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雅行德育课程,促进初中生自主发展

2017-08-30苟学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初中生

苟学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众多中学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共识。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对中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良好道德基础、高尚人文情怀”成为了中学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雅行德育作为一种中学生德育新途径,其在中学德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雅行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出发,结合到中学(初中)德育实际,对“施行雅行德育课程,促进初中生自主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雅行德育课程;初中生;自主发展

雅行德育课程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不单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言谈风雅、举止有礼、情趣高尚”的良好品质。笔者认为,对于中学生的雅行德育,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雅行德育应当渗透到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道德基础、高尚人文情怀”。

一、雅行德育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理论

“雅”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一种气质,是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而对外呈现出来的一种良好风貌;“行”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将其看做是人在长期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行为习惯。在基于中学生成长和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其进行雅行德育,为其营造一种良好的、融洽的雅兴德育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基础和人文情怀是雅行德育的核心目标。中学的德育工作借助于中国传统的优秀德育文化来弥补西方教育理念中的不足,其将雅行德育广泛地融入到知识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旨在将中学生培养成为有修养、有品德、博学多才的“雅士”。

雅行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应当追求培养和完善人的主体性。根据主体教育理论,雅行德育是一种辅助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教育,其以价值引导和情景感悟为主要教育手段,避免传统的“生硬、强制灌输”知识、思想,旨在实现中学生德育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第二是实践德育理论。雅行德育,顾名思义,“雅行”贵在雅,重在行。为此,雅行德育本质上属于一种在实践中进行的“德育”。我国中学的“实践德育”存在着长期偏向书本教材、游离于社会实践之外的问题,中学生雅行德育还需要努力强化“实践德育”。第三是生活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认为,中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社会生活是他们促进他们品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雅行德育要深入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在校期间的生活),响应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个人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中学雅行德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根据雅行德育课程的基本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实践德育理论和生活德育理论),中学雅行德育课程实施时应当注意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主体性原则,雅行德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是实践性原则,雅行德育课程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一起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共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德行;第三是生活性原则,雅行德育不是“束之高阁”的教育,而是贴近生活的、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教育,换言之,即是雅行德育应当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所服务,通过雅行德育,让学生明礼有礼、亲近生活。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打造德育“双主体” 中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形成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或行为习惯,此时,教师的“为人师表”的作用便十分重要。在中学生德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和保障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雅行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自觉形成“雅行”。所谓的打造德育“双主体”,即是要切实发挥教师在中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为人师表”作用,在雅行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过程主体,双方相互作用、互相促进道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自主制定相适应的个人雅行德育成长计划、成长目标。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雅行德育“比赛”(为表现优秀者设置奖品以资鼓励),制定若干个德育成长计划、成长目标,并付诸实施;如阅读优秀书籍、结交新朋友、参与志愿者活动、参见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营造这样一种雅行德育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習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雅行德育成效。

2.创新雅行德育方法,实现雅行德育知行合一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存在着倾向于教材内容、游离于实践之外的问题,其德育成果难免不尽人意。为此,新时期的中学雅行德育需要创新德育方法,强化实践德育,实现雅行德育的知行合一。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学生感悟雅行德育内容、树立自信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从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交往活动等多个环节出发合理规划德育课堂。例如,在教学活动方面,可以尝试着转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为互动式课堂,组织学生就“个人品德”、“社会道德”、“人文情怀”等关键词进行讨论、辩论和发言,努力拓展课堂活动形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诵读中国古代《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善心、诚信、孝行等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篇、音乐、故事以及影视题材等进一步丰富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验、感悟和学习德育知识;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抛出一些问题:你们认为诚信是什么呢?你们所了解到的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或当代)人物有哪些呢?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参与到德育课堂中。其次,关于实践德育。实践德育一定要体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宗旨。可通过文明礼仪培训(专门培训学生与人交谈的礼仪、用餐礼仪、乘车礼仪等)、聆听雅行德育讲座、树立“雅士”榜样等多种途径落实实践德育。

参考文献:

[1]曹庆华. 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J]. 华夏教师, 2012(7):26-27.

[2]邱伟光.思想理论教育 , 2010 (22) :4-7.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城初级中学校 40133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