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17-08-30彭金霞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推行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化改革,“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能有效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目前已被很多高职院校采用。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积极探讨“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提出并推进实施该模式的有效发展措施。
关键字:订单班;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多元化职业教育模式成为改革的趋势和热点。其中,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各大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模式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实行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还处在初级阶段,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还不够严谨,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参与度过低,且参与的形式较为传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学校、企业三者期望的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等。因此,探讨如何进行“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使之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成为各大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订单班”指的是企业根据人才需求,和高校合作,选拔出来的在校生所组成的班级。“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通过调查了解企业相关专业的需求,有目的的与其建立定向的合作关系,并且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师资、设备、技术等资源,签订订单协议,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积极探讨“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完善措施,以期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订单班”式人才培養模式具体实施过程探究
“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基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既能解决学校招生就业的问题,又可以给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人才。本文立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合作企业;达成订单,签订合作协议;招录学生,优化订单班生源;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班”校企考核;建立并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具体情况如下:
2.1 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合作企业
高职院校要及时的了解人才市场的信息,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职教专家、政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实地了解、亲自走访、定期座谈等,来获得真实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现状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2.2 达成订单,签订合作协议
作为“订单班”实行的推动者,高职院校要善于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点,让企业看到“订单班”给他们到来的好处,从而达成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订单,并对“订单”培养的人才要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毕业生的就业和待遇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合作协议。
2.3 招录学生,优化订单班生源
依照校企双方达成订单的规定与要求,宣传和招录工作面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宣传方面,学校要协同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会,真实并充分的向学生及家长介绍“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企业的实际情况、就业上岗后的薪资福利、未来发展前景等,让学生及家长全面了解“订单班”;在招录方面,学生可以自愿报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报名的学生进行笔试和面试,并立足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初步筛选和公布出合适的人选,然后结合学生的意愿,确定最终的学生名单,组建“订单班”。
2.4 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计划、设计相关课程、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等,具体而言,可将课程设置为专业理论基础课、实训课、定岗实习三类,其中专业理论基础课由校内高资历,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训课可由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此外还可安排学生定期去企业定岗实习,让他们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责要求
2.5 实施“订单班”校企考核
“订单班”的考核遵循理论考试、职业能力评价与岗位专项技能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由学校实施;职业能力考核,如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由国家相关部门实施;岗位的专项技能考核考由企业实施。同时,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为立足点,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才能到企业顶岗实习,并享受企业的相关待遇,没通过的学生则需留校继续培养,直到通过为止。
2.6 建立并实施信息反馈机制
“订单班”成立后,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需要跟踪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建立共同的信息反馈机制,完善培养的模式。例如学校可以需选派 “订单班” 班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现场了解学生的岗位实习情况,协调学生与企业发生的纠纷等,对表现差的学生实行“回炉”教育,提高“订单班”的质量。
3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3.1 注重教学任务的分工与合作,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实施“订单班”培养模式时,校企可实行课程双负责人制,即每门核心课程由一名校内专任教师和一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共同承担,并在课程实施前,两位教师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明确课程的实施方法及过程,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岗位技能。此外,“订单班”培养模式的不仅仅是培养适应企业的学生,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培养,组建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可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调研和实践,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最新职位要求,以此充实教学内容,确保向学生讲授的是最新、最实用的知识。
3.2 修订与完善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编写特色教材
“订单班”的培养计划要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定,由于不同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需求和要求的差异,“订单班”的培养计划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多次修订和完善。此外,学校一般通用的教材很难适用“订单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岗位的实际情况来修订或重新编写教材,使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从而让学生学到更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
3.3 校企双方要保障学生的权益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以学为主,不能将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中职化”教育或“培训班”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到企业实习纳入规范的教学管理中;另一方面,无论学生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习,学校、合作企业、学生三方都应遵守“订单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校企双方要注重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员工学习,并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工作表现及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单磊,陈乐平,唐磊,等.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73-274.
[2]陈烈强,张志霞,金传伟,等.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障碍与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5(24):9-12.
作者简介
彭金霞(1988-),女,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助教,人力资源管理。