:抄写歌谱比赛
在乐器上演奏和张嘴就来完全“不在一个调上”。小抄一遍歌谱,你就会发现很多的音乐基础知识被学生的“小儿科”理念给忽略了,也由此给他们的乐器学习带来了无比多的麻烦。哪个是调号哪个是拍号?它们该放在歌谱的哪个位置?哪个是音符do,哪个是小节线。刚开始,我的学生把音符do和小节线混为一谈,我就让他们把自己写的曲谱拿来练习。练了不久,就有同学来告诉我:“老师我吹出来的《小星星》怎么和你的不一样?”“是吗?没关系,哪位同学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来!我来!”哇塞!一下子来了好多小老师,“老师,他把小节线和那个do音写成一样啦,根本就分不清!”“现在举行找问题比赛,看谁发现问题最多?”我趁热打铁。不一会儿,这个“小问题”就在学生高涨的热情中和“雪亮”的眼睛下得到了解决,而且,谁也不会再写错啦!这就是我想要的“课堂生成”,比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效果好十倍。
第二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学习
在我的墙上,有一块专门为音乐学习而设计的金字塔的挂图,“如果你加入小组讨论你会有5分的收获;如果你努力的实践练习你会有10分的收获;如果在同学中示范,你会得到15分的收获;如果你会了,再向他人教授你会有5—20分的收获。”好多孩子平时成绩分数还是很低的,一个新的积分方式,给孩子一个新的起点。所以,针对零起点的学生,分数的设定不可以太高,我们要的是学生一点一点进步,而不是一个大概的“90分、100分”。
第三个环节:专业知识简单化、游戏化
比如七年级上册二单元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我把难度降低到,每个小组只唱或者用竖笛、口风琴表演4个小节,然后,由小组接唱(奏)来完成整首歌。学生一下觉得学习这首歌又简单有好玩。其实,再简单的歌谱对于刚起步的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一首歌的歌谱可以难倒一个班85%的学生,如果让每个学生选一首歌曲中的几个小节或一个乐句,大家组合起来完成一首歌就是100%的参与,巩固了学生刚刚树立起来的满满的自信心和浓浓的识谱兴趣。
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每一个知识点老师每次只讲一遍,别担心孩子不会或者没听懂,总有“会听话的孩子”,他们就是我的“小老师”也是同学们的好老师。让他们去教授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一起學习、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把机会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能创造出许多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便能从机械单一的“传统课堂”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充实的“忙活”。你会惊奇的发现,没有你的“手把手”,学生在听到一种来自“同伴”而不是“老师”的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感受碰撞,这种积极的碰撞,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孩子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邓珊珊.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J]. 音乐时空,2016,(02):174+148.
[2]张妍芳.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182.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六中学 617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